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针转到夜半,二号线最后一班地铁从北客站发出。

靠在门边刷手机的眼镜男忧郁流淌,戴鸭舌帽倚栏而睡的女孩倦意缱绻;松了松西服扣的中年男向啤酒肚妥协,在车厢里看看快没电的手机,一天结束,踏上归程。夜晚浓稠,车厢空旷。

地铁,是对人间的折叠。

向上,是车水马龙的熙攘盛世,往下,是匆匆而过的芸芸众生。

就像一座都市人的展览馆,收藏着来往人群数不清的情绪。

我们游走于这座展览馆,试图从一双双手上,找到这座城市的喘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如蚂兽般川流的地铁人潮中,人会下意识的伸出双手,抓住城市里的温暖。

在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迁徙中,保护着自己珍视的东西。

它们可能是一个即将诞生的新生命,可能是血脉相连的孩童,可能你最爱的人,也可能仅仅是一杯热水。

不管是什么,它们总能给你的生活以希望。

只要握在手里,就算小寨和五路口的人再挤着人,心里也都是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铁,包容城市的任何情绪。

在众多情绪中,绝大部分,是成年人的疲惫。

没有一个不忙碌的人会选择坐地铁。毕竟3号线的人再多,也比南二环的车少。

还不完的房贷,做不完的作业,谈不到的恋爱,没着落的花呗,来自各个年龄段的压力都集中在十几平米的车厢里。

这些疲惫总是通过肢体显示出来。譬如用双手才能支起的身体,譬如觉得书包太重而踮起的脚尖。

运行的地铁,和等车的间隙为疲惫的都市人提供了小憩的机会。

走下车,这些坐着的,躺着的,快站不住的人们,依旧会揉揉眼睛,然后挺起腰杆,大步向前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奔波让人疲惫,有的奔波让人快乐。

能一大清早就出现在地铁的人,除了上班族,就是晨练,赶早市的人们。

他们总是步伐悠闲,哼着小歌,享受着地铁上的时光。

从地铁下车,他们会去舞剑,去健身,去弹琴,去菜市场拼杀。

但不管去干什么,都不用太着急,毕竟为了自己热爱的事,翻山越岭谁会说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早上6点开始,地铁跟着城市一起醒来。

来往忙碌的人们,握着的是自己赖以为生的根本。

电脑,工具,一饮一食,都不能轻易放下。

来往的人流里,他们或许是随时随地办公的程序员,或许赶着去谈下一笔生意,也或许要去安WIFI,修水管。

在这里,月薪一万和月薪三千没什么区别,喝咖啡的人,拿馒头的人,吃油馍的人,也并没有什么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知道,“西安”“地铁”,这些关键词可能会让你联想起曾经某些不好的事件。

但地铁上,不仅是这座城市个体的悲欢,更是壮阔的生活百景图。

在这幅折叠于地下的巨幅画卷里,有过客,有归人;

有被生活压弯了的腰杆,有争吵时流下的眼泪,有最能留住“人间值得”的温柔。

当你满怀心事,踏上川流不息的西安地铁时,对于这座城市来说,你早已不只是一位乘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