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漆城荡荡空无人,哀螀切切啼王孙。
贫士征夫尽流涕,惜哉不遇飞将军。
吴梅村-《明宣宗御用戗金蟋蟀盆歌》
(本文的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总计4808字,阅读完大概需要16分钟)
他是一个通过自己的励精图治将王朝推向顶峰的大明天子;还是一个被《明史》评价为“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的开明君主;然而,他也是一个到21世纪20年代的如今,提及他的名字,还是会被很多人黑线疑问的说“啊?你说谁?”的一个不知名古人。
今天,我们就接着说明帝,聊聊明朝的第五位皇帝,宣宗朱瞻基。
- 好圣孙也曾做过皇太孙
明宣宗朱瞻基(1399年3月16日-1435年1月31日),年号“宣德”,明仁宗朱高炽的嫡长子,按照大明王朝“立嫡立长”规则指定的接班人,从皇太孙到皇太子再到皇帝,可谓是得位既通法理,又得民意。
1411年,朱瞻基被立为皇太孙,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皇太孙”名号的人,当然,倒数第二位“皇太孙”是他的堂伯父朱允炆。但是朱瞻基被封为“皇太孙”的情形与朱允炆还不同。朱瞻基14岁的时候被封为皇太孙,当时其父亲朱高炽为皇太子,时年33岁,其祖父永乐帝朱棣51岁。明仁宗章节已提及,朱高炽在位十个月便去世,所以从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跨过1425年(洪熙元年)再到1426年(宣德元年),短短两年时间,明朝却经历了三位皇帝。
永乐初年,朱棣在纠结到底是立嫡长子朱高炽为太子,还是立军功更显赫的嫡次子朱高煦为太子时,曾经向解缙密询。解缙称:“皇长子(朱高炽)仁孝,天下归心。”朱棣并不回应。解缙又拜首称:“好圣孙(朱瞻基)。”朱棣因此表示同意,储君之事遂定。
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朱棣在得到解缙“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的回答时,并没有回应,那是因为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根据史料的研究,朱棣内心中是想册立朱高煦为太子的。此时,解缙称“好圣孙”,朱棣才欣然接受,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在一定的程度上,明仁宗朱高炽本人仁心宅厚,宽以待人,其真正想做皇帝,还是得了自己养了一个好儿子便宜;因为朱高煦没有如同本文主角朱瞻基这么优秀的儿子,所以被朱棣所放弃。
- 朱高煦之乱
朱高煦(1380年12月30日-1426年10月6日),朱棣的嫡次子,朱高炽的同母弟,朱瞻基的亲二叔。省愚愿给朱高煦一个比较内敛的评价,他算是人类历史上最作死的人,是的,最!
史书里记载,“朱高煦身长七尺有余,有膂力,善骑射,颇类成祖(朱棣),在靖难时立有战功,多次营救成祖于危难之中。”因此,结合明仁宗章节的描述,读者也很清楚了,朱高煦一直想将自己的兄长朱高炽拉下马并取而代之。1425年,朱高炽即位十个月后去世,朱高煦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1426年9月2日,朱高煦在如今的山东广饶,起兵造反。他首先派一名手下到北京约英国公张辅作为内应,张辅吓得当夜立刻逮捕了朱高煦的这名手下,并且上报朝廷高煦意图谋反之事。
朱高煦自己在山东不但授予手下大帅、都督等只有皇家才能出授的官爵,并且在朱瞻基知晓此事并且派出中官侯太去往山东亲见朱高煦询问其是否有谋反动机之时,竟然把朝廷官员扣押要求其下跪,坐北朝南的叱责侯太,并且学起了自己的父亲,要再搞一次靖难之役。当时,他要求侯太转诉“你速报皇帝,把奸臣都绑来我这里处理,再慢慢谈我要的条件。”
朱瞻基得知后,大为恼怒,1426年9月8日,在大学士杨士奇的建议下,朱瞻基御驾亲征,欲平定叛乱。经过13日的战斗,汉王朱高煦的队伍显然无法与朝廷抗衡,9月21日,朱高煦投降,被押解回京。
被押解回京后,朱瞻基还是念及叔侄之情,没有将其投入大狱,而是将其锁于皇宫右顺门外的逍遥城,并且亲自去探望自己的二叔,希望他能够迷途知返,重新做人。
这时候,如果各位看客您是朱高煦,您会怎么做?是不是乖乖认怂,从此以后做一个少言的长辈,在自己的封国过太平日子看着儿孙满堂,安享晚年?但是朱高煦没有这么做,他使腿将皇帝朱瞻基绊倒在地。朱瞻基实在忍无可忍,便命人翻转铜缸将朱高煦覆盖在内。
这时候,如果如果各位看客您又是朱高煦,您又会怎么做?是不是应该乖乖认错,表示自己的绊倒皇帝并非有意,愿意重新做人,希望皇帝给自己改过自新的机会。但是朱高煦再一次重新定义了“作死”的概念,朱高煦本人力大无穷,竟然将300斤重的铜缸扛起移动起来,或许在那一刹那,他把300斤重的铜缸想象成了自己300斤重的大哥朱高炽,以如此鲁莽的行为,这在御前被视为大不敬的举动。
没有办法,朱瞻基只能命人将炭堆积在铜缸上然后点火,炮烙行刑,被放进“炼丹炉”的朱高煦依然不认为自己犯错了,绝不嘴软。最终,木炭堆积如山,木炭能够燃烧的最高温度是1200℃,而铜的熔点温度是1083.4±0.2℃,火烧超过一个时辰,最后铜缸熔化,朱高煦与铜缸融为一体,人间蒸发。
朱高煦总共有11个儿子,长子朱瞻壑(比朱瞻基还大一岁)早逝,另外10个儿子在高煦之乱后全都被堂哥朱瞻基处死,同时,朱高煦这11个儿子都没有留下子嗣,至此,朱高煦这一脉被自己作死作到决绝。
- 仁宣之治,走向顶峰
平定高煦之乱之后,朱瞻基正式开始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华。首先他恢复了李时勉的原职,李时勉曾经因为言事过激,招致仁宗大怒,因此被下狱。朱瞻基重新审讯后将其官复原职。从这一细节也能看出,朱瞻基执政的思路,唯才是举,不计前嫌。
为了休兵养民,朱瞻基也一改其祖父永乐时期的对外讨伐政策,主动从交阯(今越南北部)撤兵。
官员任用上,朱瞻基采取了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溥、杨荣(史称“三杨”)、夏原吉、蹇义的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的政策,所以其在位这十年,吏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在封建王朝,能够做到上述三点的其中一点,便已经非常难得。而今,三点皆已具备。不得不说“仁宣之治”时期,是在彼时彼刻社会稳定基础下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民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
终明一朝,可以称得上治国盛世的有,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弘治中兴、嘉靖中兴、隆庆新政与万历中兴。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征,对于仁宣时期,吏治开明可谓明朝的巅峰。
三杨辅政,是明成祖至明英宗时期的三位杨姓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的合称,他们都是仁宣之治缔造者,而杨士奇、杨荣更是永乐盛世的缔造者之一。由于明英宗登基初时他们三人得到太皇太后张氏(朱高炽的正妻)的支持,所以得以延续仁宣之治的德政。其后,当明英宗亲政,三杨相继去世后,大权旁落至宦官王振,也导致了后来英宗时期的王振擅权事件,明朝的吏治也从此走向衰落。
-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
1430年,朱瞻基以外番多不来朝贡为由,命郑和再一次往西洋公干,这也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1431年1月,船队正式出航。一路上,郑和船队去到爪哇,马六甲,苏门答腊,斯里兰卡与霍尔木兹海峡。
这一次郑和船队下西洋的经历,前后总共3年时间,历时较长,最后在1433年农历四月初,郑和在返航途中病逝于印度西海岸的科泽科德。
此次下西洋,总共出行27550人。在历史无法假设的前提下,我们畅想一番,在这几十年后的新航路开辟事件,农耕文明正式转向海洋文明的之前,我们国家实际上是有机会提早走入海洋文明强国的,可惜,这里面有太多的历史因素,只能让你我在如今深深叹息。
- 年少轻狂,草率废后
1417年(永乐十五年),胡善祥以贤闻名,被朱棣选为皇太孙朱瞻基之正妃,即皇太孙妃。胡氏先后为朱瞻基生下长女顺德公主,与次女永清公主。朱高炽即位后,朱瞻基成为皇太子,胡氏随即也成为皇太子妃。1425年,朱瞻基即位,册立胡善祥为皇后。
胡善祥为人忠厚善良、天性贞一、举止庄重,无媚顺之态。宣宗年轻时颇爱玩乐,尤其爱玩蟋蟀,胡后作为皇后,经常劝谏皇帝朱瞻基。封建礼教对于儿子的渴望,是女性立足于家庭的关键要素。所谓“母以子贵,子以母贵”,首先您得有儿子。先后两胎生下女儿的胡氏,渐渐受到冷落。
冷落胡皇后的同时,朱瞻基更加宠爱孙贵妃。孙贵妃生下了皇长子朱祁镇,当然,这里也有野史传说,说朱祁镇是朱瞻基与宫女所生,被孙贵妃收养。
1428年春,孙贵妃生下朱祁镇之后,加速了朱瞻基废除胡皇后的脚步。宣宗即以胡皇后“无子多病”为由,命令胡皇后上表辞位,于是胡皇后退居长安宫修道,称为静慈仙师,实质上等同于废后。废后结束,孙贵妃随即被册立为皇后。
宣宗生母张太后怜悯贤德的胡氏,常召胡善祥居住清宁宫。内廷朝宴的时候,也将胡氏的座席安排在孙皇后之上,而且一切生活规格仿照皇太后待遇,孙皇后为此怏怏不乐却也不敢多言。
胡氏无过被废,天下人听后为之同情。这也是明朝第一次废后行为,几年之后,到了朱瞻基的弥留之际,也对废后的行为有了悔意,史载,宣宗自解曰:“此朕少年事”。为自己年少轻狂的草率举动,放下身段做出一个回应。
- 绘画与蟋蟀两手抓
朱瞻基是一个有较高文化素养的皇帝,从皇太孙到皇太子再到皇帝,一路上给予朱瞻基的教育都属于本位教育,朱瞻基在绘画上拥有极高的天赋。朱瞻基所作,传世至今的名画有《戏猿图》、《三阳开泰》与《御临黄筌花鸟》。朱瞻基所画的猿在继承前朝画猿名家经验基础上,得其神韵,点其精髓,处理手法也颇有独到之处。颇为庆幸的是《戏猿图》如今还存世,现收藏于台北故宫。
在钟情于绘画的同时,朱瞻基也喜爱射猎、美食、斗促织(也就是蟋蟀),尤其是斗促织,是朱瞻基的一大爱好。蒲松龄所作《聊斋志异》里的名篇《促织》里的皇帝也正是朱瞻基。本文开始那段诗作,便是吴梅村所写的《明宣宗御用戗金蟋蟀盆歌》。朱瞻基由于酷爱斗蟋蟀,甚至一度不理朝政,这也被胡皇后提醒过,甚至朝野上下都掀起了找优质蟋蟀的热潮。当然,有三杨辅佐,朱瞻基也可以放心的玩蟋蟀,然而,他没能预想到的是,三杨去世后,怎么办呢?这就为后来发生的一件大事,埋下了伏笔。
- 宦官开始有文化
看官您可能会问“到底什么大事?”是的,就是后来英宗朝的宦官王振擅政事件。王振的事迹,我们到了英宗章节再来详述(又挖一个坑,一定填上),但是宦官开始读书学习,却是在宣宗朱瞻基时期开始的。
明初洪武年间,宦官不允许识字。然而时过境迁,1426年(宣德元年)七月,朱瞻基设立内书堂开始教授宦官识字读书。由大学士陈山任总教习,由翰林学士教导宦官研读《百家姓》、《千字文》、《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我们打个比喻,如同请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院士去教授一群宦官一样(当然现在没有宦官了)。后来明朝时期的诸多著名人物都曾做过内书堂的任教先生,如钱溥、宋琰、陆深、严嵩、于慎行等。
也是因为此原因,宦官从文盲慢慢变成了“知书达理”的群体,宦官集团由此慢慢崛起,日后明朝出现的大量宦官干政之事的源头,皆因内书堂的设立。由此,粗鄙之人开始通情达理,且每日与帝王相伴,论政擅权也就不足为奇了。
- 英年早逝,永留遗憾
宣德九年腊月(1435年1月中旬),朱瞻基突感不适,随即病倒。当年除夕,本应该是群臣向皇帝举行贺礼,但是朱瞻基已经无法接受朝贺。
宣德十年正月初三(1435年1月31日),朱瞻基病故于乾清宫,时年35周岁(35岁10个月),按照国人的习惯,可以认为其享年36岁。关于朱瞻基的病因,几百年来猜测也颇多,现如今来猜测,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心脏病突发等原因可能性更大,再伴随其父亲遗传给他的不长寿的基因推波助澜。对于如此励精图治的一位帝王,壮年离世实在可惜。
朱瞻基去世后,其母亲张太后做出了一个举动,也是能够载入史册了。朱瞻基前后册立的两位的皇后胡氏与孙氏留下,朱瞻基次子朱祁钰的母亲贤妃吴氏留下(朱瞻基只有两个儿子),其余的12位妃子全部杀害为朱瞻基殉葬。主导这场殉葬典礼的,就是张太后。站在当时的角度来看与如今的角度去思考,或许会得到迥然不同的结论,省愚在此就不多评论了,还是留给诸位看官自行思考吧。
朱瞻基去世时,皇太子朱祁镇才九岁,诸臣猜测太后是否会立自己别的儿子为皇帝,但张太后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亲自指定皇太子朱祁镇为新天子。于是朱祁镇即位成为明朝第六代皇帝,尊祖母张太后为太皇太后,张氏也成为明代第一位太皇太后。
朱瞻基去世后,朝野上下有何变动?即位的九岁孩童如何应对一个王朝的政事?朱祁镇其人又有何故事?且听下回分解。
(省愚杂谈原创,作者本人先发表在其他平台,后来转载至此处,其余转载请删除,否则保留起诉权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