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父母给的,第二个阶段是自己创造的。父母给予的阶段,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阶段。此刻的我们,就如同鹰巢中嗷嗷待哺的幼鹰,在父母双羽的保护之下茁壮地成长。

到了人生中的第二个阶段,也就是幼鹰褪去翅膀上柔软的羽绒,可以出巢展翅高飞的阶段。这个阶段我们的人生,是没有领航人的,未来生活的方向需要自己去寻找。

而未来生活的状态如何?又是我们自身的性格所决定的。性格越活泼开朗,社交圈子就会越广,未来人生的道路肯定会越走越宽。而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于社交的人,我们在此可以定义为“社恐”类型的群体,而这个群体,也是我重点讨论的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社恐”,是人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失衡的一种体现

小说《荒原狼》是德国作家郝尔曼.黑塞的经典代表作,同时也是黑塞的自传式小说。小说的主人公哈勒是个典型的“社恐”类型的人,出生在中产阶级家庭,受过优质的高等教育。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理论上应该会前途一片美好。

哈勒在脱离父母的保护之后,在职场打拼过,也有过自己的爱人。导致哈勒“社恐”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外在的因素所致,而是因为哈勒的内心世界太过于完美,完美地脱离了现实。致使精神上的小世界,与现实中的真实的世界失去了平衡。

当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脱离了现实,他会活在个人思想上的虚幻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夹缝中。这种感觉会让他非常的难受,想要躲避现实,但是离不开现实。这种矛盾的心情,会让拥有这种状态的人,生活过得非常的糟糕。

处在“社恐”状态的人,一般有两类人。一类是能力不足,在现实的世界中生活得不如意,让内心产生自卑的心理状态。很显然哈勒不属于这一类,哈勒受过高等学历的教育,才华出众。想要在现实的世界中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哈勒的主要问题就在于他自身的才华上,正是因为他是个有才华的人。在个人的认知上高于身边的人,所以很难融入到现实的生活中。他常以“荒原狼”自居,认为自己就如同荒原上的一匹孤狼,不合适生活在人类居住的地方。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处在“躲避”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社恐”对个人的影响

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地繁衍发展,是靠大家一起努力、互帮互助才能够走到今天的。当一个人脱离了社会、脱离了自己的群体,最终的结果只会让自己越过越糟糕。

《荒原狼》的主人公哈勒,虽然出生在中产阶级家庭,但是这种“社恐”的心态,严重地影响了他的生活状态。虽然说哈勒的内心世界非常的丰富,而且在文学上的才华也十分的卓越。但是如果他不能够正视自己,他的这种才华也只能在默默无声中慢慢地消逝。

人性格的活泼开朗,是在与人不断地沟通和交流中磨炼出来的。而一个“社恐”的人,会慢慢地闭合自己与人交流的通道,让自己的圈子越来越窄。

哈勒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在一个中产阶级家族中生活,哈勒曾经也有过自己的同事、和爱人,而这一切都在“社恐”阴影的笼罩下慢慢地消逝。

到了中年的哈勒依然是孤身一人,内心讨厌中产阶级、讨厌过去的生活。一心只想找个陌生的环境去独自的生活,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甭管哈勒内心世界是多么的丰富和充满想象力,但是现实中的狼狈,已经让他的生活往最糟糕的方向去发展,这就是长期“社恐”造成的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坦然的接纳自己,才是走出“社恐”的最好途径

所谓的“社恐”人群,都是活在自相矛盾的世界中。在现实与虚幻之间,不断的徘徊,痛苦的挣扎。

《荒原狼》中的哈勒内心里讨厌中产阶层的人群,但是在现实中又脱离不了中产阶层的生活。他不断地变换自己住所的地址,但是所租的房子依然是中产阶层的住所。这就是哈勒内心和行为矛盾的地方,他从小过惯了中产阶层的生活,如果换到一个生活环境比中产阶层差的地方,他又适应不了。所以最后转来转去,依然没有脱离这个圈子。

哈勒身上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更好地认清自己。他虽然把自己比作是“荒原狼”,但是自己依然活在人类的圈子里。既然是生活在人类的圈子里,说明哈勒还是最为普通的人类。

如果哈勒认清了这一点,从而坦然地接纳自己。那么哈勒的结局,一定不会那么的惨淡。

“社恐”这个词,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只有我们能够认清自己,坦然地接纳自己,我们才能够找到生活的方向,未来的生活才会越过越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而我们的未来却是抓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未来过得是否幸福,关键的因素,就在于我们要更好地认清自己。希望“社恐”的人,看完这篇文章,能够更好地正视自己,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