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古希腊,先哲们就提出人是万物尺度的概念,由此证明我们人类不同于生物圈内的其他物种,是万物的主宰。

一般动物,只要能吃饱喝足、免受攻击、满足交配繁殖的天然欲望,就不会再有更多诉求。可人就不一样,即便基本的衣、食、住、行、性得到满足,还会激起更大贪欲,还要去追求更多的财富、更大的权柄、更多的虚荣,永无止境,永不知疲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欲望上的无限扩张外,人还需求精神心理上的更多诉求。一方面,需要心灵食粮填补内在的空虚,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去创造新的精神高度。而艺术,正是人类通向精神开拓之旅的重要通途

简而论之,人存在三个层次上的生活:

基础生活为满足生存需要,也是任何人都得面对的生活。如我们需要通过每天的工作来赚钱养家糊口,就是为了维持最基础的生活。衣、食、住、行、性,买房买车传宗接代,都是属于这个范畴。如果一个人一辈子仅仅满足于基础生活,将最高人生理想建立在这样一个生活层次上,而不愿向高处拓展,那就会变得麻木,虚掷光阴。我们可将此类人群称其为蚁民(像蚂蚁一样为活着而活着,缺失精神理想),即便这样的人在人类群体中占比例非常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层次为欲望生活。古代儒家士大夫主张的治国平天下、建功立业,现代人经商办企业赚更多的钱,追求所谓的成功、权力、虚荣,都属于欲望生活范畴。人类永无止境的欲望追求,实际上是动物性占有欲的放大。不过普通动物在基本欲望满足后,就不会产生更多的占有欲。比如人工驯养的猛兽,若喂得过饱,只会让其丧失攻击求生本领。因此,可以说无限放大的欲望生活是人类独有的,也正是因其存在,才能激发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与发展。很难想象,若没有这种功利性欲望追求,人类社会今天会处于什么状态。因此,欲望一词并不带贬义,相反,其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非常强大的推动作用,但这并非我们的终极追求所在。

如果一个人停留在欲望生活的层次上,长期下去肯定会出问题的,没有节制的无限贪欲会让人灵魂快速枯朽。这就像改革开放之初出现的一些暴发户,赚足钞票后不知何去何从,穷得只剩钱,为了逃避精神空虚,只能靠毒品寻求解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欲望生活之上,一定还有更重要的生活层次,此即精神生活。宗教、哲学、科学、艺术一直是人类精神生活最重要的领域。在西方社会,宗教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精神生活,几乎所有最杰出的艺术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而在东方人心中,宗教远没那么重要,最多因心存畏惧跪拜下鬼神。普通东方人相对有信仰的西方人来说,精神世界更为虚空,因此蔡元培、林风眠才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说法。不过,这些都还是低层次的精神生活,即为填补心灵虚空而必备的精神食粮

我们所要讨论的精神生活,并非如普通宗教信仰这样的心灵食粮,而是高层次的内在创造与升华力量。当人超脱于基础生活和无尽贪欲之时,寻求更高层次的内在生命超越,此即为高级别的精神巅峰生活。每一个求索者追求的精神理想都不一样,有人会在神学的修行中寻求超脱,有人会在科学领域做无尽探索,也有人会把已丰盛的生命献给哲学与永恒的真理,还会有更多人投身于艺术领域的探索。相对于其它领域的精神追求,今天在艺术中探寻的人更多。这并不是因艺术门槛低(单纯的技艺不叫艺术),而是其道路更广阔,更适合释放生命的激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人(并非大众,而是指有追求的普通人)往往要从第一个层次逐级进阶到最高层次的生活,即先取得世俗社会认可的成功,再放手进行精神领域上的探索。比如在现实中,我们常见到一些艺术家,此前或许是个成功的商人,在获得经济上的可靠保障后,才转向自己真正热爱的精神追求。而另一类人,却会从基础生活直接跳向最高精神追求上,完全无视欲望生活。其中不乏少数杰出者,在基础生活都没法保障的情况下,还要坚守自己那一方神圣精神领地。在西方和印度宗教社会里,会有许多此类的宗教灵修者。而在艺术领域,我们常听到某某著名艺术家曾经怎样贫穷,怎样的在困苦中坚守永恒的生命理想,都是最好的代表。

对精神巅峰生活的追求,是人走向之所以为人的终结自升华之路。真正的勇者,绝不会甘于做一名蚁民,更不会沉迷于永无休止的贪欲中。不管你是否取得过世俗认可的成功都不重要,重要是能找到真正实现自我价值的生命理想。人生一世,就是要尽一切努力地去做最大可能的自我实现。而艺术创作与美学追求,恰恰就是你走向最终自我实现的一条通途。没有精神理想的人,缺乏对自我生命真诚热爱,只想借艺术的名义捞取一时名利之徒,是不可能在这条路上取得什么像样成就的!

作者:杜洪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