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发现得肺结节的人越来越多,主要是因为现在采用胸部低剂量CT体检项目的人群越来越多,CT能发现以前胸片检查发现不了的肺结节。而且现在大家体检的意识越来越强,以及大家都在普及肺癌的二级预防,所以筛查的规模越来越大,很多肺结节都被很早地发现了。

很多患者在拿到体检报告后,看到了肺部小结节几个字,就不淡定了,寝食难安,心急如焚,甚至谈结节色变。掏出手机一百度,根据报告中的“小结节”、“磨玻璃密度影”等字眼对号入座,纠结是不是得肺癌了,一直纠结到无心吃饭,无法入眠。于是惴惴不安地来到医院就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什么是肺部小结节,它可能是肺癌吗?那我们今天就来揭开“肺部小结节”的神秘面纱。

Q1我的体检报告显示我有肺小结节,它是肿癌吗?

Q2为什么会得肺结节?

Q3肺结节不治疗,仅随访会不会变成恶性肿瘤啊?

肺结节就是肺癌吗?

肺结节不一定都是肺癌。

肺结节是一种影像学的诊断名词。在胸部CT检查时,只要发现肺部有性质不明的增生影,都可以叫做肺结节。在CT或者胸片上发现类圆形的直径小于3cm的病灶通常称为肺结节,大于3cm称为肺肿块。

●如果病灶直径小于5mm,称为为微小结节,恶性肿瘤可能性小于1%。

●病灶直径在5-10mm,称为为小结节,恶性肿瘤可能性25-30%。微小结节和小结节大多只需要定期随访,不需要任何干预,随访的时间一般为半年到一年。

●直径在10-30mm,称为为肺结节。

●大于30mm的称为肺肿块。直径大于2cm的肿块,恶变率在64-8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肺结节的形成原因?

肺结节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比如吸烟,吸烟病人比不吸烟人群肺癌的发病率高10-15倍;环境因素、大气污染、厨房油烟、装修以及肺部慢性炎症和遗传因素等都是肺结节形成的原因。

但是跟普通人群相比,有一群人我们称之为高危人群,他们得肺结节乃至肺肿瘤的几率就比普通人高,应该格外引起注意。

肺部结节的高危人群有以下特征:年龄大于或等于40岁以上,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或曾经吸烟≥20包年(400年支),戒烟时间<15年;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我们平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预防肺结节的形成。

●戒烟。

●在厨房做饭戴口罩,避免吸入厨房油烟。

●佩戴口罩和防护面具,避免高危职业环境,做好防护。

●积极地锻炼身体,保持良好心态。

●高危人群定期到医院检查肺部CT,以达到早诊断早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肺结节的诊断及治疗

为了解结节的基本情况,我们还需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诊断确诊。目前常用的诊断检查方法主要包括:胸部CT检查、PET-CT扫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肺穿刺、包括胸腔镜、支气管镜,及磁导航下的肺结节病理学检查等。

肺结节的治疗分为以下几方面:

① 长期的定期随访,这是治疗最重要的一点,可以发现很多早期病变;

② 相应的局部治疗,包括手术切除、SBRT的高精度放疗、微波消融等。

一般患者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只需要医生的定期随访,如果有异常反应,就需要及时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肺结节的微波消融术

微波消融治疗是在CT等影像技术引导下,用专门的治疗针(微波天线或微波“刀头”)经皮穿刺肿瘤实施的精准治疗,通过将物理能量转化为热能后,作用于肿瘤组织,达到原位灭活,在有效治疗肿瘤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保护了组织正常功能,疗效确切、不留疤痕、手术时间短、恢复快、风险小且并发症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CT引导下的微波消融术(来源:南京亿高微波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更多信息查看亿高官网:微波治疗仪-高频电刀-射频消融-南京亿高医疗 (njeco.cn)]

微波消融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定期随访,1个月复查胸部CT,3个月后再复查胸部CT,主要观察局部病灶是否完全消融以及有无并发症。之后每6个月复查胸部CT,主要观察局部病灶是否复发、是否逐渐形成疤痕、肺内是否有新发病灶等。两年后改为年度复查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