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实,天下安。粮食问题不是简单的食物问题,而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政治问题、战略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网)

“民以食为天。”人民群众的食物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食物安全要求日益高标准化。树立大食物观,体现了调整国民食物结构、提升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思想,体现了营养与健康的大食物科学理念,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观念。

树立大食物观,首先要始终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运民生的压舱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筑牢粮食安全保障是树立大食物观的基石。对于一个拥有十四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说,粮食安全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保障粮食安全,重点是确保耕地安全和种子安全。必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确保耕地数量,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必须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抓好种业创新,实现种源自主可控,把农业“芯片”紧紧掌握在自己手里。

树立大食物观,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要创新核心技术,解决传统食物制造过程中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技术瓶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要协调食物来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促进各种食物资源协同开发;要以绿色为前提,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充分评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实现生产效率最大化;要以开放为手段,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之下,放眼全球,大力拓展国际市场,构建安全稳定的食物供应链,形成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的食物有效供给大格局;要以共享为目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树立大食物观,要坚持科学的饮食消费结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同时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不仅着眼于食物的“量”,更关注食物的“质”,不仅要吃得饱、吃得好,更要吃得健康。在确保饭碗越端越稳的同时,也要保障人民越吃越好的诉求,坚持科学的饮食消费结构,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王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