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是出了名的爱耍小性儿,爱辖制人的女孩。不管是宝钗还是湘云但凡和宝玉走得近一些,她要么生气,要么用话语酸人家,她的确活得很真实可爱,活出了真性情的一面,从读者的角度是可以理解她的处境和心理历程,她对宝玉那份爱的纯净,和现代人对情感的标准是一致的。可是要是从贾母和王夫人角度却不是适合作宝玉妻子的最佳人选,要说黛玉身体不好,爱耍小性子这两点也算表面原因,在再三揣度之后发现黛玉最后没能和宝玉在一起是有更深层的原因。
这层原因是源于休妻的法律制度,让我们看看“七出三不去”。“七出”是古代男性用来休妻的标准理由,“三不去”是不可休妻的标准理由。
“七出”的标准在汉代已经基本形成,当时叫做“七去”,只是民间约定俗成的规矩。至唐代,则形成法律制度,但并不严格执行。自宋代起,其执行才逐渐严格。可以看出,“七出”完全从男方立场和利益出发,是一种维护夫权的法律与民俗。
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第一、“不顺父母”,即妻子不孝顺丈夫的父母。在传统中国,女性出嫁之后,丈夫的父母的重要性更胜过自身父母,因此违背孝顺的道德被认为是很严重的事。
第二、“无子”,在传统中国,家族的延续被认为是婚姻最重要的目的,因此妻子无法生出儿子来,便使得这段婚姻失去意义。
第三、“淫”,即妻子与丈夫之外的男性发生性关系。理由是“乱族”,也就是因为淫会造成妻所生之子女来路或辈分不明,造成家族血缘的混乱。
第四、“妒”,指妻子好嫉妒。理由是“乱家”,亦即认为妻子的凶悍忌妒会造成家庭不和,以及“夫为妻纲”这样的理想夫妻关系的混乱,而许多看法中,更认为妻子对丈夫纳妾的忌嫉有害于家族的延续。
第五、“有恶疾”,指妻子患了严重的疾病。理由是“不可共粢盛”,是指不能一起参与祭祀,在传统中国,参与祖先祭祀是每个家族成员重要的职责,因此妻有重病需要照顾,会造成夫家的行动不便。
第六、“口多言”,指妻子太多话或说别人闲话。理由是“离亲”,在传统中国家庭中,女性尤其是辈分低的女性,被认为不应当多表示意见,而妻子作为一个从原本家族外进来的成员,多话就被认为有离间家族和睦的可能。
第七、“窃盗”,偷东西。
妇有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
一、“有所娶无所归”:指妻子的家族散亡,假如妻子被休则无家可归。
二、“与更三年丧”:指妻子曾替公公婆婆三年的。
三、“前贫贱后富贵”:指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的。
了解了“七去三不出”的有关规定,那么和黛玉有什么关系?黛玉还没有成为宝玉的妻子,为什么扯这么远谈休妻的事情呢?
假如我们只是说假如,黛玉成为了宝玉的妻子,在“七去”中黛玉有可能会占了“无子”“妒”“有恶疾”这三条。
“无子”是因为黛玉身体底子本身就不好,能不能生孩子都是问题,进一步来讲还要求一定得是儿子。这个我们不用去考虑,但贾母和王夫人不得不考虑。为了家族的延续,王夫人只有一个儿子,贾环实在不能堪重任,仅仅有贾兰这个孙子,全靠宝玉这个儿子产出更多的男性后代。人丁不兴旺,对这种大家族来说就是灾难。
假如黛玉真的中了“无子”这一条,那她将要迎来的是“妒”这一条,宝玉是要有妾室的,这些贵族男性“一妻多妾”是很正常的,也是为了延续后代。那么黛玉受得了么?我们常常说黛玉爱耍小性儿,爱泛酸,其实说得多么可爱,都是源于“妒”。妒是人的正常反应,但是在当时社会妒是罪过。不管黛玉能不能生孩子,要是看到宝玉身边有妾,她一定会产生嫉妒的心理,即便是王夫人也难不吃赵姨娘的醋。再者黛玉在贾府养大,贾母和王夫人都了解黛玉的脾气,黛玉这种脾气在两个长辈心中不是理想的媳妇人选,两位长辈考虑的是:宝玉和其他女性亲近,黛玉会闹宝玉的,宝玉会吃亏,宝玉的妻子要通融大度才行。既要能生又要有包涵,包涵多房妾室,又能延续家族血脉又能照顾宝玉身心健康的女性。
“有恶疾”是指难以治好的病。黛玉的病是心病导致的身体虚弱,直到死都没能治好心病,更何况活着的时候是好是坏的,吃了多少药,多少补品都没能痊愈,宝玉娶了他难免会为他日夜悬心,他的奶奶和妈妈知道宝玉在黛玉身上用了不少心思,也不希望他选择这样一种生活方式。而且宝玉就是将来贾政之后的唯一人选,家族有什么大小事情,都要宝玉抛头露面,要是因为身有恶疾的妻子而耽误,这也是长辈们不愿发生的事情。
我由“七出”倒推,推出贾母和王夫人作为过来人不得不考虑的各种因素,黛玉也是自家的亲戚,如果事情果真到了的那一步,可能就晚了,生米煮成熟饭,休了黛玉,宝玉不能同意,而且贾母王夫人心里怎么能过得去,于情于理都不能休;不休黛玉,考虑到家族子嗣,宝玉身心健康也都是宗族的大问题。所以就让一切都消失在萌芽里,即便是两小无猜,情投意合的两个人,最终没能逃过当时宗法制度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