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早晨7点,火红的太阳从长江上冉冉升起,灿烂的阳光把整个江面照得金光闪闪。在九江长江大桥上,已经有了不少身着橙色工服的忙碌身影,铁路桥隧工们即将开始当天的工作。

“现在天气太热了,为了避开中午和下午的高温,我们一般很早就开始作业。”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绳,九江桥工段九江大桥车间保养三工区班长杜晓东带领着工友们,通过铁路桥面的悬梯攀爬至距江面50多米高的大桥上平联处,进行设备检修作业。

全长7.68公里的九江长江大桥连接赣鄂皖三省,是京九铁路的“咽喉”要道。暑运期间,每天有上百趟列车从九江长江大桥通过。大桥为公铁两用的钢桁梁结构,受近期持续高温天气,大桥易出现胀轨、螺栓脱落、钢梁漆膜粉化等影响设备安全的问题。因此,为保证列车运行安全,越是在高温天气,杜晓东和工友们越是要加强对大桥的检查养护。

九江长江大桥共有钢梁3万多吨、高强螺栓130多万套,要完成一套完整的检修并非易事。“大家抓稳踩牢,注意安全!”穿梭在复杂的上平联钢梁间,脚下则是铁路桥面和滚滚长江水,杜晓东反复提醒着工友注意安全。

上午9时,九江长江大桥上空骄阳似火,气温明显升高。由于公路桥面完全暴露在太阳照射下,经过长时间高温炙烤,如“散热片”般将热量传递到下方的钢梁,加上长江水汽蒸发,上平联处实际温度比常温高约8摄氏度,就像“蒸笼”一样。不一会儿,桥隧工们每个人都汗流浃背。

大桥上的很多“死角”位置,则考验着桥隧工们的身手和胆量。在悬空的钢梁上,桥隧工周雍祥将安全绳固定好,垫着脚缓缓攀行,“这里有一处钢梁漆膜脱落,记录一下,要抓紧处理。”周雍祥一边仔细轻敲细探地检查,一边用石笔对病害部位作出标记,他额头上汗珠,一滴滴向下方的铁路面滑落,让人看着都提心吊胆。

“一趟作业下来,我们至少要敲上2000多次锤子。”通过眼观、敲击等方法,入路不到两年的聂哲文认真辨别钢梁上密密麻麻的螺栓是否松动、失效。“平均每个螺栓都要敲击4次以上,经常下班后手酸得抬不起来。”

回到桥面,桥隧工们来到桥墩支座,“看看支座位移有没有超限,有没有缺油。”杜晓东攀爬上支座墩台,打开支座盖板,认真检查支座内部情况。“这边的黄油有些脏污,要进行清理更换了。”为保证支座的正常活动,桥隧工队要定期对支座进行保养,在当前高温季节,更是加强了检修频次。

上午11:00,钢轨温度已接近60℃,为防止“胀轨”的隐患,另一组桥隧工们正在对大桥铁路面上,进行检修作业。“大家紧固时,一定要确保每颗螺栓扭力矩达标。”桥隧工张驰一边在仔细敲打检查螺栓,一边用石笔对松动的螺栓作出标记,后面跟着的工友们手持扳手进行紧固。“每一个螺栓的紧固都不轻松,而且都要讲究方法。”大家额头上的汗水不停的往下淌,浸透了全身作业服,但却没有丝毫的懈怠。

大桥每隔6、7分钟就有一趟火车通过,钢梁也因此晃动。张文亮大声提醒着工友们回到安全区域稍作等待。此时,大家擦干额头上的汗水,拿出自带的水壶补充水分。“吨吨吨...”杜晓东将满装1.5升的水壶几乎饮下一半,“每天出工前至少要带1壶水,全部都能喝完,也不用上厕所。”杜晓东说

上午11点多,当天检查工作接近尾声,大家收拾好工具,依次回到铁路桥面。这时,远处传来了列车的汽笛声,所有人靠边站成一排面迎列车通过,疾驰的列车从他们面前呼啸而过,卷起一阵大风,这短短的几秒钟,是桥隧工们难得的片刻“凉爽”。(黄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