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松下控股最近宣布要在美国建立电动汽车电池工厂,这次的总投资高达40亿美元。在纯电动汽车产业领域,中国和韩国企业的领先优势越来越大,日本企业的危机感也越来越强。

这次松下美国的新电池厂预计将会耗资40亿美元,堪称是松下公司在电动车载电池领域的最高投资纪录。对于松下公司来说,电池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增长支柱,其它的传统优势领域,比如家用电器已经丧失了大部分国内外市场,被中国和韩国的竞争对手把自己的市场都蚕食掉了。松下的车载电池这一块发展得一直不错,美国特斯拉使用的电池就一直来自于松下,近年来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堪称现象级的成功,也给松下带来了巨大的成功。然而,松下在车载电池这一最后的堡垒同样遭受到了中韩企业的强烈冲击,在市场占有率上从2017年开始就已经丧失掉了世界第一的位子。现在中国的宁德时代,韩国的LG能源的全球市场份额都要高于松下,在2021年的世界车载电池的市场份额中,宁德时代占38.6%,LG能源占18.6%,而松下占12%排在第三位。顺便说一下,排在第四位的是中国的比亚迪,占7.7%,第五是韩国的SK,占6.2%。可见中国企业占据了全球市场的超过46%,接近一半的市场份额。现在即便是长期被松下独占的特斯拉,也已经被中韩企业攻破了,现在特斯拉在中国上海的工厂,已经同时使用来自松下、宁德时代和LG能源三家的电池,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夹击下,难怪松下的危机感很强,一贯谨慎的日本人也准备来个大手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松下要在美国建设的新工厂位于堪萨斯州,这将是松下在美国本土的第二家车载电池工厂,据报道,这家工厂预计将会雇佣4000人,是一家大型工厂,预计在2024年投产。具体产能将达到多少还没有公布,但松下方面已经表示这家工厂将能满足全球增长的需求。松下选择在美国加大投入,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强化和自己最重要的客户特斯拉的关系,面对中韩企业的进攻,守住阵地,甚至进行反攻。在2021财年,松下全集团的销售额增幅只有10%,而车载电池业务的增长却高达45%,如果再加上其它工业用电池业务,一块要占到全松下集团利润的超过20%。可见,电池是早已经在走下坡路的松下的最大的也是仅有的亮点。所以,松下这次要大手笔砸出40亿美元来跟中韩企业抢占市场,某种程度上是赌上了公司的未来。

不过呢,松下别说进攻了,想守住自己这第三的位置恐怕都不容易。不光是它在扩大产能,抢占市场,中国企业和韩国企业也不会闲着,投资手笔比松下还要大。就在松下要在美国建新厂的同时,韩国LG能源也在美国跟通用汽车合资投资近30亿美元建设一家新的电池厂,跟欧洲的Stellantis在加拿大投资大约40亿美元再建一家电池厂,生产车载电池。韩国SK也决定跟福特合资,投资70多亿美元在美国新建两家车载电池厂。韩国人很凶猛地在北美大举投资,中国企业在投资上自然也不会落下风,宁德时代也宣布要在最重要的镍矿产地印尼投资60亿美元生产车载电池。现在松下控股在特斯拉这块本来自己认为坚如磐石的市场已经危机四伏,特斯拉从今年开始开始在美国自产电池,在中国的特斯拉工厂也开始采购宁德时代和LG能源,而不再是依赖松下控股一家。之前松下对于是不是增加产能来满足特斯拉未来的需求还犹犹豫豫,一是因为自己手里资金不足,二是特斯拉汽车的销量没有高于预期,所以始终没有增产投资,可现在如果松下再不拼一把的话,如果失去了特斯拉,那简直意味着丧失了未来的全部希望。这一次松下的大手笔,不知道亡羊补牢还来不来得及。

咱们讲过,新能源时代,燃油车恐怕用不了太久就会被新能源汽车取代,之前日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点错了科技树,把宝都押在了氢能源汽车上,结果错过了纯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好时机。汽车工业是日本经济现在为数不多的亮点,全日本从事汽车相关产业的工作者超过500万,这五百万人的年收入折合人民币超过30万,在日本社会是妥妥儿的高收入群体,说汽车工业是日本经济的重要支柱一点都不为过。眼看着汽车工业将要发生一场颠覆性的革命,传统优势项目燃油车将会彻底丧失市场,日本人是急在心里。在纯电动汽车领域,虽然日本各大车企也在投入巨资,希望能赶快打开局面,但无奈实在有点儿晚,现在的全球电动车市场已经逐渐成熟了,各大电动车制造商的势力范围正在逐渐形成。电动车作为一个完全不同于燃油车的存在,跟传统意义上的汽车,最大的共同点恐怕就是外观和座椅,日本汽车传统的优势在这儿大都使不上劲儿,日本在电动车领域最大的优势就是来自松下的车载电池,也是唯一能让日本人小骄傲一把的,当初牛遍世界的特斯拉用的动力电池都是松下的。可现在,这个最后的骄傲也日益衰落,国际地位不断下降,在电动车时代,作为目前的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大国,日本的存在感已经快忽略不计了。

据统计,2021年,全球电动车出口市场中,中国出口了50万辆电动车,其中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厂贡献了10万辆,德国出口电动车23万辆,美国本土出口11万辆,而日本这个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大国,仅仅出口了2.74万辆,这个差距说明至少在现在看来,日本电动车跟传说中的日本汽车地位简直是天壤之别。

那么在电动车领域,日本还有没有机会呢?从日本媒体对于松下在美国投资建设第二家电池工厂的报道来看,日本人似乎把希望寄托在了美日联合上。拜登政府提出的目标是到2030年,美国的电动汽车达到汽车总量的40%,研究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的电动车销量将达到3458万辆,这将是2020年的16倍,而全球车载电池的产能在2030年将仅有2912吉瓦时,只有2020年的近5倍。这里面在日本人看来是巨大的商机,松下正在迫不及待地去美国抢占地盘。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机会是日本人没有讲明白的,那就是现在美国已经把电动车领域定义成了未来的战略性产业,这就意味着很可能会在这一领域排斥中国企业的介入。所以我们看到在美国大举投资的电池制造商是松下、LG能源和SK集团,这些日韩企业正在大举抢占美国市场。这种政治因素越来越多的介入,可能会给日本企业带来一些在市场竞争中无法获得的优势。不过,即便有美国的政治操作,日本车企的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中国电动车市场的潜力比美国要大得多,中国自身的市场就足以培育出世界第一的电动车产业,而与此同时,欧洲市场现在已经成了中国电动车出口的主阵地,2021年中国对欧洲的电动汽车出口同比增长了五倍,达到23万辆,占到了中国电动车出口的一半份额。而日本呢?本土市场狭小,传统的优势市场美国,现在有着具有碾压优势的本土企业特斯拉,本来就起步晚的日本电动车产业,未来最理想的结果恐怕就是给美国本土的电动车企做配套,甚至可能更糟糕,就像松下现在的处境那样,美国车企的电池市场也被中韩企业逐渐蚕食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