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教育的活动室里,因为项目教学,深度的连接与互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引自

《图解项目教学法——幼儿教育中的创造性探索》

(加)西尔维娅·查德(Sylvia Chard)

(墨)伊冯娜·科根(Yvonne Kogan) 著

(墨)卡门·卡斯蒂略(Carmen Castillo)

苏婧 译

万千教育 出品

编辑推荐 |

  • 本书英文版荣获2017年美国“学术选择奖之智慧图书奖”,中文版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苏婧所长翻译,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刘焱教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占兰研究员、北京市第五幼儿园邹平园长和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周菁博士倾情推荐。

  • 本书内容精练、通俗易懂,可读性和实践指导性俱佳,可以帮助教师较快地掌握项目教学法的精髓,从而有效实践项目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探索能力。

  • 阅读本书,如临项目教学实境,孩子们一双双专注与认真的眼神、一个个有趣而动人的项目探究故事……大量极具现场感的实例图片生动鲜活地展现了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图景及幼儿在项目活动过程中的成长。

推荐语

此书以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为主体,为项目教学做出了极为清晰而精准的实践注解。它不仅是繁杂艰深的课程话语体系下的一股实践清流,深入浅出地描绘了项目教学的实践样态,而且是课程理论向实践转化和落地的优秀范例,为教师提供了极为清晰和可操作的路径与方法,并为教师思考和实践如何以孩子的兴趣为线索推进深度探索和学习,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实践之路。

——刘焱(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是我所见过的有关项目教学的最简洁清晰的理论框架和最生动鲜活的实践样态。这本书以极具现场感和画面感的方式让同行们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更重要的是,它描述出了适宜性教育的理想图景和关键要素,可以引发读者依循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线索,思考何为更有意义的探究式学习和更适宜的教学支持,在比较中反思和审视曾经理解与实践的项目教学和综合主题活动,从而找到问题所在以及需要扩展和深化的空间,推动理论和实践的改进。

——刘占兰(博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项目教学法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幼儿主动探索和学习,激发幼儿成长的潜能,从而促进幼儿完整、连续的发展。本书是一本操作性极强的指导书,可以带领幼儿教师一步步地走进项目教学实践,帮助幼儿教师打破思维定式,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模式,在带领幼儿深度挖掘探索对象的本质的过程中,寻找实施教育的各种可能性,进而丰富教育的智慧。

——邹平(北京市第五幼儿园园长,正高级教师)

认 识 作 者

西尔维娅·查德(Sylvia Chard)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早期教育专业荣誉教授。她曾在加拿大、美国等地讲授跨学科学习,曾与丽莲·凯兹(Lilian Katz)和伊冯娜·科根(Yvonne Kogan)合著《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项目教学法》(Engaging Children’s Minds: The Project Approach),与伊冯娜·科根合著《从“我”的角度——做一个孩子》(From My Side: Being a Child)。

认 识 作 者

伊冯娜·科根(Yvonne Kogan)墨西哥墨西哥城伊顿公学早期教育和小学部联合创始人、学术负责人,墨西哥及国外多所学校的项目教学法顾问。其出版的作品包括《从“我”的角度——做一个孩子》《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项目教学法》。

认 识 作 者

卡门·卡斯蒂略(Carmen Castillo)在过去20多年里曾在墨西哥多所学校担任教师及校长,担任墨西哥及国外多所学校的教育顾问和培训师,受邀在墨西哥及国际会议上发表演讲。

认 识 译 者

苏婧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所长。《学前教育》杂志社原社长。现兼任北京幼儿园女园长协会会长、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幼儿教育装备分会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等。北京市督学,北京市妇联第十三届、第十四届执委,中央电视台青少频道咨询专家,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儿童工作智库专家,教育部教育发展中心全国民族教育学前教研专家工作坊专家,多项“国培”项目特聘授课专家。

她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全国、北京市的学前教育立项课题研究,主编了“幼儿园园长专业能力提升丛书”(11册)、“幼儿园课程资源丛书”(10余册),著有《儿童视角下北京市幼儿园课程的实践与创新》《基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园本教研活动指导手册》《北京市学前教育督导指南研究》《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诊断与对策》《解开儿童成长的密码》等多本专业书籍,已在国家级、省市级报刊上发表文章90余篇。

共同描绘适宜性教育的图景

图解项目教学法——幼儿教育中的创造性探索》为读者朋友描绘了一幅适宜性教育的美好、生动的图景。之所以说是“图景”,是因为“图景”(其含义是“画面上的景物”)兼有“理想中的景况”之意。这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本书字里行间所要传达的含义、要义:既是生动、鲜活的项目教学活动现场记录,也表现了对适宜性的理想教育景况的美好表达和追求,突出表达了需要教师主动去描绘、建构这样一个美好图景(理想教育图景的实现需要教师沉下心来,静心思考,用智慧和爱心来描绘与构建)。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曾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越来越关注教育的本质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Irina Bokova)在2009年11月世界教育创新峰会上讲了一句话:“21世纪的教育需要重大创新,这是因为我们的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融合,知识驱动性也越来越强。”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必须就教育的目的、学习的内容、为什么学习以及如何学习开展批判性的、持续性的交流和对话。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21年第41届大会上发布的全球性报告《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Reimagining Our Futures Together: A New Social Contract for Education)中提出,要回应关于重新构想“为何学、怎样学、学什么、哪儿学和何时学”的迫切需求。

正如《图解项目教学法》的作者在“前言”中所说:“教师通常着眼于未来,并认真地重新考虑在校幼儿应该学什么、怎么学。”本书立足于未来,回答了现时的幼儿应该学什么以及怎么学的问题。

我国教育部新出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特别强调“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等基本原则。教育部教材局领导在提及新课标相关信息时也明确表示:新课标将围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精选和设计课程内容,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强化学科间的关联性,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郭华教授认为,以跨学科为目的的项目学习,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性,其过程和结果都不确定。不确定性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令人期待,充满魅力;正因为不确定性,才有了探索的可能性,学生才觉得有意义;正因为不确定性,才会有主题介入;正因为各类因素具有多变性,才可以给学生更多的空间。

翻开本书的书页,一个个真实的场景,一双双专注的眼神,一副副全神贯注的神情,一张张极富冲击力的照片,怎能不令我们怦然心动、为之动容?是什么样的场景、什么样的活动吸引了孩子?又是什么样的支持,什么样的师幼关系、同伴互助、亲子互动,能够使孩子保持持续的兴趣与关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这不由得引发我们对什么是适宜性教育,孩子的学习如何发生,什么是幼儿的幸福,以及什么才是以幼儿发展为本的适宜性课程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深入思考。之所以说这些问题重要,因为其涉及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做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做等基本问题,是我们强调并实施“以幼儿为本”“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的重要前提。

为实现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新时代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以幼儿为中心,真正树立质量意识;改善教育环境,增进幼儿的有益经验;研究保教过程,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等成为我们进一步关注的话题。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思考:如何“努力让每个幼儿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如何将正确的理念贯彻落实在教育实践中,落实在教师、家长的教育行为中,落实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本书对此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本书体现着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知中有行,行中无处不体现着知、反映着知。本书中虽没有论述高深的理论,但正确的幼儿观、教育观、课程观无处不在。

这是一本实践性、可操作性很强的书,是一本将教育理念、教育价值追求渗透于字里行间的书。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介绍的,本书“提供了翔实的分步骤指南”“提供了部分实用工具”“其文字和优质的图片相辅相成”,这一切有助于教师增强对教育实践的理解。例如,在介绍如何选择项目专题时,此书列举了教师在选择项目专题时需要注意的核心问题:

  • 该专题对幼儿的学习有价值吗?

  • 如何将对该专题的研究建立在幼儿已有的认知基础上?

  • 该专题会如何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他所生活的世界?

幼儿的发展与智慧都在指尖上。幼儿通过操作体验来理解知识、提升专注力、发展思维。“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者、幼儿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幼儿听”的被动模式,建立了幼儿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对现实世界议题的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幼儿通过丰富多样的感官体验及第一手调查,来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获得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正如2012年我国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及的幼儿的学习观:“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发生。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教育需要给予孩子们更多自信和自由,促使孩子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他们想做的事情。当幼儿参与高水平的游戏时,他们将全身心地投入复杂的游戏体验中,进行“心流体验”。如果幼儿处在适宜的环境中,那么他们就能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

正如本书英文原著的封底上所显示的那样:“在早期教育的活动室里,因为项目教学,深度的连接与互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本书中体现的适宜环境的创设理念包含如下几点:

  • 一是充分体现平等、尊重、理解、支持的关系和氛围。

  • 二是高度重视师幼互动,强调师幼互动的质量。

  • 三是注重发挥环境的作用,合理安排、有效利用室内外环境。在“鱼之家”项目的总结和分享活动中,教师为了让每个参观者“获得一种置身于鱼缸中并在鱼缸中行走的感觉”,于是请孩子们“用废弃的塑料容器和布片来制作鱼”,同时展现鱼缸内的情景,将教室“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鱼缸复制品”,使所有参与者可以身临其境,躬身入局。

  • 四是关注家长的参与,这也是幼儿园的重要理念。在案例中,教师带着孩子们到社区进行了各种参观,这种敢于突破边界、注重发挥社区的作用的实践可以为我们带来很好的家庭、学校和社区协同育人方面的启发与借鉴。

此外,本书的语言简练,一线教师一看便知如何去做。书中所举的例子具有较强的普遍性以及较高的可借鉴价值,当然也需要读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的落地实践与思考。

南京师范大学的虞永平教授指出:“幼儿的幸福就是指在一个充满支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幼儿的需要、兴趣被充分关注,他们的天性被充分关注,他们的学习特点和规律被充分关注,他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学习,将思考与行动结合起来。”

本书所呈现的项目教学的一系列的典型案例及策略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实施适宜性教育的路径,有助于实现成人和幼儿在丰富的日常生活中共同构建适宜性教育的可能。本书可以引导我们站在幼儿的立场思考,站在幼儿的立场设置环境,站在幼儿的立场创造生活,与幼儿共同游戏、同悲同喜。

愿我们一起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实现让幼儿现在快乐,未来幸福的职业承诺,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许幼儿一个美好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感谢北京师范大学的刘焱教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刘占兰研究员、北京市第五幼儿园的邹平园长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为本书撰写推荐语,同时感谢周菁博士不仅为本书撰写推荐序,还提出中肯而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谨对上述专家的鼎力支持和倾情奉献衷心致谢。让我们一起努力为读者朋友提供更优质的专业读物,从而更好地助力大家的研究与实践。

苏婧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所长

下滑查看新书目录

第一章理解项目教学法1

第二章确定项目专题9

第三章 开始项目13

第四章发展项目25

第五章总结项目43

第六章在项目研究中支持幼儿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51

第七章在项目研究中促进 STEM 学习57

第八章项目故事分享63

附录93

参考文献107

《图解项目教学法——幼儿教育中的创造性探索》

(加)西尔维娅·查德(Sylvia Chard)

(墨)伊冯娜·科根(Yvonne Kogan) 著

(墨)卡门·卡斯蒂略(Carmen Castillo)

苏婧 译

万千教育 出品

无论是口袋笔记、幼儿园工作表格、干货教师用书、幼儿精装绘本···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添加呱呱老师,及时了解上新咨询和优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