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邦训工作室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正文:

从2008年开始接触公益,至今已有十四个年头,期间资助贫困学生、探访贫困山区、向武汉捐抗疫医疗物资等等,见到了很多现象,有几点感悟,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公益资源匹配度差

国内爱心人士非常多,也有很多急需帮扶的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但从实际观察中我发现公益资源的匹配情况非常差

我见过某些慈善机构,成员穿上定制服装、乘着豪车车队到贫困居民家中摆拍,在网络大肆宣传并获取了大批捐款

而有些勤恳的慈善机构,机构运营费用都是创办者自掏腰包,志愿者们在贫困地区一家家实地探访,把爱心善款精准交给贫困生,坚持每年对受助孩子进行生活学习情况回访并反馈给捐助者。

也见过一些贫困地区,很善于在网上做“贫困营销”,对接了多家慈善机构,获取了大量公益资源:当地中学的智能教学设施比上海交大还要好,我亲眼看到时非常震惊;贫困学生有限,每家慈善机构以为 “一对一”捐助的小女孩,实际上是“七对一”——这是公益资源的严重浪费。

对当地某些部门来说,获取慈善捐助已经成为了KPI。

同时有些需要帮助的山区,因为交通不便、思想落后、缺乏网络意识,几乎没有获得慈善捐助的机会。

二、三个维度看国内公益的问题

在这些年的公益活动中,我发现慈善机构、捐助人和受助人三个维度都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

1. 受助人依赖成性

我曾在贵州探访过一个贫困学生,孩子父母双亡,一直接受双项资助(学费和生活费),考上大学后,希望我们帮他支付大学学费和生活费,在问及为什么不办理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时,答复是怕同学笑话导致自卑。这孩子的二叔,是当地中学的资深教师,月收入过万,除日常生活支出外,大多用来打牌和红白事份子钱。

这并不是个案,受助人对资助上瘾是严峻的公益难题。

2. 慈善机构乱象频出

我看到过官方慈善机构怕出错、怕担责、不作为的情况,也见过民营机构想做事却处处受阻的情形,更别说还有沽名钓誉、假借慈善实则诈骗的诸多乱象。

我们既需要适当的制度来规范慈善机构和公益行为,也需要合适的人来灵活执行,抓住公益本源、该作为时大胆作为,更要能根据公益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来调整制度。

3. 捐助人认知不足

国内爱心人士很多,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和事时非常愿意出钱出力,但在满腔热忱之外,捐助人群也需要提高公益认知:(1)很多贫困现象根源深远,并非出钱就能解决;(2)国内公益环境复杂,政府监管无法面面俱到,捐助人要有效识别和监督慈善机构,避免错付给不良机构;(3)公益范畴逐渐扩大,很多受助人需要的并非是钱,而是法律援助、心理咨询、医疗资源等方面帮助,世间存在巨大鸿沟,在一些人看来唾手可得的信息,在另一些人那里就是难以企及的救命稻草。

众生皆苦,真心希望老百姓能过得幸福安定。

【关注我,实事求是探寻世界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