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只要能够帮助到别人,我就会尽我所能去做。”日前,在通安镇青年之家开展的青年座谈会上,李桃表达了自己的坚持志愿服务的决心。

今年39岁的李桃来自四川,20年前来到通安镇一企业工作,并定居结婚生子。在工作中,李桃是一名优秀的资深员工,在她的手底下带出了数名先进员工,因此她还获得了公司颁发的优秀师傅奖。李桃是一名预备党员,加入公司志愿者行列开展志愿服务也已经有8年之久,截至目前,她参与社会服务实践活动累计326次,累计服务时长达1247.5个小时。同时,李桃还是一名机动车驾驶教练员,也是苏州市拥有教练资格证的四位女教练员之一,在驾校兼职也已经有6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居住在华通三区的李桃是社区的老熟人,经常为社区提供各种志愿服务,331安全巡查、关爱老人、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中都有她的身影,已经俨然成为了社区的“半个工作人员”。

身形小巧的她,体内却蕴含着大大的助人能量。

今年5月25日,在苏大附一院十梓街院区,李桃配合医生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采集,也成为了苏州市第202例、高新区第1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缔结了一段孕育生命“桃李”的善缘。

一次机缘巧合,李桃加入了中华骨髓库。2020年,新冠疫情在湖北暴发,李桃希望能够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就前往苏州献血本部捐赠了400毫升全血。同年7月,通安镇组织了献血活动,在她准备再一次献血时,却由于间隔未满半年而不能献血时,她颇感遗憾。“当时感觉就这样回去有点可惜,后来在现场遇到了宣导造血干细胞留样的志愿者,听了他们的介绍,我就留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李桃说。

今年3月,李桃接到高新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便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愿意捐献!”。由于受体是成年人,需要的造血干细胞供给量相对较大,当李桃再次接到征询捐献意愿的电话时,她依然表示,没问题,可以捐献。随后她非常顺利地通过了高分辨检测和体检。5月,她入住了医院,为捐献干细胞做准备工作。当听说此次受捐者是一名85后,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李桃表示,造血干细胞是她给这位“患者弟弟”的一份礼物,也是一份祝福。

期间,李桃的家人也给予了她极大的支持和鼓励。捐献时,丈夫陆东明陪在她身边,为她加油打气。夫妻俩都有无偿献血的经历,在乐于助人这件事上也志同道合。“老婆这次做了个好榜样,我也愿意加入中华骨髓库。”陆东明说。“人一辈子苦点累点都不要紧,健康和生命才是最重要、最珍贵的。”入院注射动员剂期间,李桃隔壁病床的一名大叔因血液病离世。她目睹后久久不能平静,回想起来就忍不住流泪。“真心想呼吁更多人加入中华骨髓库。多一人捐献造血干细胞,让更多生命因善举而重生,

这个世界上就能多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庭。”

“李桃一直是我们的骨干志愿者。这次她捐献干细胞的事迹也是经过媒体报道,我们才得知,真的很有勇气,也值得敬佩。”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把李桃的事迹在社区进行宣讲,引导更居民通过各种方式奉献爱与力量,传递人与人之间守望相助的温暖。(费黎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