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报、电视报,下周电视报——”

大街上时断时续地传来报童的叫卖声,远了又近了,近了又远了……坐在窗前,听着这熟悉的叫卖声,我那孤独的心好像被什么触动了一下,沉积于记忆深处的往事又浮上了心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高中时,家里的日子过得特别紧巴,有吃的没花的,母亲为了给我添件换季的衣服,要到集市上卖好几趟草帽辫(豫东皖北农村特有,用麦秆编织而成)和鸡蛋,把钱攒下来才成。开学了,要交80多元的学杂费,父母和我都犯了难,父亲用他那布满老茧的手连夜加工很多竹箅(豫东皖北地锅蒸馍所用),打发我到小镇上去卖。小镇是我求学的地方,很是熟悉,可卖东西还是“大闺女上轿——头一回”。我站在市场一隅的地摊旁,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复杂心理油然而生,我有些忐忑不安,更是害怕看到同学或熟人。眼看集市快要散了还剩下很多竹箅,我心里很是着急。

这是一个骑路市场,人来人往甚多。忽然,一辆货车在躲闪行人时,不慎碾轧在我的竹箅上,轧坏了四五个竹箅,货车司机伸头往后看了看,见我没有吱声,一加油门儿,便逃之夭夭。本来就怯懦的我,只好自认倒霉……

夕阳西下,赶集的人越来越少,我唉声叹气地正要收摊,身旁一位好心的大伯看我可怜兮兮的,就主动帮我招揽生意,除了被货车轧坏的竹箅,剩下完好的竹箅总算卖完了,可夜幕已经降临。我又急又怕,带着损毁的竹箅硬着头皮往家走,路边的玉米地里,玉米叶儿刷刷作响,我左顾右盼,魂魄都快要吓飞了。正走着,巧遇母亲来接我。母亲见我如此狼狈,安慰我说:“没有苦,哪来的甜?要想活出个样儿,啥苦都得尝尝!”

也许是命运多舛,也许是其他缘故,我因故失学回到了农村。迫于生计,我便开始了走村串巷叫卖生涯。然而,无论做什么生意,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走上了艰难的自学之路。我首先报了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的函授班,后来我又报了西安国际商务学院的新闻与文学的大专函授班。于是,我更加珍惜属于自己的每一寸光阴,家里没有电灯,也点不起蜡烛,我就蜷缩在床前,守着一盏昏暗的油灯孜孜以求。困了,用冷水洗把脸,每晚都要熬到夜阑更深,村里人给我送个绰号叫“熬干灯”。一天凌晨,床前的闹钟把我惊醒,我揉揉困倦的眼睛,透过窗户发现外边下起了鹅毛大雪,我真想躺在热乎乎的被窝里,避开这个寒冷的世界,可在信念和毅力的召唤下,我还是爬出了被窝,在家人酣甜的呼吸声里,又开始了我学海泅渡的一天。

暑去寒来,四季交替。也许是机遇的使然,也许是功夫的使然,我终于有了一份工作,有了固定的收入,不用再走村串巷地去叫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眼五年过去了。蓦然回首,我惊愕地发现,参加工作的这些日子多半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的,中庸和安逸的思想占有了我,淹没了我,以前的毅力、意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丢弃,就连那跋涉路上的艰辛、叫卖声中的苦涩也渐渐淡忘殆尽。如今,这亦远亦近,似乎很熟悉的叫卖声,真让我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坐冷板凳的人,往往精神抖擞;而坐软沙发的人,却恹恹欲睡。”人为什么摆脱不了这种蜕变呢?噢,我终于明白:是因为你的人生失去了新的目标。在人生的旅途中有许多小站,每一个小站都是下一站的起点。下一站又是你新的目标,有了新的目标,你才会不懈地努力,踏实地求索,才会使自己的日子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电视报、电视报,下周电视报——”大街上的叫卖声,又唤起了我的激情,它将永远激励我向前、向前……(选自怀家伦著《草根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

怀家伦,男,1968年5月生于安徽亳州,原籍河南鹿邑,资深媒体人、作家、编导。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从事新闻与文学创作,2000年进入安徽亳州广播电视台工作至今,兼任央视编导,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理事,安徽省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多家媒体特约撰稿人。其新闻作品曾得到时任国家总理朱镕基的批示;2006年10月出版作品集《草根记》;2011年9月出版长篇小说《华佗传奇》,全国新华书店和网上书店发行,被长春广播电视台演播成长篇评书,后被改编成多人有声剧(多语种)在喜马拉雅独家上线;2018年10月出版长篇小说《张巡大传》,全国新华书店和网上书店发行,被喜马拉雅团队改编成多人有声剧(多语种)即将上线。主要代表作《草根记》、《编外警察》、《泪洒花季》、《芍花之恋》、《选村官》、《华佗传奇》、《张巡大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