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天中最炎热的时间里

他们在路上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今年,我们迎来了“加长版”的三伏天,多地已进入了高温天气,濠江也不例外。而火辣辣的艳阳下,基层城管人员一直在岗,他们的脚步印在灼热的大地上,在一天中最炎热的时间里,他们奔走一线,为城市精细化管理付出努力。

执法都是在路上

暑期盛夏,流动摊点、占道经营等都有所抬头。此外,日常道路巡查、路面开挖等施工监管等,依旧是执法人员保障城市路网通畅,环境整洁的重要任务。面对种种难点堵点工作,李永周作为濠江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直属执法队队长,亲自带队上路,一线巡查管理工作从不缺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日,不少流动商贩对准了游泳的市民,在东湖路等通往游泳场的道路沿街占道贩卖泳衣泳圈,影响市容及路人通行,商贩站在车道招揽生意的行为更是给过往车辆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但在执法队连日来不间断地巡逻下,流动摊贩沿路乱摆乱卖行为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下午三四点左右人们就开始出发去游泳,差不多两三点左右流动摊贩就出来摆摊做生意,李队一般都会在这个时间带着我们出动,发现占道经营及时进行劝导教育,也帮助他们将占道经营物品收起来。” 执法队员介绍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永周还发现有些泥头车总会心存侥幸,意图通过错峰时间违法运输砂石,常常在炎热的午间带着队员开展路面巡查,处罚泥头车带泥上路、扬尘漏撒污染路面等违法行为,告诫并敦促司机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采取严密覆盖等必要措施,防止车上货物脱落、砂石扬撒,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市容环境卫生。“可能以为午间天气热,执法人员没有外出执勤,一些遮罩避免扬撒的措施就没落实好,但其实不管天气热不热,我们基本都在路上巡查的。”

年轻人就得多干点

泥头车作为治理重点,濠江区城管局一直持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但无法避免偶有泥头车散落余泥的情况。为保持道路路面整洁,环卫工人们顶着灼灼日光,矜矜业业“守护”着每一条城市道路。小伙子肖裕林从事环卫工作已经3年,日常,他主要带队负责濠江区东湖路的清扫保洁工作。初伏刚到,肖裕林已经晒得皮肤黝黑,每天的工作免不了大汗淋漓,防暑技巧也是简单:“太阳很大,衣服一大早就湿透了,就喝几大壶水来补充补充。” 他用袖口擦拭着脸上的汗水,憨厚一笑。

92年的肖裕林虽然是基层管理人员,但是面对高温作业时,常常是他冲在前头干活,认真清扫路面沙土枯叶,捡走路边扬撒的碎石。他觉得,天气太热,队员们多是大哥大姐,自己应当给予照顾,主动承担多些工作,“我年纪轻又是管理人员,多干点活多流点汗是应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浪奔涌。肖裕林介绍道,社会在进步,对环卫工群体认同度逐步增高,从事环卫工作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对待这份基层工作,肖裕林积极认真且感到光荣,“这是能为城市、能为市民做的贡献,我十分认同我的工作。” 他乘风破浪,正在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

我只是个普通的打工人

市政队伍里有这么一位大哥,大家尊称他为“老师傅”。53岁的黄炎丰是沥青摊铺补路专班的班长,从泥沙渣土到柏油沥青,从破损坑洼到平坦美观,全区45条市政主次干道的维修养护都少不了他的身影。沥青路面修补摊铺的工作并非易事,黄炎丰介绍道,越是高温天气越是修补沥青路的好时机:“就是大太阳的天,气温高,补料温度加热得高,利于均匀摊铺,也能提高路面强度,补起路面来效果才佳。”路面破损多是小点位,但从加热沥青与集料进行搅拌,倒运填料、拉耙推平、碾压平整……所谓“慢工出细活”,一块七八平方的修补点位有时甚至需要几位市政工人在烈日下晒上三四个小时才能完成。而黄炎丰在这过程中,需要守着沥青加热工程车观测机器数据,确保补料质量的同时,还要完成指挥摊铺,指导市政队员们填料修补等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盛夏里,黄炎丰和队员们头顶是30多度的高温,身边是超100度的加热机,脚下是冒烟的路面,沥青摊铺补路工作让人挥汗如雨。面对沥青加热工程车,普通人被沥青的味道熏得头昏脑涨,黄炎丰却淡然地说:“习惯了也没什么,都是正常的职责所在嘛。”谈到 “老师傅”的名号,他也只是笑道:“我们市政队伍的工人们个个都是能干的,大家也都是一样,只是普通的打工人,能做的就是把道路补好修好,让车辆通行顺畅、路面平整美观。”

无惧烈日 坚守岗位

无论是执法,亦或是环卫、市政……奔走在基层一线的他们,都是城市管理工作的一个个缩影。无惧烈日,坚守岗位,基层一线工作人员为濠江区城市管理所付出点点滴滴的汗水,正不断提升着濠城的城市品质,也寄托着对濠江发展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