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龙是少数民族自治县、革命老区,也是秦皇岛市唯一的原国定贫困县。成立于2013年的双合盛公司是一家生产速冻面点的农业企业,利用青龙杂粮大县的优势,企业不断推出以当地各种杂粮、杂豆和板栗等为原材料的特色杂粮主食,带动青龙农业经济发展,先后被评为“中国粘豆包之乡龙头企业”、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企等称号,用小杂粮撑起了大产业,用小豆包带富了一方百姓,趟出了一条依靠“小杂粮”和“小豆包”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合盛位于位于青龙县龙王庙乡生态农业产业园内,主要发展方向为杂粮深加工,生产各类速冻豆包、馒头。2020年实施“杂粮深加工升级改造”资产收益扶贫项目以来,标准化生产车间拓展至16300平米,产品种类涵盖红豆包、粘豆包等20余种产品,80多种规格,产能和消化杂粮原料实现翻两翻,产值超3亿元,扶持带动建档立卡人口由930户2843人扩展到4687户14130人,占全县建档立卡总数的25%,真正成为带领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火车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形式,推广和完善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带动、种植大户带动和贫困户自营的“四带一自”利益联结模式,与7个乡镇34个专业合作社、8家种植大户签订杂粮收购协议,发展杂粮基地2.7万亩,辐射5万亩,带动全县近3万户农户参与杂粮种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充分发挥企业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优势,针对企业生产所需小豆、黄米等杂粮,企业、合作社、农户逐级签订产销协议,全县3万余农户实现产品卖的出,卖得好,户均增收5000元。对建档立卡户采取“保护价+上浮价(10%)”定向收购,扶持带动7000余户建档立卡户通过种植小杂粮增收6000元。先后吸纳周边8个村35名建档立卡人口到企业就业,除正常工资外,企业为建档立卡户员工每月加发300元补助金,年工资收入超过4万元,实现“吸纳就业一人、脱贫致富一家”。杂粮深加工的收购、贮藏、销售、物流等上下游环节,间接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为贫困人口脱贫、防贫及巩固脱贫成果提供了持续、稳定、可靠的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企业组建专业技术服务团队,为杂粮种植户提供种子、技术、经营、管理等全方位培训指导,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种植、养护和采收,实现由粗放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转变,带动亩增产10%,亩增收500以上。推广良种良法,每年出资100万元,对基地合作社、种植大户和贫困户所需种子、化肥等农资进行补贴。建立培训制度,通过聘请专家授课、技术人员帮带、评选技术能手、外出交流学习等形式,对生产工人每月培训2次,让越来越多的群众职工特别是贫困职工掌握新技能,实现由“农民”到“工人”的角色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入开展“千企帮千村”活动,通过发展产业、帮助就业、公益扶贫等形式帮扶贫困群众,累计投入资金120万元。聘请第三方培训机构,开展电商、种养殖实用技术、产业发展技术、就业创业技能及党的政策法规、文明乡风培训,从思想和技能等多方面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与官场乡石门子村包联单位秦港股份达成协议,公司向秦港股份食堂销售“在旗”系列面食,销售额的10%返还石门子村集体,用于该村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公益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龙王庙乡67名建档立卡户“认亲”,逐户了解情况,按照“缺什么帮什么”原则,通过直接吸收就业、订单采购原材料、教育资助等方式,有针对性性地进行帮扶,67建档立卡户于2019年顺利脱贫。建立在旗基金,定向资助建档立卡户员工,定期资助3名初高中学生,帮助4名高考学子圆了“大学梦”,资助金额5万多元。与贫困村驻村工作队达成合作,包联单位或内部职工按市场价采购“在旗”系列产品后,拿出10%的利润,返还所驻贫困村,归村集体统一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