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大家对酚类物质有一定的了解,引起大众对酚类污染的重视,并且普及微生物修复技术,7月12日,生命科学学院对甲酚污染修复社会实践调研队于志愿者所在社区或街道附近以及线上举办“酚类污染宣传调查”活动。

图为调查队员走访社区,社区服务人员对酚类污染物的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调查队员走访社区,社区服务人员对酚类污染物的了解。
图为调查队员走访当地个体调查不同工作领域人群对酚类污染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调查队员走访当地个体调查不同工作领域人群对酚类污染了解。
图为调查队员随机采访街边路人。调查大众人群对酚类污染物的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调查队员随机采访街边路人。调查大众人群对酚类污染物的了解
图为调查队员随机采访街边路人调查大众人群对酚类污染物的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调查队员随机采访街边路人调查大众人群对酚类污染物的了解。

治理酚类污染,共建绿色家园。随着我国工业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及对煤炭资源的大量消耗,酚类污染日趋严重。酚类可侵入人体,使人体细胞失去活力,并且还能对神经、泌尿、消化系统有毒害作用,应尽快找到应对酚类污染的有效措施。在活动开始之前,志愿者们就做好了充分准备,不仅利用互联网扩大调查范围,统计大众对对甲酚类污染物的了解程度及解决方法的汇总。还在线下走进社区或者街道处随机发放纸质版调查问卷,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岗位的群众进行调查访问,并且收集了若干份调查问卷。最后志愿者将得到的线上与线下数据结合汇总得出大众对污染物的了解程度并分析得到相应的解决方案。

图为调查队员征集问卷得到的大众对酚类污染物的了解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调查队员征集问卷得到的大众对酚类污染物的了解程度。
图为调查队员征集问卷得到的大众对微生物修复技术的了解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调查队员征集问卷得到的大众对微生物修复技术的了解程度。

数据显示受访者对环境污染物的来源认识较为全面,但是对污染物的种类了解不多。在污染物中,酚类污染物最常见却只有不到半数的人真正了解,在解决方法中,几乎全部的受访者都认为微生物修复技术重要但却对相关的生物处理认识也不到位。这表明仍需加大对污染物的普及力度,提高人们对污染物和生物处理技术的认识。数据显示,人们更希望国家出台政策加强污染物治理,关闭相关化工厂,利用生物科学来解决问题。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提高了人们对酚类污染的认识,更普及了微生物修复技术,有利于微生物修复技术取代当下低效处理污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