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山傍海的葛洲社区
侨村,孕育了悠悠乡愁、联结着浓浓乡情,是海外乡亲魂牵梦系的精神家园。近年来,濠江区以侨为桥,推进侨村建设,讲好侨村故事,凝聚侨心侨力。
▲ 侯来任修缮完工
在“最美侨村”濠江区葛洲社区,一条连接古渡口、摩崖石刻、宗祠建筑等景点和历史遗迹的“最美侨村”路线正逐步成型,串联起葛洲先民过番创业、航行四海、反哺家乡的历史,聚焦根脉传承,唤醒乡愁记忆……
▲ 葛洲社区被国务院侨办授予“侨爱新村”称号
创乡于南宋的葛洲社区是我市十大“最美侨村”之一,历史遗迹丰富,旅外侨胞众多。2011年被国务院侨办授予“侨爱新村”称号,2019年被评为“广东省古村落”。
▲ 侯来任修缮完工
为了更好服务海外侨胞,擦亮葛洲“最美侨村”名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委统战部的悉心指导下,达濠街道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整合侨务优势,将侨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把无形的文化变成有形的载体,大力推进葛洲最美侨乡建设,把“最美侨村”建设与文明创建、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发展紧密结合,全力打造成为“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生态宜居”的“最美侨村”和引侨、聚侨、汇侨的“侨胞之家”。阶段来,街道设立工作专班,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全速推进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侯来任摩崖石刻等古迹修缮保护建设,海员俱乐部进入布展设计阶段,进村涵洞口景观提升、社区大池整治正式启动建设。同时,古村道整治及景观设计工作也正有序进行中。
▲ 大池整治效果图
▲ 涵洞口景观效果图
据悉,街道还充分发挥社区侨胞资源丰富的特有优势,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开展侨情普查工作,及时、全面把握社区侨情新特点和新变化,重点掌握海外侨胞中“三新四有”人士情况,不断健全和完善葛洲侨情数据资料库。达濠街道表示,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侨文化为依托、以民族情感为纽带,做实做优做强侨乡品牌,打造聚侨惠民的和美侨乡,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
古韵侨风葛洲村
古村葛洲,依山傍海。自南宋时建村,原村建于临海山麓, 山明水秀,时称“清江乡”。明朝因海盗侵扰,退迁至今址,因周围有沙洲,葛藤丛生,故改名葛洲。村中敬老院对面有巨石垒叠成岗,此处名为“侯来任”,是古时葛洲的乡关。石岩周围虬榕盘根,茂林修竹,蓊郁葱茏,中有石板小路,两边石壁如门,曾是葛洲至达濠的必经之道。石壁上有清代至民国期间的多处摩崖石刻,分刻两边石壁之上的巨幅“乡关”二字,以及高处“天南锁钥”石刻皆为清代举人张兆禧所书,“龙盘虎踞”“以奠宗潢安如此石,磷磷一卷蔚为金碧”等石刻,字体不一,高低错落,丰富了“侯来任”的石刻景致。历史上,葛洲先祖曾遭外来侵扰,不断退守,最终在经过“乡关”后稳居下来。这条石板路,正是葛洲先祖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葛洲村今仍保存着规模庞大的古民居建筑群,多为清代建筑,历史最久的建于明代。目前最老的古建筑为翁厝的儒林第。特色古厝还有振家声、六桂旧家,前者为潮汕传统建筑“四点金”结构, 后者为“驷马拖车”。村中祠堂、古庙共有十余座,是葛洲深厚历史底蕴的标志。常住人口八千多人的葛洲,却有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约一万人。其中旅居越南较多,越南西贡浸石甚至有“小葛洲”之称。华侨陈训庭于1933年所建的训庭别筑,是村中首座洋楼侨宅。“祠堂前”不远处黄色墙体的二层洋楼,是为移居香港从事海员工作的乡亲所建的海员俱乐部。它们都是葛洲村作为濠江著名侨乡的历史见证。走在古建筑群包围的小巷里,踏着被岁月打磨得边角光润的石板路,犹如翻阅葛洲历史的长长书卷。每一座建筑,每一块石板都有自己的注解,等着每一个走进古村的人去解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