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心系土地,扎根农村四十载,他把大半辈子的精力和时间花费在农业科技推广上,只为当好农民的“贴心人”。今年75岁的吴平用半辈子的时间践行自己的初心和担当,全家“三代人”为农业而奋斗。

吴平是凤翔区彪角镇冯家村农科技术服务站站长,如今依然活跃在农业一线。说起吴平投身农业事业的渊源,还要追溯到四十年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平的父亲吴万忠是当地有名的农业专家,受父亲的影响,吴平毅然放弃了油漆绘画手艺,立志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实现乡亲们先吃饱肚子再富起来的梦想。于是,他在毕业后跟随父亲吴万忠开始学习种植技术。

吴平向书本汲取知识,求农业专家指教,慢慢的干出了一番成绩。干好一项事业很难,更难的是不求报酬、不嫌辛苦。1983年,吴平自筹资金订购50多种报刊杂志和书籍,办起“家庭文化站”。科学无止境,普及才有用,1985年他成立了宝鸡市第一家农民家庭科技组织——“凤翔县彪角镇冯家村农民科学技术服务站”,在自家门口挂起“百家问事处”的牌子为前来咨询的群众答疑解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6年他负债购置“科技大篷车”、建立农业科技服务楼,义务到本地和外县区的城镇及学校宣传展览,累计出动宣传130多次,发放资料6万多份,接受咨询的群众达18万多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160多场次,推广实用技术60多项。1999年,吴平被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者。

“1992年,在亲朋好友的支持下,我自筹9万元建起了农业科技服务楼,积极开展科技咨询与技术指导,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吴平告诉记者,2010年他退休后依然奔波在农技科普一线,给农户进行作物指导、开培训班做技术服务、书写黑板报科普技术要点等都让他乐此不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我们现在不愁吃喝了,但粮食安全依然很重要,我常常会给农户讲不能算小账,要把农业一直发展下去,我也非常乐意免费为大家服务。现在我也学会了用手机上网,经常也会通过微信给大家发一些预防病虫害的知识以及注意事项,很受大家的欢迎,未来我还将一如既往发挥光和热,为广大农民做好服务。”吴平说,如今他的儿子和女儿已接过接力棒,农业科技推广后继有人。
时光荏苒间,风华正茂的吴平已是两鬓染霜。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吴平甘当“永久牌”技术推广员,田野里的“用心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和最美风采。

END

来源:宝鸡新闻网/记者 张沛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