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话题这两年甚嚣尘上,除了走进情绪情感死角以外,很多短时的心理困扰究其本质其实是因为“孩童思维”。也就是说我们在看待问题/事件时,像刚走出象牙塔或父母/学校荫庇(甚至还没完全走出)的状态。分析或解决问题/事件的模式,都停留在孩子/学生的状态而非独立个体的成年人。这意味着我们也许有雄心壮志,但并不得以匹配对应的支撑能力。

从小孩到大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止身体发育,还有心理境遇的成长。我们整理了7个供大家自检的行为表现,看看自己是否有“小孩思维”的现象。

1. 想做一件事时,需要得到别人的语言鼓励或同意才行动

当我们还是孩童或学生时,自身的资源很贫瘠、可供参考的经历也很有限,需要家人/老师为我们提供帮助。所以这个状态下,我们很多时候行事都需要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支持。但所谓的成年人逻辑,就是会更有自己的独立意志。虽说也需要听取旁人的建议或意见,但那已经不会是行动前的必要条件了。

别人的语言鼓励或支持/同意反倒成了参考,自我的独立意志才是行为开展前最重要的东西。

2. 面对事件喜欢以受害者自居

“就是因为这件事情,才让我现在过得很糟糕”、“就是因为原生家庭,我才会变成不好的样子”等等言语,其实潜台词就代表着我们被动接受了所有外界给予的东西、并且全然吸收,自己丝毫没做筛选和改变。

我们客观承认社会环境和事件或带给人或正向或负面的成长引导,但成为什么样的自己,一定不是外界社会、事件来决定的。成年人逻辑里一定有防御机制,帮助我们筛选掉不利因素而不是全盘皆收。并且即便身陷某一种境遇,也要思考这其中可以被一分为二看待的部分,不做100%的受害者。

3. 面对非议总觉得自己委屈

人都会有期待、有期待不被满足就会产生委屈,这并不代表什么。但如果总是觉得自己很委屈,代表着自己所有行为的始发动机都来源于别人。这些过高的期望值,也只会带给对方更多的压力而已。长此反复,自然带来大量失望情绪。

而成年人逻辑中,虽然也有期望和委屈,但我们更倾向厘清自己的期望是正常还是远超标准。开展争取之前先明确自己的常态期待值,争取不来,我们也不会收获超出大量指数的委屈值。

4. 不懂得为自己负责

现实生活中,为他人的喜怒而喜怒、为一时的情绪而困住做出极端行为的情况不在少数。很多人用伤害自我的方式,来试图惩罚/伤害别人,这都是不懂得为自己负责的表现。

成年人逻辑里,我们首先是独立个体的人,会珍视自己生命的可贵、设想自己人生图景的精彩未来,不会轻易做出对自己不负责的行为。

5. 问题都是别人的,做错总有很多理由

当被别人指出问题或提出建议时,首先就奋起而反驳、接下去就开始解释一大堆。潜台词无非就是问题不出在自己身上,某一件事情做错或没做好是有其他人/事/物理由的。

本质上其实是孩童思维的锅,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大多有着相对不够强大的内心、自我建设也还不够稳固。这种状态下,很难承受不够好、不够强等类似的“攻击”。但成年人逻辑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首先否认或解释,而是加以自省。说得对就吸收,说得不对想反驳就说两句、不想反驳就由他去。毕竟错误是别人的,我们没有义务帮助别人进步。

6. 无法接受与自己不一样的想法

成年人逻辑里,看重的是行动和结果。但孩童思维下,更重视当下的情绪表达。

我们是小朋友的时候,也接受不了好朋友之间不能共同喜欢和讨厌一个人/事/物。甚至会因为朋友的不一样,而感到焦虑。但成年人逻辑里,可以“君子和而不同”。

7. 找人评理

很多人在倾诉一个事件时会用大量篇幅来控诉除自己外的人,潜台词其实是希望倾听者能与自己站在同一阵营,给自己评评理或同仇敌忾地指责其他人。就像我们小时候,解决问题不首先思考自己的成长和改变,而是希望有家长或老师来帮我们主持公道、斥责别人。

而成年人逻辑里,自己面对自己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成长。谁痛苦谁改变,谁诉求谁改变。

我们要提醒大家的是,有的人“至死是少年”、有的人则“少年老成”。无论是怎样的自己,我们都应该坦然接受和自尊自爱。可能在社会环境下,成年人的逻辑会让共事的伙伴互相行事更轻松。但能不被外界推动着被迫成长的小孩思维,背后肯定离不开家庭和生长环境中其他人的庇护和努力。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珍视自己,同时也为了珍视他人而将“小孩思维”和“成人逻辑”有效结合,才是我们更想看见的。愿你有出走半生好好照顾自己的成年人逻辑,也有归来如孩童般快乐的少年气息。

撰稿:懒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