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道德经》第63章

一说起老子,人们自然就想起了他的“无为”,认为他主张无所作为,其实这是误解。

老子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老子是主张人要作为,要做事,只是作为、做事的方式异于世人。

“为无为”,第一个“为”是动词,做、作为。以什么方式去作为?“无为”,就是以无为的方式去作为。

什么是“无为”?当然不是无所作为,老子所说的“无为”是遵循规律,顺应自然,不妄为,不蛮干。如果不尊重规律地蛮干,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想要有为,就得先懂得“无为”的道理。为什么?用老子的话说,就是“不知常,妄作凶”,不认识和懂得自然规律,轻举妄动,反而会出乱子和灾凶。对于有些事,越强求,最后结果非常不好。

作为,不是妄为,而是按照规律去作为,要有所舍才能有所得。《道德经》第37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永远是顺应自然的,而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道的法则是用无为的方式达到无不为的效果。老子还强调,如果持守这个法则,万物就会自生自长。

“为无为”,是要以“无为”的方式去作为,就是通过正确方式去作为,才能达到真正的有效的作为,达到无不为的效果。

“事无事”,第一个“事”是动词,做事;“无事”,不是无所事事,而是不滋事。“事无事”,就是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务。

人生离不开做事,人活着就要做事,否则人生会变得很无聊。人们评价一个人无所事事,就说明这个人的人生没有前途,活得很没有意义。

但是,有些人做事不一定就是好事,他是无事找事,他做的事不但无益,而且还给人添了许多麻烦。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做事还不如不做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做事就好的状态是能做事,而又不多事,不要找事,不给人添麻烦,不给人添堵。

“味无味”,“无味”,不是没有一点味道,而是指味道平淡,不浓烈。这句话字面的意思是,以“无味”的基点出发,尝味道的时候就会尝出更多味道。

“五味令人口爽”,多种味道放在一起,使味道变得复杂,影响人的味觉,反而品尝不出味道来。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食物里面放很多调味料,越吃口味就越重,这是因为把味觉调到不正常的段位上,只有不断地加重味道,刺激味蕾,吃了才觉得好吃,就像吃辣的人觉得越辣越好吃,如果没有辣椒就吃不下去饭。

没有太多调味料,把“味”觉放低,才能品享到食物本来的味道。真水无香,白开水一样没有味道,却最解渴。饮食少油少盐,清淡寡味,对人体才有益。

生活就是这样,如果我们追求特别“浓”的味道,就不能真正体会到“味”的好。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五色令人眼花缭乱,五音令人耳朵失聪,五味令人失去味觉。越是简单的,越是深刻的;越是朴素的,越是淳美的。太多的感官刺激,反而让人的感官变得迟钝,最后失去了品尝美好生活的能力。

“味无味”,老子实际上告诫人们要以平常心对待生活,希望人们能以这种朴素和本真的心态去体会人生。

老子通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阐述他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理念以及实现这一理念的处事办法。“为无为”,以“无为”的方式去“有所为”,就是要顺应自然;“事无事”,以“无事”的方法去做事,就是不瞎折腾;“味无味”,以“无味”的态度去品味生活,就是要有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