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姑苏区白洋湾街道长青社区党支部联合社区关工委在校外辅导站开展青少年“手植长青藤”活动,邀请辖区小朋友们一同亲手栽种常青藤,了解明代画坛领军人物文徵明手植紫藤延续文脉,传承文明的典故,引导青少年手植承载“绿色环保梦”的常青藤,以实际行动植下“一抹绿”改善环境,垃圾分类延伸,传承绿色环保生活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开始,老师讲述了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在文学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的文徵明。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文徵明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其与沈周共创“吴派”。文徵明绘画在用笔及风貌上虽然师从沈周,却并未被沈周雄强刚健、粗犷张扬的画风所笼罩,反而创造出秀丽、细润、雅致一路的山水。在苍劲浑厚之余而不失温润,笔墨没有干枯狂躁之弊,并运用许多书法的用笔来勾皴点染,表现力丰富节奏感很强。文徵明在书法方面取得的成就在当时几乎是无与伦比的。他行、草、隶、篆各体皆工。但在他的各体书中,最为人看重、艺术成就最高的是小楷,时有“小楷名动海内”之誉。文徵明后半生都居住在苏州,时常有学生和朋友来他的画室聆听这位德高望重的大师的教诲,这个画室位于现在的拙政园。时至今日,拙政园内依然盛开着甚为壮观的紫藤,相传是文徵明亲手所种。距今已有440多年的历史,现在在苏州博物馆忠王府内,它见证了人间的沧桑变化。根据苏州博物馆人流统计,平均每日会有约6000人来到这里,见证这棵象征着历史延续的紫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活动老师分发给了每个小朋友一个花盆、一株常青藤、一把铲子,并说明,由于紫藤植株比较大,并且应和社区名字,所以一同栽种代表蓬勃向上、坚韧不拔、生命力顽强的常青藤,小朋友花盆上的字也是不一样的,既有梅兰竹菊等图画,又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文字,小朋友可以观察各自的花盆上各写的是什么古诗词。还提示由于下雨,土里可能会有蚯蚓和小蚂蚁,这让还在兴致勃勃拆包装的小朋友们都停住了手,拿着铲子轻轻的拨弄着根系的土壤翻看。旁边的家长们则强调,蚯蚓和蚂蚁并不可怕,然后帮助小朋友拎住了常青藤进行填土。家长们不时帮小朋友们拍照保存这美好的一幕。

小朋友沈嘉佑说:“这盆全是我自己种的,真好看,我回去以后要把它放在我的书桌上,用来提醒自己,以后一定把书法练好,变得也很厉害。”

家长王莉说:“让小孩子自己动动手挺好的,寓意很好,也很有意义。”

通过此次活动,学习文徵明刻苦自律,终成一代大家的的精神,也将希望的种子与常青藤一同播种,以期待来日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