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号故事大赛」参赛文章

去年疫情封城,我居住的小区也被封,人不能出小区,只能在小区内溜达。好在,两个月后就解封了。

回到技术中队第二天,就遇到一个案件。并且又是一个无头案。

不由感叹:现在犯罪者真是狡猾,总想制造一些麻烦,来影响警察破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破庙惊现无头尸

尸体是在一个废弃的破庙里,被一个女性晨跑者发现的。

那天凌晨,她出来晨跑,忽然内急,就到荒山半腰的一个破庙里解决。

这个破庙废弃很久,房顶已经破损,能看到一大片蓝天。

她小心翼翼地走进破庙,刚蹲下,却看到墙角里有很多新鲜的树枝,似乎还有血腥味。她壮着胆子走过去,轻轻拨开树枝,就看到下面的尸体。惊魂未定的晨跑者,选择了立即报案。

当地派出所民警迅速出警保护现场。

我来到时,苏哲飞和王辉已经在了,他们没有动那些树枝,以免破坏现场。

因为破庙里太乱,根本找不到有用的线索,尸体最后摆上我的工作台。

我俯身下来,慢慢解开死者的上衣,又让助手帮忙,将尸体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除了脖子上的伤,其他地方没见明显伤痕。

这时,因为翻动尸体,一些粘在死者衣服上的草叶掉在白布上,我用镊子一点点捡起来,装进塑料袋里。

我打电话给苏哲飞,让他尽快弄清死者的身份。

我将一块白布铺在桌案上,把草叶倒在白布上,仔细地一片一片地看。因为草叶都是残缺不全的,所以,辨认起来很是困难,再挨个看、闻、嗅,然后点点头,带着助手,开车奔向破庙。

助手问:“我们是去抓犯人吗?”

我笑着说:“我们现在连死者是谁都不知道,怎么抓杀人者?我想先去寻找杀人现场。”

助手不解地问:“那个小土地庙不就是杀人现场吗?”

我摇摇头说:“小土地庙周围我看了,没有打斗的痕迹和血迹,凶手应该是杀人后移尸至小庙的。但我考虑,杀人者虽然把尸体转移了,但因为死者人高马大,我想第一现场不会离小庙太远。”说着话,车停在山坡下,我们徒步来到处于半山腰的小庙。

我站在小庙门口,四下望去,然后指着一个山坡说:“我们去那里看看。”

我们顺着一条羊肠小道往前走,边走我边四下打量。

这条小道直通山顶,虽然很窄,但从路上的小草来看,应该有不少人从这里上山,然后翻到山那边去。

果然,等我们登上小山顶,就看到了小路蜿蜒而下,小路的尽头,隐隐约约是一个小村寨。

我站在小山顶上,手搭凉棚四处张望。然后和助手分成两组,在小路的两边往下找。不一会儿,助手喊道:“师傅,这里有人打斗的痕迹。”

我赶过去一看,有一片锅台大小的杂草扑在地上,虽然事后有人试图把现场破坏,但被压折的草无论如何不可能站起来了。

我蹲下身,用一根小树枝慢慢拨拉伏在地上的荒草。突然,一块小木头碰在小木棍上,弹了一下,被小木棍拨拉到一边。我捡起来看了看,放进随身的塑料袋里,然后继续寻找,但除了已经干涸的斑斑血迹,没有再找到有价值的东西。

我站起来,看看山脚下的小村,对助手说:“忽然馋猪肉了,你去下面的小村买几斤猪肉,我们回去炖了好好喝两盅。”

助手看了看小村,皱着眉头问:“师傅,你怎么知道村里有卖猪肉的?”

我笑了笑说:“你去就是了。”

助手答应一声,顺着小路下山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财害命的屠夫

半个时辰后,助手真的提着猪肉回来了。

我接过肉看了看,然后,发了小村的坐标给苏哲飞,让他立即带人来这里抓捕嫌疑犯。

来到村里,在助手的引领下,径直来到一个小院,见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正在磨刀。

那人先是一惊,而后又干笑着问:“怎么,肉不够斤称吗?怎么又回来了?”

我走近那个人,见他磨得刀卷刃了,就开始和他闲聊,等苏哲飞带人赶到,我一个眼色,几个警察开始向屠夫合围。

那人起初还想跑,但架不住警察人多,一阵围追堵截,在他准备翻墙出去时,被一个警察从墙头上抓着脚脖子拽下来,摁在地上。

那人拧着脖子大喊:“你们为什么抓我?我杀猪是没有办合格证,但不至于警察来抓我吧?”

苏哲飞说:“你不只是杀猪吧?好了,回公安局说吧。”

路上,我简单说了我的发现和推理。

回到队里,苏哲飞立即提审杀猪匠。

“姓名?”

“张发奎。”

“年龄?”

“四十五岁,也可以说四十六岁……警察同志,我虽然杀猪没有合格证,可是公平买卖,老幼无欺啊!”

“不要东扯西扯的,我劝你还是放聪明点,老实交代你是怎么杀死那个篾匠的?告诉你,我既然抓你过来,就是有证据的,希望你能自己讲出来,争取宽大处理!”
张发奎一听“篾匠”二字,浑身哆嗦,但还是说:“警察同志,你可不能冤枉我啊!要说杀猪我可是杀了不少,杀人打死我也不敢啊!”

我说:“张发奎,你不要心存侥幸。我们办案都是靠证据的。我可以提醒你一下,我在死者的衣服里取下了很多草叶,而这种草就是鹅观草,喜欢生长在向阳的山坡上。我就是依此找到的案发现场……”

张发奎终于崩溃了,颤抖着说:“我交代!我全说。”

张发奎说,篾匠叫林方军,是从南方过来的,专门给各家各户加工一些盛东西的日用品。

这天,林方军来到张发奎村里,在大街上吆喝,张发奎就把他叫到家里,说加工几个大一点的筐子,林方军就住在了张发奎家里,一干就是五六天。

干完活后,张发奎炖了猪下水,和林方军喝了起来。

后来,林方军不知不觉就喝醉了,说自己挣了不少钱,为了安全起见,他在进村前把银行卡埋到村外的山上了,干完活走时再取出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第二天,林方军收了工钱走后,张发奎就悄悄跟着他,来到村北面的小山上。在一棵已经干枯的树下,林方军停下来,看看四下无人,在树下挖出一个塑料袋,放进自己挑的兜里。

“所以你就见财忘义,杀了林方军?”

张发奎哆嗦着说,“本来我不想杀他的,只想抢他的钱,但他却拿出篾刀刺我,我这才抽出杀猪刀杀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医要变成“百事通”

张发奎被带下去了。

助手奇怪地问:“师傅,我很奇怪,你是怎么知道张发奎就是凶手,又怎么知道死者是个篾匠?”

我呵呵一笑道:“这要感谢疫情,感谢那个阳性的人。”

我说,和那个阳性患者密接后,我被迫在家中隔离。哪里也去不了,不免有点闷。还好,当时大家可以在小区里转悠一下,为了解闷,我就开始用一个手机软件,认识小区里的各种草木。开始是树木,很快就全认识了,接着是地上的草。因为今年雨多,很多不是绿化的小草小花也长了出来,又因为疫情,没有及时清除,我就有机会认识更多品种的草。

“你可能没有注意,我在死者的衣服里取下了很多草叶。根据经验,仔细查看了这些叶片,发现了一种小土庙前没有的草——鹅观草。这种草生长在向阳的山坡上,初步判断第一现场应该在一个向阳的山坡上。果然,我们在离小土庙最近的那个向阳山坡上,发现有打斗的痕迹,这就证实了我的判断是正确的。所以,我就考虑凶手可能就在山下的村里。之所以让你去买肉,就是要证实村里是不是有屠夫,这一点非常重要。”

“那又怎么知道死者是篾匠呢?”

“也是因为他衣服里的植物碎片。可能因为长期摩擦的缘故,死者的一个袖口严重磨损,露出了里面的里子。我在这里发现很多植物碎片,经过我鼻子闻、眼睛辨、最后咀嚼得出结论,这是毛竹的碎片。所以,我就断定,这是一个篾匠,不然,袖口里不会有这么多毛竹的碎片。”

“师傅,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即使知道死者是一个篾匠,也找到了第一现场,又怎么知道凶手是个屠夫呢?”

我又从塑料袋里拿出一个木制的刀把放到桌上。这个刀把已经被利器分成两半,这只是其中一半。

“我在现场找到了这个刀把,看痕迹是新辟开的。我嗅了一下,刀把的断面有很重的肉腥味,所以,结合死者头颅不见了,可以得出结论,凶手是个屠夫,他是用杀猪刀杀死了死者,然后为了掩人耳目,又砍下了死者的头颅。这正和凶手交代的死者用篾刀刺他,他随即拔刀还击相吻合。”

听完我的解释,助手频频点头:“原来当法医还需要认识很多草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说:“虽然是个巧合,但若不是我懂这些植物的习性,想破这件案子,绝对不是现在容易。是这些花草帮了我的忙。不过,即使没有这些花草,我们也会破案的,但时间可能更长一些,困难可能更大一些。我们干法医的,就是要变成‘百事通’,即使其他杂七杂八的不是很专业,起码能在办案的时候,提供一些好的思路和方向。记住,法医的座右铭永远是: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

【本文为《法医刑侦手记》原创系列故事《人性恶之花》第4个故事《识草断案》,严禁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