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胖胖在清醒后还不忘点位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群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日,胖胖在雨中扫除低洼处的积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胖胖在工作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居民送的对联

当我从昏睡中醒来,缓缓睁开眼睛时,视线内是一片旋转着的模糊。渐渐地,景象定格下来,偌大的病房里,病床两侧被蓝色的帷帐包裹着。四下无声,只有心脏监护仪不断发出嘀嘀声,急促而单调……

结束前15分钟我晕倒了

“我为什么会在医院?”昏迷前的一幕幕在我脑海里浮现。

7月11日中午10:45,我正在惠山街道纳新桥社区银杏苑核酸检测点服务。离核酸检测结束只剩15分钟了,排队的人数仍不少,我不断地疏导着人流。“这位先生,请您保持2米排队距离,感谢配合。”在我的记忆里,这句话还没说完,我就两眼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

蓄了一把力,我支撑着想坐起来,却发现不光是双臂,整个人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完全使不上力,身体不受控制地抽搐着。从医生口中得知,入院时我的心率超过120,肌肉不断地痉挛,想要呕吐,这是非常典型的热痉挛中暑症状。和我一起送来急救的还有我妈妈,当时她正和我一起在点位上做着志愿服务。听一位参与施救的居民说,看见我倒下时,我妈妈急忙冲过来和附近的居民、工作人员一起对我急救,打120、用冰水为我降温,情急之下她也晕倒了,症状比我还严重些。

我忍着头晕和乏力,询问送我来医院的居民点位上怎么样了,他们告诉我核酸检测和收尾工作都已顺利完成,我这才松了一口气。但我还是有些遗憾,如果我的体力再好一点,如果能把早饭好好吃完了,如果能再加强体育锻炼让身体素质更好一点,应该就能坚持完这15分钟……等我身体恢复了,我一定会第一时间回到点位上。

临危受命当上临时点位长

我醒来后,医生前来询问了我的个人信息和中暑前的身体状况。

我叫许景惠,今年21岁,身高1.85米,体重220斤,是苏州城市学院一名即将升大三的学生。因为长得敦实,大家都喜欢叫我的昵称“胖胖”。

6月25日,我的暑假生活正式开始了,原本计划每天在家练练钢琴,准备7月初的一场人力资源技能竞赛和备考8月初的会计初级考试。但6月29日无锡突发疫情后,这一切都按下了暂停键,我决定加入志愿者队伍。

前几天,我每天身着二级防护服,在小区所属的纳新桥社区银杏苑核酸检测点协助做好核酸检测人员身份信息的录入工作,因为之前有过经验,所以得心应手。进入7月,天气越来越炎热,疫情形势也愈发严峻。3日一早,我照例先下楼做核酸,奇怪的是这天的队伍格外长,我排了半个小时才轮到。随口问了一下才知道社区全体工作人员都被隔离了,来点位支援的是街道紧急从其他社区抽调过来的工作人员,因为不太熟悉点位情况,所以效率略低。得知这一情况后,我立即向点位临时负责人申请承担信息录入工作,随即换上了二级防护服,录入信息3个小时直到检测结束。

回去后我考虑了很久,自己有防疫志愿者的丰富经验,这次服务的又是本小区居民,此时不正是我发挥历次志愿服务经验的时候吗?于是,我主动请缨,于7月5日当上了临时点位长,逐渐接管起点位上的大小事务。

其实一开始我心里也没底,虽说有一些经验,但只对某几个环节熟悉,完整的流程一点都不了解。尤其是当上临时点位长第一天,恰巧所在小区参照中风险地区管理,有些工作人员也因为有临时工作安排无法前来支援。当天所有人都是临时上阵,对点位不熟悉、人员分工也不明确,每个人都身兼数职忙得团团转。解决完一个问题,又冒出一个问题。我穿着最大号也略嫌小的防护服在室内室外两头跑,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都捂出了痱子;闷在手套里四五个小时,双手都被泡得发白发皱还掉皮;长时间闷在N95口罩里,呼吸困难,鼻头还爆出了一个大痘……

联络协调、接收物资、布置点位、分配人员、配合转送、调配通道、报送信息、数据统计、调解矛盾……我边做边学,逐渐理顺了所有流程。但这项责任重大的工作光靠我一个人扛肯定不行,所以当天晚上我就在业主群里动员、招募志愿者,很开心很多人积极响应,一支由返乡大学生、准大学生、青年教师、非公企业团员等组成的青年志愿者突击队就这么诞生了。目前队伍已壮大到20多人,我们还组建了临时团支部。

品味防疫工作的辛酸甜苦

每天早上5点不到,我总是第一个来到核酸检测点,打开空调和工作手机、整理物资、准备防护装备、将冰块装在箱子里、布置隔离锥桶和扫码立牌等,确保在6点采样开始前把所有准备工作都安排妥当。检测时,哪里需要就顶上哪里。到了中午,安排好所有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午饭、报送好第二天所需的物资、打扫干净点位卫生后,常常一两点才能吃上饭。还总是“提心吊胆”,生怕漏报了物资,既耽误点位第二天的正常运转,又得麻烦街道工作人员多跑几趟。吃完饭稍微休整一下后,下午又要安排第二天的点位志愿者;和其他工作人员协调沟通、优化流程,不断提高采样点的工作效率;有时晚上还得去点位接收防护物资,分类安排好……一天忙完躺下时都已半夜,身体疲惫、脑子却还兴奋着,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妈妈心疼我做志愿服务辛苦,只要有空就陪我一起在点位上服务,爸爸则在家里做好后勤工作。一想到爸妈为我忙前忙后不停,尤其这次还连累妈妈病倒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有心疼、不舍,也有愧疚、感恩。所幸的是,经过治疗和休息后,我们都没有大碍。

这次疫情是我参与防疫志愿服务以来最困难的一次,光靠我一个人,很难完成这么多的工作,能坚持下来,得感谢所有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和共同努力,以及各级组织的大力支持。7月13日,社区工作人员解除隔离回归点位了,能把一个更好的点位交接给社区我也算不辱使命。

志愿服务是我一生的必修课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当志愿者。从高三至今,我的志愿服务时长已累计1800多个小时了。

说起第一次参加的志愿活动,是在2018年,作为一名入团积极分子,在高中团委的号召下,我主动报名参加了铁路无锡站春运“暖冬行动”志愿服务,10天、80小时、服务50万人,看到问题得到解决后旅客们的一张张笑脸,我倍感振奋。那次“暖冬行动”也在我的心中种下了一颗公益的种子。

从那以后,我的大多数周末和每个寒暑假都是在志愿服务中度过的,也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青年志愿服务的理解。2020年11月,我成了梁溪区的一名青联委员。作为年龄最小的青联委员,我深感组织对我的肯定和肩头沉沉的责任,更激励着我不断努力,做出更多的成绩。同年,我还加入了梁溪区“溪”有青年志愿服务队。去年9月,我还和一群志同道合、有才有能的小伙伴成立了无锡市梁溪区开心果青年服务社,探索儿童友好型社区的建设和困境青少年的结对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