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打坐入定时大脑的额叶,也就是大脑的前部活动增强,但大脑的枕叶,即大脑的后部活动减弱。

纽伯格博士说:“通常在人们集中注意在某一特定事物时,大脑的前部活动增强,同时,大脑的后部活动会明显减弱,这个部位一般被认为是在方向感、立体感等方面起作用。这些结果可以说明为何人们在催眠、冥想或打坐中,通常有忘我及失去时间、空间的感觉,这正是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因为催眠冥想或打坐,是通过特定引导,改变大脑的意识焦点,从而改变我们的脑电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什么原理呢?郭老师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其中奥秘。因为我们的大脑是控制我们思想和行为的中枢系统。大脑也是我们感知情绪和压力的根源,脑电波的高度运作就会产生脑电波。每个动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在英语中叫做cell,当然,这个单词的另一个意思是:电池。细胞能够发电是众所周知的,电鳗、电鳐等鱼类属于动物中的高电力代表。在我们人类的身体中,也有电流的存在,叫做生物电,其中,感觉就是神经通过神经元传递生物电信号的结果,然后在大脑中产生某种感觉。

郭老师在给领袖营同学做催眠—人桥钢板示范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老师在给领袖营同学做催眠—人桥钢板示范1
郭老师在给领袖营同学做催眠—人桥钢板示范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老师在给领袖营同学做催眠—人桥钢板示范2

大脑也能够产生电,叫做脑电。正常情况下,脑电波呈现为4种脑电波:α波(ALPHA)、β波(BETA) 、γ波(GAMMA)、θ波(THETA)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学家已经发现当人处于不同状态时,比如思考问题、休息、睡眠等状态的脑电波不同[2],当大脑处于松弛状态时脑电呈现a波为主,即每秒钟脑波动约为8-13次,每秒钟波动次数即Hz(赫兹)数。而当人脑进行积极思考,识别判断、逻辑推理等复杂活动时脑波以b波(13-30Hz或高达500Hz)为主,睡眠状态以d波(0.5-4Hz)为主,而处于深度思维突然顿悟或灵感状态时往往为q波(5-8Hz)。

科学家还发现脑的不同部位的功能也是有分工的,可以粗略地把脑域分为左脑、右脑和前部、后部。脑的不同部位可能执行不同功能,并呈现不同脑电波,如在进行逻辑思维时左脑以b波为主,同时右脑以a波为主,工作状态下前脑以b波为主,后脑以a波为主。

脑波变化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脑波变化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学家还发现,常期冥想打坐,可增加前额叶脑皮层和右前脑皮层的厚度,而这些区域是控制人注意力和感知能力的地方,许多科学家、作家、发明家等名人的前额叶脑皮层都厚,而且他们的脑电波大部分时间都处于α波频率,这说明催眠、冥想或打坐确实能使大脑敏捷并容易产生灵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根据地球物理学家测定得知,空间电离层与地球共振的休曼波是8至14赫兹,而这个频率与人体打坐入静时的脑电波基本相近,故在物我两忘的空灵境界下打坐会发生人天共振证悟人生大道、宇宙真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哈佛大学华莱士教授,在对修炼者做松静时的脑电波测试中发现:人体虚静时,头部前额区和中心区的α波强度会大幅度增加,频率由20HZ以上减慢至8至9HZ。原主要分部在大脑后枕部的α波节律逐渐向前额部位转移,其强度增高了425%至525%。而神经细胞的电活动高度有序化同时发生变动,其程度是不练功的4至5倍。(作者:国家心理咨询师郭颖慧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颖慧老师2017年老年报催眠现场:

国家心理咨询师郭颖慧老年报催眠现场(专注家庭治疗身心疗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国家心理咨询师郭颖慧老年报催眠现场(专注家庭治疗身心疗愈)

慧觉醒家长好评篇:

厦门夏令营精彩特辑分享—《慧觉醒家长好评篇》感恩励志品格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厦门夏令营精彩特辑分享—《慧觉醒家长好评篇》感恩励志品格教育

慧觉醒2022年度广告片:

厦门夏令营精彩特辑分享—《慧觉醒2022广告片》军事时间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厦门夏令营精彩特辑分享—《慧觉醒2022广告片》军事时间管理

慧觉醒2021年度广告片:

厦门夏令营精彩特辑分享——慧觉醒2021年度广告大片(感恩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厦门夏令营精彩特辑分享——慧觉醒2021年度广告大片(感恩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