7月15日,渝北区人民医院通过三级医院等级验收评审,正式挂牌成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这也是渝北区首家公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渝北医院门诊大楼 渝北区委宣传部供图)

渝北区人民医院始建于1940年1月,从一所乡镇卫生院起步,经历五度迁徙,六易其名,于2020年4月搬迁至位于中央公园旁的新院区,占地面积154亩,设置床位1490张,目前编制床位900张,开放床位780张,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医学、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渝北医院门诊楼图 渝北区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该医院学科建设规模不断彰显,2021年成立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功创建了1个市级区域医学重点学科(儿科)、3个市级特色专科(消化内科、神经外科、骨科)、4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神经内科、医学检验科、消化内科、放射科)、13个区级质控中心及1个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学基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远程医学中心、西京消化病医院渝北整合医疗中心;与北大人民医院等建立专科联盟12个;与重医大附一院签订医联体协议,成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渝北医院,全方位接受重医大附一院的帮扶和指导,2021年医院正式挂牌为“重庆医科大学教学医院”,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与医院签订合作协议。与区内9所基层医院建成医共体,已建成了区内影像中心,下连基层医院33家(包括民营医院),区内心电中心,下连基层医院17家。目前,该院正在积极推进院士工作站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渝北医院大楼整体外观图 渝北区委宣传部供图)

该院多项医疗技术成绩亮眼,接连创下渝北区多个“首例”—— 代表着医学发展前沿的微创、介入等技术已经在各临床学科广泛应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641项,发明专利5项,其中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技术、膝关节置换术、血管通路的建立及微创介入手术等多项技术实现了区内零突破,填补了区域内医疗领域空白;目前已熟练开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经皮脊柱内镜微创术、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等多项三甲医院三四级手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优质的医务环境 渝北区委宣传部供图)

医院软、硬件建设成效显著,现有高级职称191人,博士12人,硕士研究生286人,近3年引进高级人才达29人(含柔性引进博士8人),有100余人次担任国家、省级医学专委会委员、杂志编委等学术兼职。 拥有超3亿元医用设备,包含双光子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1.5T核磁共振仪(16通道)、128排256层螺旋CT机、全数字化通用型平板血管造影系统、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等大型医用设备。

区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晋级“三甲”是医院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里程碑。站在新起点,医院将秉持“精诚为医 仁爱为民”的院训,不断提高学科建设、诊疗技术、教学科研、服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努力打造立足渝北,辐射北部及川东的重庆一流区域医疗中心,为群众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近年来,渝北区一直将卫生事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区人民医院新院区以及王家、仙桃、宝圣湖等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区中医院新院区即将完成搬迁,区妇幼保健院迁建、区第二人民医院扩建项目计划今明两年陆续开工,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启动卫生健康反哺行动计划,以4所区级医院为龙头,扎实推进紧密型区域医共体建设,区级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间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区精卫中心与茨竹、古路分病区实现“医通、财通、人通”,区妇幼保健院与4所基层医疗机构共建“妇幼健康联合体”,区人民医院与茨竹中心卫生院联合打造区级医院分院区和农村区域医疗中心。同步发展社会办医,民办医院数量居全市前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疗服务智能化 渝北区委宣传部供图)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全区优质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能力将大幅增加,将引进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健康创新中心等市级医疗机构,推动1家区级医院完成“三甲”医院创建,创建一批甲级乡镇卫生院和星级村卫生室。推动“三名一站”建设,打造一批在全市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名医院、名医生、名科室和院士工作站(室),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基础建设,实现“全面覆盖、全面达标”目标。支持社会办医,引进一批高端民营医院及检验中心、血透中心等专业卫生机构,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医疗护理机构,形成梯队完整、医养并重、防治并存的医疗服务网络。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100名以上,学科带头人20人以上,引进一批国医大师和名老中医,全区卫生人才总量达40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