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底,鼎山粮站自有资产仅74万元。经营门市9个。营业面积600平方米。目前,企业自有资产增长到1064万元资产净增990万元增长13.4倍:在场镇、农村共拥有门市143个,营业面积3697平方米,按一人一个门市计算。可分流职工143人。如果把加工环节23个岗位计算在内即使全站156名职工全部从事附营业务,仍有10个空余门市用于出租增加收入。实践证明。他们的发展之路走对了。
一、积极拓展经营空间
谈到该站的发展,站长程仕寿深有体会地说:在粮食企业走向市场的过程中,谁能率先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早在粮改之初,粮站领导班子就宙时度势,把发展的眼光定位在抓住机遇夯实基础拓展经营占领市场”上利用企业滚动发展的积累和职工集资。狠抓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带领职工通过改建、扩建、购置、改造等方式积极营造市场网点大上多经项目,寻求发展,以此实现职工转岗分流,减员增效。
1.配合集镇建设改建一批他们根据鼎山场镇建设的总体规划采取集资建房和企业投资470万元的办法改建六楼一底和五楼一底的综合大楼各一幢。既拓宽了街道,美化了环境解决了职工住房,又促进了当地集镇贸易的繁荣与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2.盘活闲置资产扩建一批为充分利用站、所闲置资产该站适量注入增量资金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把潜在的资产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拆除危楼旧房,填平十坡士坎利用闲置土地报废仓房、空坝、闲置打米棚等,因地制宜上项目,修建综合楼和新上酿造、榨油、种植、养殖等经营项目,企业资产利用率由1993年前的67%提高到1999年的93%。
3.占领市场拓展经营购置一批为了点领城乡市场该站投资23万元先后在城镇黄金地段购置门市8个投资60万元在交通要道征地修建农村古定经营网点6个、门市8个、仓容75万公斤。这些经营设施成了该站牢固占领农村、集镇、城市市场的据点”成为多种经营发展的辐射源。为多种经营横向发展、纵向延伸奠定了坚实基础。
4.调整经营结构改造一批为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该站坚持市场取舍原则,大胆关停并转。实行经营结构调整。关闭所辖7个粮管所的小型大米加工车间,投资120万元将米面加工厂改造成日产大米50吨、面粉15吨、条面6吨的综合加工厂实行集约经营、精深加工,提高了米面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把原劳动服务公司综合商场隔离装修成12个门市.开展餐饮、修理、小百货、打字等业务:把鼎山镇场郊文昌宫300平方米饲料加工厂改造成粮油经营门市部和榨汇坊。
二、创新机制向管理要效益
在夯实发展基础-拓展经营空间的同时-站长程仕寿带领粮站“一班人”积极创建新的运行机制-向管理要效益。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包一个环节-负责粮食购销、多种经营等各项工作的指导-与环节负责人共担盈亏风险。各环节新上项目-本着“先基础、再规模”的原则-不搞花架子-不重复建设-力求上一个见效一个。
对多种经营项目资金实行职工风险投入和贷款相结合-收支独立建帐-民主管理-利益均沾-亏损共担。在分配机制上-制定了《岗位考核办法》和《考核分配制度》-实行“工龄津贴0效益工资0股金分红”三大块、按劳和按资相结合的分配形式-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根据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分半年和年终严格检查、考核,逗硬落实奖惩,总分在85分以下者,中层干部就地免职,职工下岗培训。
在用人机制上,以业务量定岗,职工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做到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增强了干部职工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风险意识,提高了劳动积极性。同时,鼓励企业职工搞租赁承包经营,对于农村网点一律不收场租费。只交档案工资8%的养老金,采取放水养鱼”政策,鼓励职工走向市场。
在资金、成本、费用管理上。健全了各项制度和财经纪律。严格定额管理。商(用)品建账管理到人,实行领用资金报告制”保管资金双锁制”货款回笼终身制”费用报销送宙制”保证了资金的合理有效运行、无新增亏损、无差库、无经济责任事故,企业连续三年实现扭亏为盈。
鼎山粮站直面市场,跳出传统经营圈子,把多种经营作为企业减员增效,求生存求发展的突破口,使广大干部职工做到个个有位子”人人赚票子”初步形成了跳出粮食。占领农村-发展集镇-包围城市”的经营格局-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重组-机制的有效创新-资本的快速扩张-企业稳定发展。先后被市政府授予“扭亏增盈先进单位”-被地市主管局授予“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先进单位”-成为巴中市粮食系统继茶坝粮站之后升起的又一颗多种经营快速发展的新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