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如
在我国,有这样一支特殊的车队。
他们常年兵分数路、四海为家、风餐露宿,像极了流浪中的吉卜赛人。
航天大篷车队
但与吉卜赛人的无拘无束相比,他们身上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忠诚。
实际上,这支车队正是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活动测控部的“大篷车队”,由于他们无数次在荒野中追逐星辰大海,见证着每一颗中国星、每一艘载人飞船的安全飞行,因此,他们也被称为“追星星的人”。
成立50多年来,他们保障着一项项航天任务的圆满完成,由此也铸就一种精神——“大篷车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测控人”不畏艰难,奋勇向前。
回收卫星,精彩亮相
1967年6月23日,中国组建了卫星地面测量部,这是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前身。
在当时,建设尖端复杂的卫星地面观测系统,中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卫星地面测量部的技术人员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自己动手盖机房、架天线、铺电缆,在酷暑严寒中调试设备,在陋室油灯下编写程序,度过了测控史上的艰难岁月。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1969年,为适应航天事业发展对卫星测控网的新需求,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又开始筹备动测控力量。因为活动测控具有灵活机动的特点,会根据不同的需求到不同的地域去“补点”,从而弥补固定测控站点的不足,使整个航天测控网更加严密。
1975年11月26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按计划卫星飞行3天后将返回,与此同时,一支神秘的车队正行驶在西南某地崎岖的山路上,他们即将执行这次卫星测控和回收卫星的任务。但测量设备简陋、技术资料缺乏,也让第一次执行任务的机动测控队员们倍感压力之大。
航天大篷车队
29日,卫星进入飞向地面的运行轨道,科技人员迅速在预报落点区域布阵,8辆超短波定向车分布在区域的四周和中心,进行交汇定点测量;空中直升机携带着定向罗盘,进行机动搜索;而由两人一组组成的多个搜索小队,背着无线电定向仪和电台,边徒步前进边搜索目标……
最终在所有人的努力下,通过无线电定向仪等设备,自主捕获高速返回的卫星,创造了卫星回收一次成功的佳绩,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这也是活动测控“大篷车队”自成立后的第一次精彩亮相。
从此,他们年复一年,穿林海、攀高原、赴边陲、闯大漠,在航天测控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人随星移,车随“舟”转
从第一代返回式卫星到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从神五第一艘载人飞船到神十三载人飞船返回……随着祖国航天事业发展,航天发射任务愈加密集,应急测控布网成为我国航天测控一种新的常态。
“大篷车队”执行任务的种类越来越多,肩负的使命也越来越重,执行任务环境也越来越艰苦。只要哪里有任务需要,他们就要出现在哪里。
而人随星移、车随“舟”转更是常事。
1990年10月,我国第12颗返回式卫星返回。当“大篷车队”驰骋千里到达目的地时,却又接到新的指令——因卫星的落点与理论落点误差较大,他们必须再火速赶往600公里外的新区域。
航天大篷车队场区
任务就是命令。队员们顾不上休整,立即开始昼夜兼程地“急行军”。但由于所处的川东山区阴雨连绵,道路泥泞狭窄。车子在这种环境里根本无法行驶,为此大家只能靠人拉手推的办法,将一辆辆十几吨重的特种装备车推向了任务阵地,为成功回收卫星赢得了宝贵时间。
一次,“大篷车队”某车组奉命首次前往高原执行机动测控任务。20多天的时间里,“大篷车队”转战多个参试点,跋涉数千公里,突破身体极限,鏖战雪域高原,成功获取高精度关键测控数据。
2008年,在神舟七号飞船按计划成功发射升空前,“大篷车队”就已奉命从云南勐海转战到新疆和田迎接神舟七号回家,而为了这次转场任务,队员们在火车上整整待了七天七夜,有的人还因为水土不服出现头晕头痛、呕吐腹泻的症状,有的则趴在车窗边大吐黄水,面对种种困难,大家没有任何怨言,因为他们清楚,自己肩膀上的责任是什么。
到达和田场区后,酷暑、风沙又是考验,但最终所有人都顶着了这种考验,圆满完成了神舟七号伴星图像接收及返回段测控任务。圆满完成任务后,“大篷车队”来不及庆祝,又整装出发,马不停蹄地转向下一个场区,继续走在追星路上。
而这种工作模式对于所有“大篷车队”的队员来说早已成为习惯。
科技攻关,随时历练
走在路上,每一次任务都是一次考验,随时都会遇到无法预料的问题。
2008年,“大篷车队”接到一项重大任务:负责将该任务重点目标的实时图像传输至地面。队员们马上认真研究设备的技术原理,查阅大量的技术资料,研究制定联试方案.....然而测试工作却并不顺利,地面终端始终无法解析模拟源发出的图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队员们连续三天三夜,饿了就在车上吃,困了就在车上睡,全身心扑在设备车上进行数据分析、问题排查。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反复检查、调试参数,比对数据,他们终于发现并解决了问题,接收到了清晰图像,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航天大篷车队正在搭建设备
一次“大篷车队”又接受了一项从未有过的任务——自行处理试验数据,并将处理结果实时传送到相关单位直接使用。由于春节的缘故,大部分技术人员正在休假,任务周期仅有10多天,召回人员时间紧、可行性也不大,单位领导果断决定:自己编写软件攻关。
可由于参加任务的设备软件是VB,而队上年轻工程师学的却是VC语言,于是他用了5天左右的时间啃完了800多页的《VB5.0编程实例》;第6天,开始程序设计编写;第7天,一行行代码日趋完善;第8天,程序在大家的紧张期待中运行起来,经过了纠错、比对、运行、失败,再纠错、再运行的过程;第10天,程序终于运行了起来,监控计算机上也出现了规律的曲线,随着一行行数据的跳动,所有的人长舒了一口气。
2012年,在备战神舟九号返回着陆任务中,经过多次实战检验,返回舱返回着陆段测控技术已相对成熟。尽管如此,“大篷车队”的队员们依然在积极开展科研攻关,他们自主开发《外测精度分析处理软件》《活动站测量数据自动检测及告警系统》等多套系统软件,提高了装备的自动化程度,将原来的“全人工操作”流程改成“人工双捕加自动距捕”,系统捕获时间缩短了9秒。
就是这短短的9秒,为北京中心进行测算赢得了宝贵时间,飞船返回舱成功穿越黑障,准确进入重新捕获到等待点。
“大篷车人”一次次屡建功勋,靠的不仅是四海为家的艰辛付出,更是创新超越、勇于攀登和打一仗进一步的科研精神。
“大篷车人”从不惧险
“大篷车人”从加入“大篷车队”的第一天起,就跟着车队辗转祖国各地,每年至少有4个月在厂区工作,有时甚至长达一年,整日跟设备为伴。
而每次转场更是辛苦,有时还需要把遥测车装在火车的平板车上,奔驰在千里铁道线上。夏天遥测车被太阳晒得像蒸笼,冬天则冷得像冰室,单程少则一个星期,多则半个多月。几天洗不上脸,喝不上开水,吃不上热饭,对他们来说都是很平常的事了。
沙尘暴中的车队
沿途遇到的雨雪冰雹、沙尘等恶劣气候,更是对所有队员和装备提出了新的挑战。
而在远隔千里的鹭岛厦门,厦门任务分队从渭南大本营出发以来,已经连续在场区奋战一年有余。尽管这里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多发,队员们积极开展防雨情况检查、标校源架设、线缆接头巡检、分系统自检等工作,确保设备工作正常。作为北斗系列工程的主体任务单位,厦门测控站从北斗一号试验导航系统起,就为绝大多数北斗导航卫星的精确入轨提供过测控保障。
在数个场区之间辗转,遭遇险情也是常事。
经火车运载中的大篷车队
一次某车组受命紧急前往湘西执行某航天发射测控补网任务。谁都没有想到,有关部门在申报火车车皮计划时出了问题,导致装有精密仪器的遥测设备车与运输牲畜的普通车皮混编在一起,更为严重的是在火车中转的时候,把设备车组编成两个序列,按不同时间、不同车次发车,不仅耽搁了大量时间,而且设备经过多次猛烈的冲撞出现了故障。到达测量点后,参试人员仅剩几天的准备时间,大家顾不上休整就投入到紧张的排故工作中。
因此,在今年四月初,为完成“神舟十三号”在轨跟踪和返回任务,东风活动测控分队机动辗转数百公里,奔赴至新的任务点位。为保护好精密的光学设备,在撤收和转场过程中,科技人员认真加固,仔细检查,确保任何一个细节都必须慎之又慎。
他们用实践生动诠释了“任务繁重不怕累,科研攻关不怕难,转战千里不怕险,环境恶劣不怕苦,牺牲奉献不怕亏”的航天测控人“五不怕”精神。
而当听到任务圆满成功时,便是对所有“大篷车人”最大的欣慰。
饱受离别,成为常态
“大篷车人”从离开单位踏上征程的那天起,就不再有节假日,也不再有星期天,什么时候任务结束,回到了单位才能松一口气,而这个任务期限有时会长达一年之久。
因此与家人聚少离多更是常态,队员们饱受着离别之苦,心中更是愧疚。
一次,一位刚完成神舟十号任务终于要返回驻地的队员父母听说儿子坐的火车途经家乡,就想见一见一年多没见的儿子。但火车中途不停车,于是,儿子和父母约定在火车经过路口时透过车窗互相看一眼。而那天,列车晚点,父母一直等了6个多小时。
当晚上11点多,列车来了后,为了能让儿子看见自己,父母把车灯双闪打开;而另一边,为了父母能看见儿子,所有的队员都拼命对着车窗外齐声高喊:“爸爸!妈妈!……”列车很快驶过,只有余音依旧。
等了6个小时,父母终于等到了儿子的喊声,可下一次再见儿子却又不知在何时。
身为“大篷车人”,为了工作,“宁可牺牲个人,绝不辜负国家。”是每个人的信念。
齐华在小的时候,曾经对父亲十分不满,那时的父亲走南闯北,常常数月不回家,后来他才知父亲是一位“大篷车人”,1971年,他的父亲齐收金被任命为活动测控部第一任气象台台长。
如今齐华像父亲一样也成为了“大篷车队”的一员,他才真正理解了父亲的选择。2014年11月1日清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着陆场成功着陆。那一刻,齐华第一时间给父亲发送了信息,告诉父亲“任务成功,非常完美”。能够在父亲工作过的地方继续这份事业,他觉得这更是一份荣耀。
这正是因为有家人在背后默默地支持,前方的“大篷车人”才能安心工作。为了大“家”舍小“家”,在每一个成功任务的背后,都少不了家人的付出。
时刻准备下一次的出发
据统计,近50年来,“大篷车人”先后圆满完成多次卫星测控和神舟飞船、探月返回器回收任务,他们实现了从单一测量到综合测控、从单任务串行组织到多任务并行组织、从返回式卫星回收到探月返回器回收、从无人飞船搜索到航天员救生救援的“四大跨越”。
如今,新一代的“大篷车人”正传承发扬着“大篷车队”精神,吃苦耐劳、能征善战,为了航天测控事业,时刻准备着下一次的出发。
而在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中,“大篷车队”只是无数幕后工作人员中的一员。
“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际……中国航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逐梦星辰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为了走向更深邃的太空,所有人的努力都值得尊敬。
加油,中国航天!加油,中国航天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