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溪河、大运河滨湖区段纵横交汇,支浜水网交织,流域范围南接蠡湖、西入太湖。随着锡城的快速发展,区域内很多支浜明河段都改造成了箱涵,成为流域水环境整治的痛点、难点问题。如今,部分支浜已经打开“天窗”,重新回到大家的视野之中。

走在刘巷浜鸿桥路段,曾经80米的箱涵段已经“重见天日”,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景致让人眼前一亮,岸边三三两两的市民在休闲座椅处乘凉、闲谈,惬意自得。在滨湖区梁溪河流域箱(管)涵排查整治之前,刘巷浜箱涵鸿桥路段河道水质不稳定,曾被列入滨湖区10条黑臭河道之一。此次箱涵暗改明建设既完成了该段箱涵内3000余方内源淤泥垃圾清理,还整改了15处箱涵内外源排污口。打开后的箱涵结合水岸同治,完成了街景景观出新约1098平方米,水体加装了生态浮床、增氧曝气、水质监测等设备,目前刘巷浜箱涵及明河段水质均已稳定在Ⅲ类水,从箱涵开窗、水质提升,到街景改造、智慧建设的一体化建设,刘巷浜已经成了箱涵暗改明治理的“新样板”。昔日的黑臭河道水清、岸绿、景美。附近居民纷纷表示,家门口的河道焕然一新,推开窗就能看到楼下的风景,我们是最大的受益人。

工作人员在箱(管)涵排查阶段,投入轮式机器人、探地雷达等先进测绘仪器,一箱涵一清单,为每一条支浜定制整改方案,如今,梁溪河周边21条支浜已经完成了水生态修复全覆盖,17个提质增效达标区进行排水整治,32个排水区块的雨污水管网实施“四位一体”排查整治,完成梁溪河周边193公里区级雨水管网清淤疏通。

滨湖区水利管理总站河湖长制工作科科长金煜宸表示,下阶段滨湖区还将计划投资5000万元启动箱(管)涵整治二期工程,持续推进梁溪河流域箱(管)涵排查整治,实施梁溪河流域34公里箱(管)涵清淤疏浚、智慧箱涵建设、局部结构修复、暗改明改造、控源截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