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恨逐美猴王。一个好心好意,一个决绝无情。唐长老对悟空一顿紧箍咒伺候,立下贬书,恶狠狠地赶走了猴哥。一纸文书,再无师徒情分。

孙悟空原本对西天取经计划不感兴趣,说好的十万八千里,一个筋斗云分分钟搞定的事情,佛祖愣是给他请了一个毫无神通的肉胎凡身的唐僧。这算什么高僧?不能背,不能驮,这不诚心恶心人吗?当八戒、老沙加盟其中的时候,猴哥的心思发生了微妙变化,他铁了心要去西天取经。引进人才,激发活力,竞争上岗。孙悟空争强好胜,孙悟空的小宇宙爆发了。

孙悟空安心了,唐僧却上赶着来找事,屡次三番刁难猴哥,有事没事就拿紧箍咒吓唬人。这不,为了一个白骨精,一堆粉骷髅,唐僧起了赶走孙悟空的无明火。

悟空拖泥带水,唐僧表示非常决绝。为表示彻底断绝师徒关系的果断的心,唐僧专门给悟空离了一纸文书。立下贬书,白纸黑字,神人共鉴,以此为据,恩断义绝,永不叙用。我不是你的师父,你再也不是我的徒弟。

猴哥不甘心,我们也倍感失落。回头细品,细思极恐:贬书是个什么意思?它真的就只是一张纸,一纸文书,一个书面的凭借?唐僧随便在纸上画几道就可以废了孙悟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公子扶小苏认为,其中辛酸只有我们的唐长老知道。事实的真相是,贬书是有资质的一种证明,发号施令者远非唐僧一个和尚可以比拟;唐僧并不具备写“贬书”的资格。这一次,唐僧动了无名业火,他在冒天下之大不韪,他在火中取栗,铤而走险。因为,猴哥此举深深地刺痛了他那一颗破碎在灵山大雷音寺,在如来佛祖跟前的玻璃心。泾河龙王私自篡改玉帝发布的降雨令算什么?唐僧此举罪莫大焉!我们一起来做个具体分析:唐僧驱徒非寻常,悟空本是天选将。一贬一封乃王授,无明业火岂能尝。

01

贬与封:不好意思,唐僧真没这个资格

吴承恩所著《西游记》,其背景无论是两汉、唐宋,还是小说作者所处的明代,“贬”与“封”都是有其强烈的寓意的。不是随便谁都可以“贬”,可以“封”的。这个人必须是口含天宪的王者,或是“手把文书口称敕”的“黄衣使者白衫儿”,王者的传声筒。

在西游记中,具有这样权威的人物,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类:

唐王李世民

这个是最有代表性,最接地气,最好理解的。唐王李世民是人间天子,南赡部洲的东土大唐境内的所有人都是他的子民,他对所有人都有赏与罚的权力。

唐僧的老爸陈光蕊高中状元,这只是博取功名的第一道门槛,是一种学历证明。最终走马上任,谋取到一份可观的工作,还得有唐太宗的黄封,江州州长就是唐王任命的名号,这就是封与赏。

唐王说,魏征你这个宰相不要做了,去下边做个刺史吧,这就是“贬”,下放,降级处理。

玉帝和元始天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王李世民是人间天子,对比着来,玉帝就等于是大罗天上的主宰,仙界第一号人物。

从弼马温到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名号都是玉帝敕封的。从芝麻大点官,到极品金仙,玉帝说了算。这就叫玉封。天蓬元帅,卷帘大将,降魔大元帅,三坛海会大神,都是如此。

天蓬元帅成了猪刚鬣,卷帘大将成了水怪,这就叫“贬”。一撸到底,贬为庶民,贬作妖精。

作为西游中的三清之首,元始天尊也具有这样的权力。真武大帝和九天荡魔祖师的称号是玉帝封的,混元教主则是元始天尊的敕命。

西天佛祖

作为和天庭分庭抗礼的西天一方,也有一套堪比天庭的班组编制。这一块由如来佛祖坐镇,他说了算。

五圣成真,唐僧师徒四人连带白龙马,最终成佛成圣,得到西天的认可,靠的就是如来佛祖的敕封。你成佛了,成净坛使者了,成大罗金仙和八部天龙马了,这就是如来给的封号。

反之,金蝉子被如来罚下凡间,十世转生成唐僧,这就叫“贬”,贬下凡间。

菩提祖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菩提祖师对悟空说过一句话,叫做“永贬九幽”。

菩提祖师把孙悟空赶出家门的时候,有没有也写个“贬书”呢?很遗憾,并没有。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的身份很尴尬。作为西游中最为神秘的神仙大佬,其修为与神通深不可测,其能量之巨大无人知晓。菩提祖师当然有能力把孙悟空“永贬九幽”,但是,其性质上属于“私行”,家法。是不会得到仙界认可的。

因为菩提祖师是个散仙,散人。你本事大,你饱读经书,皓首穷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好意思,你既没去参加李世民的科举考试,也没去天庭任职,没去切磋混元道果,你算哪门子的高人?

所以,即便是菩提祖师,实际上,他也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立“贬书”的资质。名不正则言不顺。

赏与罚,封与贬,其主体,发起人是有严格的资质限制的,要么是人间王者,要么是仙界数一数二的大人物。

唐僧一个老和尚,何德何能,能够给别人立“贬书”?作为神仙,他的金蝉子封号是如来给的,贬下凡间做和尚是如来对他的惩罚;作为东土得道高僧,他的大阐法师封号是唐王李世民给的,他去西天取经是玉帝指派的。

唐僧没立贬书的资格,他没这个资质,但,他却做了这样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悟空的所作所为仿佛让他看到了自己的前世,悟空三打白骨精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唐长老那颗破碎的心。

02

师徒较量:三打三“贬”中的奥妙

西天拜佛求经计划是西天佛祖如来一手制定,交由观音菩萨具体负责实施的一个宏大工程。事关灵山和万千佛陀的未来,必然会慎之又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取经团带队人的唐僧应该知道,取经团五人组这个名单是佛祖指定,菩萨亲自遴选的,是不能变动的。孙悟空更是如此。取经路已经开启,悟空的表现历历在目,只有他能担得起首席护法的担子,保唐僧西去取经。

这是如来佛祖内定的名单,然而,唐僧却因为一个白骨精把悟空给单方面辞退了。而且,他还刻意给猴哥写了一封“贬书”,有极大的僭越嫌疑。唐僧昏招迭出,把仙界游戏规则视如儿戏,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来看看他的主观动机是什么。

白虎岭荒山野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身处险境,唐僧偏偏要悟空去化斋。唐僧故意刁难美猴王,或者说,他在考验悟空对他的忠诚度,有多听话。

白骨精一变美女,被悟空一棒子打死。唐僧祭出了专门克制孙悟空的紧箍咒。

师父,我知道你了,你见他那等容貌,必然动了凡心。若果有此意,叫八戒伐几棵树来,沙僧寻些草来,我做木匠,就在这里搭个窝铺,你与他圆房成事,我们大家散了,却不是件事业?何必又跋涉,取甚经去!——《西游记》

悟空这句话惹毛了唐僧。悟空说唐僧对美女动了凡心,见到美女走不动道了。

悟空这句话戳中了唐僧的痛处。金蝉子在灵山曾经做过什么呢?蝎子精,金鼻白毛老鼠精,就连月宫中的玉兔精都来凑热闹。这三位女妖精跟其他妖精不一样,她们不吃唐僧肉,她们要和唐长老成就一对野鸳鸯。女妖精说得明明白白,这叫成就一段“前世姻缘”,再续前缘。真香了,金蝉子在灵山可没闲着,他跟几位女妖精打得火热,难怪考试不及格,上课不认真听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圣试禅心。唐僧都顺利经过了黎山老母+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这个豪华考察团的考核了,在白虎岭竟然被猴哥给摆了一刀,说出了金蝉子的小秘密。

不当人子!唐僧怒了,小脸红彤彤,百口莫辩,无地自容。好你个孙猴子,竟然敢揭我的短,紧箍咒伺候。

唐僧道:“我命在天,该那个妖精蒸了吃,就是煮了,也算不过。终不然,你救得我的大限?你快回去!”——《西游记》

唐僧一番扭捏作态,做了这样的辩解。我跟那谁,什么蝎子精、老鼠精、玉兔精,我们可没任何关系啊!你不要冤枉了好人,你师父我是那样的人吗?:怎么可能做出那样的丑事。女妖精见了我也照吃不误,不信走着瞧。

悟空见好就收,低个头,认个错,留下来了。

白骨精二变老妇人,再次被猴哥一棒子打死。这一次,唐僧足足念了20遍紧箍咒。

唐僧道:“有甚话说!出家人耳听善言,不堕地狱。我这般劝化你,你怎么只是行凶?把平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此是何说?”——《西游记》

悟空说白骨精是妖精,唐僧说她是个大活人。有话在前,你再次犯错,是个什么意思?紧箍咒伺候,然后要赶走孙悟空。其实对唐僧来说,白骨精是不是妖精不重要,重要的是,悟空这个顽劣的猴子听不话。她是人是妖,得唐僧说了算。

悟空赶紧给唐僧戴高帽子,上次揭了你的短,这次把你高高抬起。师父你给俺老孙去了头上了紧箍俺就走。唐僧只有紧箍咒,哪会解开紧箍圈呀?师父你本事大,你好厉害的样子,俺老孙服了。高帽子一戴,唐僧果然放了猴哥一马。拍马屁包治百病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骨精三变糟老头,金箍棒果断伺候。

好大圣,念动咒语叫当坊土地、本处山神道:“这妖精三番来戏弄我师父,这一番却要打杀他。你与我在半空中作证,不许走了。”众神听令,谁敢不从?都在云端里照应。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西游记》

这一次,悟空做足了功课,他请了当地土地山神来作证。西游中谁对当地风土人情,树妖精怪最熟悉,最有发言权?就是这两位神仙。

这下唐僧应该没有什么意见了吧?悟空打死的的确是白骨精,一只粉骷髅吧?

唐僧一向对大小神仙都礼貌有加,就是山神土地这样的小仙,唐僧也会磕头行礼。然而,此时此刻,我们的唐长老却一反常态,他不相信猴哥,同样也不信任山神土地。

唐僧一口咬定,被悟空打死的老头是人不是妖精。结论就是:孙悟空连伤三命,佛祖难容,必须开除出取经队伍。

唐僧接连放了三大招:念了一套紧箍咒,写了一封“贬书”,说了一句狠话。

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西游记》

贬书在手,立此为证,如若反悔,永堕阿鼻地狱,遭受轮回之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慈眉善目的唐长老原来也会发狠话,永堕阿鼻地狱,永世不得超生,这话得有多狠毒!

唐僧为什么要对自己发这么大狠,为何又会立下“贬书”?通过三打白骨精事件,从悟空身上,唐僧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某个影子,他深感恐惧,情不能自已,干出了逾规的蠢事。

03

杯弓蛇影:你不听我的话

金蝉子为什么会成为取经路上的唐和尚,尊贵的如来佛祖的灵山大雷音寺嫡传二弟子怎么会沦落成南赡部洲的一个凡夫俗子,还被送上十万八千里的取经路?

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西游记》

这是如来佛祖敕封唐僧为旃檀功德佛时候说的一句话。金蝉子被贬,简而言之一句话:你不听我的话,你不是个乖乖生。

其后果就是,如来佛祖“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如来佛祖当头棒喝,一棍子把金蝉子打出雷音寺,贬下凡间,做了东土和尚。然后通过取经的方式来获得救赎,重新回到佛祖的怀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金蝉子的过错有三样:他和蝎子精、老鼠精过从甚密,斗胆包天,竟然还能勾搭到月宫中的玉兔精;他吃饭的时候掉了一粒米,不爱惜粮食。这也可见当时西天的形势岌岌可危,连佛祖自己都率领大家伙去赵舍人家布施,讨要三斗三升米了。紫金钵盂得留下,不然,就像阿傩迦叶说的那样,“当饿死矣!”其三,落脚点就是他不听如来佛祖的话。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长老一惊一乍。唐僧半道上跟悟空讨要米饭,真是不知农人苦,不懂灵山佛祖也在节衣缩食,勤俭节约;爱惜粉骷髅,跟他和女妖精的事儿对上号了。

重点来了,敲小黑板。唐僧三次劝阻孙悟空,不要打杀白骨精,猴哥全当了耳旁风,照打不误,就是顶着紧箍咒也要一棍子打杀她。这个事件对唐僧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女子、老太婆和老头这三个人是不是妖精,是不是叫做白骨精,对唐僧来说无关紧要,他更看重的是,孙悟空有没有听他的话,有没有把他这个师父放在心里。金蝉子就是因为不听如来的话,才被贬下灵山,通过十世苦修的方式来获得救赎的。

唐僧仿佛看到了曾经的金蝉子,前世的自己的某个影子。唐僧顿生恐惧,毛骨悚然。血的教训,历历在目,后果自负,不堪设想;如来佛祖的话言犹在耳,他出了一身冷汗,心里直打颤。

“贬”!多么熟悉,多么刺耳的一个词汇。唐僧心有余悸,身随心动,情不自已,身不由己,大笔一挥,写了个“贬”字,赶走了孙悟空。这就是立下贬书,恨逐美猴王的故事。

唐僧被吓怕了,吓糊涂了,他也模仿如来佛祖来了个“贬书”。很快,他就醒悟过来,他做错了,做得太离谱了,大错特错。

三藏谢之不尽道:“贤徒,亏了你也!亏了你也!这一去,早诣西方,径回东土,奏唐王,你的功劳第一。”——《西游记》

悟空被赶走,唐僧遇难,悟空重返唐僧身边,解救了唐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的唐僧是怎么说的呢?悟空是贤徒,悟空取经功劳第一。贤徒自然是贤徒,功劳第一从何说起?这十万八千里取经路还没走到一半,刚刚起了个头而已,唐僧竟然许诺悟空功劳第一,都盖过金蝉子自己了。

唐僧给悟空写“贬书”是僭越,是逆天之举。这样的错误,也只有求悟空放过,办法就是把头功让出去。最后,唐僧成了旃檀功德佛,悟空成了斗战胜佛,如此就具有了某种平等的地位。如来对悟空的评价是:炼魔有功,全始全终。确实也算盖过了师父唐僧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