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鸡作家(原创)总495期2022年第27期

目 录

【名家开篇】

商子雍 / 2019行走金三角之三、四

【散文园地】

纪文林 / 在公安大学作家班学习的日子

李新春 / 风景这边独好

王学中 / 我和我老婆的故事

乔栋 / 和母亲吵架

郭月琴 / 踏歌而行

【小说园地】

郭方正/墨宝

【古风 新韵】

寇明虎 / 古诗词七绝三首 小令一首

七月椰子 / 诗词一组

郭明祥 / 百草之王 春之物语

强健 / 一剪梅 步韵 邓汉章先生《雨晴》》

【行走金三角之三】

船上的夕阳与河边的朝阳

文∣商子雍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那个时候,中国基本上还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就拿西安市来说吧,尽管是陕西省会、西北重镇,但城市化的水平,其实不高,加之我的童年又是在东关景龙池那么一个城乡结合部度过,所以亲近大自然,是一种生活常态。比如,凌晨上学,和冉冉升起的朝阳迎头相撞,是司空见惯寻常事;傍晚回家,目送夕阳西下,沐浴那一抹金色的余晖,也是一种极平常的享受;特别是夏夜或秋夜,在自家后院的空场子上或卧、或坐,仰看满天星斗,杜牧的诗句“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油然涌上心头,你会觉得自己和古人人同此心、心同此情,和大自然是那样亲密无间地相依相拥……
可如今呢?城市化固然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福祉,却也导致了不少遗憾。具体来讲,生活在被钢筋水泥“森林”包围、挤压的大城市里,半个多世纪以前那种似乎触手可及的朝阳、夕阳、还有满天星斗,已经成为难得一见的奢侈品了。物以稀为贵,有一年在新疆,和夫人乘汽车从乌鲁木齐去库尔勒,半途因公路被突发的洪水冲断,不得已改为乘船夜渡博斯腾湖。孰料因祸得福,我们与多年不见的那种“古典”味十足的满天星斗不期而遇,蓝天如洗,星光璀璨,竟使人欣喜若狂,禁不住要妄改杜甫名句,叹之曰:“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幸的是,这样的“艳遇”,还不是绝无仅有的个案。前不久,由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的关累港登船,沿澜沧江南下,出境后,则是沿着被泰国和缅甸国土簇拥着的湄公河继续前行,目的地是泰国的清盛港。乘坐高铁或在高速公路乘汽车,那叫疾行快走,相比之下,乘坐江轮(尽管还是顺流而下),就只能是闲庭信步了,慢得可以。不过正是缘于此,在整整一个白天里,我们得以尽情观赏澜沧江、湄公河两岸人类活动痕迹不是那么扎眼的自然风光。傍晚时,江轮临近清盛港,站在甲板上极目望去,一轮红日正在缓缓落下,那种温暖、恬静的余晖,让人倍感亲切。我和夕阳长久对视,沉浸在难以言状的幸福里,恍惚中,好像是回到了半个多世纪以前,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和温暖、恬静的夕阳余晖,亲密无间地相依相拥……
船至清盛港,入住酒店,一觉醒来,发现我们竟然是临湄公河而居,真好!到一楼用早餐,又发现餐厅居然是与湄公河畔无缝对接,更是让人喜不自禁。其时,一轮朝阳正冉冉升起,是很多年以前,我曾经时常聚首的那种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原生态朝阳!拥抱朝阳,亲近自然,彷佛又回到儿时!
有时我想,眼下的中国,给百姓带来了许多新的美好的城市化,恐怕是一种谁也无法阻挡的发展趋势,即就是过去时代许多旧的美好,会缘此已经、或正在与我们渐行渐远,那也是社会进步必须付出的代价。但是,我们极不愿意看到的是,由于人类的贪欲和无知,而导致那些能够长久存在的美好被戕害、遭毁灭。所以,在城市化大步前行的过程中,是否可以对大自然长存敬畏之心,精心善待每一株树、每一朵花、每一棵草,当然,还要善待许许多多的飞禽走兽、江河湖溪,以便让大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了几千年的诸多美好,能够长久地造福平民百姓、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呢?
【行走金三角之四】
和长颈族面对面
文∣商子雍
半个多世纪以前,在初中的历史课堂上,听老师讲母系氏族社会,那个时代人类的生存状态,尽管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匮乏,却也不乏令人神往之处。
至于为什么会如此?当年课本的描述和老师的讲解,已经无法准确复述了;上网查一查,百度上有这么一段文字——
在母系氏族社会,生产资料,如土地,归集体所有。人们共同劳动,平均享用所获的产品。氏族长平时和氏族成员一样地参加劳动,没有什么特权。如果氏族长不称职,可以被罢免,另选贤能。氏族的财产属集体所有,按母系传递,即由祖母传给母亲,母亲传给女儿。但是财产绝不能转移至外氏族。
氏族里设有议事会,这是氏族的最高权力机关。对内对外的重大事务,如氏族首领的选择和更换,血亲复仇等,都须经议事会决定。在母系氏族社会,没有压迫和奴役,也没有凌驾于群众之上的统治者,一切按照传统习惯行事。这种传统习惯具有相当大的约束力,是团结全体氏族成员、牢固地维护氏族的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个人破坏了它,就是侵犯了整个氏族的集体利益,必然受到公众的谴责和应有的惩罚,最严重的是逐出本氏族。但是,这种严重的事件是极为罕见的。
怎么样?是有着让现代人羡慕不已的生活内容吧!
母系氏族社会结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在在物质享受层面不断得到改善,但作为这种进步的伴生物,诸多不平等也如影随形地到来,最主要体现在如下在三个方面:君臣(更遑论君民了)之间的不平等,父子之间的不平等,男女之间的不平等;今天,咱们只来说男女之间的不平等。
前不久,我和几位朋友结伴去位于泰国、缅甸、老挝边境的金三角地区旅行,在泰国清迈市的偏远地区,和居住着长颈族的一个小村庄不期而遇。说到人类社会中长颈族,有人也许会油然想起动物世界里的长颈鹿,但二者是有着根本不同的——后者是造物使然,而前者,则是通过一种残酷的手段,迫使女性正常生长的脖颈变得异乎寻常,一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让女性缠小脚。
让女性从五六岁时便开始在脖颈上缠绕铜圈,并逐年加多至二三十个,重量有10公斤上下,以致成年女性的脖颈最长可以达到40厘米,对这种奇特(我更愿意称其为不人道)习俗的来源,由于这个民族从来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传世,所以,尽管如今的历史学家和民俗学家众说纷纭,却一直无法形成共识。但这样一个事实却好像没有谁否认:和历史上中国女人对自己小脚的认知一样,这些“长颈女”也认为她们的“长脖子”是美丽的。不过,要追问的是: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得这些可怜的女性,能够以十数年青春岁月的痛苦和终其一生的负重,来追求这样一种畸形的、病态的美呢?也许,从下面这句中国名言里,我们可以窥得一些端倪:“女为悦己者容。”
很不幸,自打母系氏族社会结束、女性成为弱势群体以后,她们对自身美的追求,就一直是有意无意地遵照着男性的喜好进行。旧时的中国女性,为什么要无异于自残地把一双天足加工成所谓的三寸金莲?根本原因是男人以此为美!现代中国女性固然早已无须缠足,但怕是尚远不曾摆脱“为悦己者容”的桎梏。20多年前,我曾以《商子曰》为总题,陆续给一家杂志写那种讽世短文,其中的一则是这样表述的——
西人曰:“上帝创造人。”
商子曰:“女人改造脸。”
在西人的心目中,上帝是至高无上的;但商子却认为,女人在改造脸上所表现出来的决心和耐心、所投入的金钱和时间,常常让人感到她们显得比创造人的上帝还要伟大。不是都说女人娇气吗?但割双眼皮纹眉纹眼线纹唇线、以及拉皮穿耳朵眼儿等,哪一样不是刀下(或针下)见血。面对着这一切,女人可都是“浑身是胆雌赳赳”啊!
更何况,女人改造的对象又岂止是脸。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遵循毛泽东教导“胸怀全世界三分之二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阶级兄弟”,到八九十年代以后追逐时尚“胸怀硅胶”的女人有,干脆把自己的肚皮当成人造油田,时不时地去医院抽出或多或少板油的女人也有……商子以为,在追求杰出(起码也是大体达标)的“三围”这个问题上,女人的表现堪称壮烈。
综上所述,商子曰:“上帝创造人,女人改造脸、改造胸、改造腰、改造臀……等一切的一切都成功改造以后,女人可就‘浑身是假雌赳赳’了。”
似乎有点儿刻薄,但这则短文批判矛头的真正所向,却是现实社会中在男权文化的影响下,所形成的那种“女为悦己者容”的不健康心态;文章所想表达的,是我对至今仍存的男女不平等现象的不满。
从那个居住着长颈族的小村庄归来,在网上读到一名叫做菲尔·布鲁斯坦的西方旅游者的言说:“也许我们觉得她们的习俗不可思议,可是,这些长脖子女人如果来到美国,看到美国女人硅胶隆胸、腹部抽脂、削足适履、做其它各种各样的整形手术,也许她们看到这一切会更加震惊。事实上,我分不清到底是我们、还是这些长脖女的文化更加怪异。”的确如此,和长颈族面对面,在文明程度上,我们也许很容易就会多少产生一点儿优越感。但仔细想想,我们和她们之间,不过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区别罢了,没什么可夸耀的。严酷的现实是,我们生活着的地球,尚远非尽善尽美,要达到男人和女人都按照自身的合理需求活出本色那样的美好境界,还任重而道远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商子雍,资深报人,中共党员,政协西安市第九、十、十一届委员会委员;曾任西安日报、西安晚报总编辑助理,西安市文联副主席,西安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杂文专业委员会主任,陕西省杂文学会会长等职,现任西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史委员会主任等职;曾获西安市有突出贡献专家,西安首届新闻十佳,陕西省第二届最具文化影响力十大杰出成就人物,首届西部十大风云人物等荣誉;出版有10本个人文集,作品被包括《中国新文学大系》在内的近百部文集收录。

在公安大学作家班学习的日子

纪文林

2005年9月,我有幸参加公安部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举办的“全国公安文学创作研修班”第五期的学习培训。研修班共50多人,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陕西两人参加,我和西安市公安局的范东峰同志。那年,我四十出头,在宝鸡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宣传科任职,范东峰已年愈花甲,他来自临潼分局,已在陕西公安文学创作方面成绩显著,小说获公安部“金盾文学”奖和其他领域奖励。相比之下,我稍显单薄,仅出版了一部法制报告文学集《黑白人间》,其余多是发表在中、省、市媒体的通讯报道,也有小诗和散文。当年陕西省司法厅主办的《法制周报》在读者中很有影响力,全国发行几十万份,该报四版的“要案纪实”读点高,很是吸引读者,我的大块头文章屡屡上刊。那时陕西省公安厅宣传处编辑的《陕西公安》杂志我也是主力作者,曾刊发连载我的处女作小说《芳芳》后来,我和《法制周报》的主编刘熙,资深编辑徐练民,《陕西公安》的主编邹振基等都成了文友、酒友加好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位于首都北京,是全国公安机关的最高学府,简称公安大学。该校历史悠久,是一所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记得进校不久,学校在礼堂举办了一场中秋晚会,我们“研修班"的同学有幸应邀参加。那天晚上,我近距离看到了上台表演的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和香港影视演员万梓良,晚会结束,我随大家一起上台与两人合影留念。两年后,候耀文便突发心梗离逝,让人很是惋惜。
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大多聘请的是文学界泰斗、专家学者型人物,来自各个领域。这离不开公安部宣传局、公安部全国公安文联和校方领导及同志们的共同努力。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这两类老师是主要邀请对象,陈建功、苏叔阳、雷达、何建明、侣海岩、金元浦、于洪笙等都在邀请之列。
陈建功老师个子不高,头发花白,精气神十足。他曾担任过中国作协副主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是著作等身。陈老师在课堂上曾讲过:“写散文你不必劳写小说的神,提起笔,你就撒了欢地写,你怎么活就怎么写,你怎么想就怎么写。你就是一个世界……”至今,我都铭记在心。
苏叔阳是当代剧作家、作家、诗人,他以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特有的历史文学视角,创作了国内外广为流传的文学著作和优秀影视剧、话剧。其代表作有《夕照街》《春雨潇潇》《故土》等,作品获得了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金鸡奖等。苏老师当时已67岁,头发雪白,脸色红润,精神饱满,操一口流利的京腔,结合他几十年来创作经验和感受,要求我们在工作生活当中多体验多观察多思考多提炼多动笔多总结。他引用经典,讲到高潮处表情丰富,语调抑扬顿挫,绘声绘色,让人如临其境。面对同学们的提问,苏老师不厌其烦,有问必答。下课时,我拿出事先购买的《故士》让其签名,苏老师高兴应允,边签边问我从哪来,我说陕西宝鸡,他说好地方,周秦文明发祥地。我连声道谢,内心由衷敬佩苏老师过人的记忆力和丰富的知识宝藏。
雷达老师年逾花甲,身体壮实,讲课声音洪亮,逻辑性强,他是当代中国文坛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曾担任多届矛盾文学、鲁迅文学奖评委,被誉为当代文坛“超级星探”。在长达40年的文学评论工作中,他始终保持着敏锐而精致的判断力活跃在文学现场。雷达老师结合当前文学现象,毫不留情地批评了一些文坛怪象,批评有些作者脱离实际搞朦胧文学和意识流,套搬经典一味追求华丽外表,缺乏鲜明的时代主题和干练的文风等。他讲到文学的属性,文学的审美观等轻车熟路,侃侃而谈。雷达老师普通话夹杂着浓浓的甘肃和陕西方言,我打听到他是甘肃天水人,突然一下感觉和雷达老师拉近了距离。宝鸡天水一脉相连,民俗接近,饮食习惯基本相同。课间休息,我上前和老师主动接近,告诉老师我来自宝鸡,雷达老师爽朗一笑说:“乡党,我们是乡党。”我掏出笔记本让老师签名留念,他写道:“多思。雷达,2005年9月27日。”一行苍劲有力的钢笔体映入眼帘,我感到十分高兴。
相比以上几位文学界前辈老师,海岩老师相对年轻,当时他刚50岁,其人其作已火遍全国。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便衣警察》出版后,改编成同名电视剧就大火,刘欢演唱的主题曲风靡一时。随后一发不可收拾,先后推出由他作品改编成的电视剧《永不暝目》《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玉观音》等,真是热浪滚滚,一浪更比一浪高,创下了当年全国最高收视率。
我们研修班学员看海岩老师走进教室,掌声雷动,他挥手致意,落座后又起身鞠躬致谢。海岩老师中等个头,体态偏瘦,鼻梁上架一副金框近视镜,儒雅有风范,他说话声轻但吐字清晰,在课堂上,主要介绍他从警经历和经商阅历。他当时还有一个重要身份,中国旅馆业协会副会长、上海锦江旅游集团总裁。他结合自己新出版的著作和电视剧,与同学们探讨侦探小说和武侠小说的共同体和个体差异及写作要领,帮助我们分析探讨作品里涉及到的人性之美和人性之恶,鼓励我们在写作中要倡导社会正能量,弘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讴歌公安英模,鞭笞犯罪和社会上的假丑恶现象。他讲:“同学们来自公安战线最基层,每天面临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要敏于思考,认真记录真实生活,善于提炼生活的精华。”海岩老师还给我们多上了几节课,同学们和他产生了深厚的师生情。我至今完好无损的保存着和海岩老师的合影照及他赠送签名的书。近二十年过去,细数海岩老师已到奔七的年龄,近年少见他发表作品,不知老师可否安好?
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老师一直活跃在中国文坛,近年来他大作不断,获奖不断。他既从政又从文,除写作还担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当年还未任职)、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作家出版社党委书记等职。听说何老师是个拼命三郎,处理好政务之余,大部分时间都下沉一线进行采访写作。他的报告文学真实鲜活,紧扣时代脉搏,主题突出,富有生命力,《共和国告急》《落泪是金》《根本利益》等作品至今读来依旧令人深省。何建明老师个高,留长发,戴眼镜,长条脸,很帅,像台湾歌手费翔。他讲话语速快,不拖泥带水,把如何写好报告文学的“真金白银”毫不保留传授给了我们。
学习期间,我们还见到其他优秀的老师,中国人民大学的金元浦教授、中国人民警官大学的于洪笙教授等等。于洪笙教授号称公安大学研究侦探小说专家,她的课题《寻找福尔摩斯一一侦探小说创作一席谈》让我们受益匪浅。
“研修班”不仅上课,还安排了丰富的校外参观学习的活动。我们走进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亲眼目睹了中国文学先驱和近现代文学大师留存下来的实物档案资料。我们见到了老舍长子舒乙馆长,听他讲述了文学馆创建历程。我们还参观了首都警察博物馆、群众出版社和人民公安报社,每到一处,都使我们大开眼界,深受启发和鼓舞。
学习期间,公安部领导和校方老师对我们学员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让人终生难忘。那年中秋之夜,我们是在公安大学愉快度过的。时任公安部宣传局的孙永波局长(后任黑龙江省副省长兼公安厅长),在部宣传局文化处孙岩处长和全国公安文联张策秘书长及校方领导人的陪同下,深入学员房间问寒问暖,还和我们一起在餐厅包饺子,唱歌跳舞共庆佳节。那晚,同学们欢欣鼓舞,热情高涨。
参加2005年秋季“全国公安文学创作研修班”学习至今快二十年了,这期间,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很多人经历了世间的悲欢离合。我从媒体上看到苏叔阳老师、雷达老师、于洪笙老师已先后离世,其他老师和同学们命运如何我不得而知,就连当年一起坐火车赴京学习的范东峰学兄也失去联系多年,但愿东峰老兄平安无恙,健康长寿。倏忽之间,我也老去,也已退出公安领导岗位,远离了曾经同甘共苦的战友们。人生几十年,漫漫岁月竟如白驹过隙,光阴流转,何以如此迅速!
愿文学之树长青,愿公安文学繁花似锦。我衷心希望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长治久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纪文林,陕西岐山人。大学文化程度。宝鸡市作家协会理事,曾在宝鸡市公安局供职。工作之余,热爱文学,书法,摄影,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摄影协会会员。

风景这边独好

李新春

被誉为“千年九成宫,现代避暑城”“天然氧吧”的麟游山城,这回既不以其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的环境,也不以其曾是隋唐两个王朝六位皇帝留恋不舍的辉煌历史而享誉全国,而是因为其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在省市甚至国家体育局榜上有名,今年成功折桂“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我要上全运百场马拉松赛事优秀组织单位”的美誉,这既是对麟游十三五高质量发展的总结,又为麟游十四五跨入陕西十强县开了个好头。
惊叹之余我忽然想起了一段伤疤往事。
1984年《当代》第3期,刊载了作家邵某国的一篇取名《麦客》的小说,里面有这么几句话:临游这个地方,满山树木绿绿的,山泉汩汩地流……但是,让谁到这达来安家,保准谁都摇头。因为这达水土更怪,十家有九户人“拐”着哩,患一种大骨节病,瘸腿、大头、矬身子……外地人说笑话呢:爸爸见儿子不乖,恶狠狠地骂:“你再捣蛋,甭看我把你没治,哼,等你妈回来把我抱上炕,看把你治不死!” 也有个“身强力壮”的,敢拍着腔子说:“嘿,我这两条腿,甭看短,那天从这达到那达二十里路,没够我三天走……
那年月银屏广告少之又少,人们获取信息、了解事物最好的途径就靠纸媒,于是麟游就被“火了一把”。记得86年新入西安外国语学院的堂哥,寒假回来说在大西安,好多学生都隐埋出生地,不敢说自己是麟游人。他说同学得知他是麟游人,都围着他转,还专门扳扯了他的胳膊腿,并反反复复将信将疑地问:“你真是麟游人吗?麟游人不是???”他坚决地说:“不相信是吧?就我这身板,还不是我们麟游最‘端正’的呢!”。
要知道,当年我堂哥可是一米八七的“高白帅”啊。
我们无需评判《麦客》(尽管当年麟游人那个气啊,曾有许多义愤填膺的麟游籍文人墨客,“提笔从戎”口诛笔伐!)其实,不管怎么说,勤劳朴实的麟游人,尤其那些深受“瘟神——拐柳子病”的迫害者,是永远都不会忘记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神医殷培璞老先生的,如若不是他,麟游人如今能否拥有如此矫健的体质?麟游的体育事业能否如此惊人的发展?恐怕还是个未知数呢。
自2019以来,麟游已成功举办三届半程马拉松赛和一场自行车赛,这不单是因为麟游气候宜人风水好,还因为麟游人“兵强马壮”素质好啊!记忆犹新的是我作为自由人目睹的那场赛事。
6月的麟游,山青水秀、花红柳绿、天蓝水碧、凉风习习,确有“风景这边独好!”的诗情画意。空气中弥漫着花的香甜,杜水河畔,一幅“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景象。
来自陕西、河北、湖南、山东、广东等十几个省市的2500余名运动员,再次相约在这座历史名城,感受“隋宗唐祖”的意韵,品味青山绿水的酣畅。
那天我早早的起来,铆足了劲想要去青莲山广场目睹那盛世空前的“半马”赛事开幕式。在屋里,我从昨天就沉思:这座小小的山城一下子涌入了据说不下三万人的“兵马”,而且所有人都想驻足现场一睹为快,我就一直担心:秀美的青莲山广场,你受得了吗?
六点多,当我匆匆的走出小区门口时,却见如潮的人流纷纷的向西退回来,涌向官坪赛道两边。原来,“半马”工作人员早已将各个路口封的死死的了。据说他们于凌晨三点就开始集结、上岗了。我浅笑自己幼稚的担心,同时我更感叹政府力量的强大!
厉害了!我的大麟游!!
我只好随着人流,驻足于二号彩虹桥头,静待运动员的到来。
这时候,正前方一支广场舞队的大妈们吸引了我:她们穿戴整齐、英姿飒爽,还在紧锣密鼓的训练着。随着音响,我循声望去:中间那戴眼镜的不就是我年过七旬的老娘么!她正随着节拍,前三颠后两晃的练着步子,满脸红光与微笑,那投入的劲头,仿佛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一副自我陶醉又目空一切的样,又像似当年要接受毛主席检阅的神气!我想,在老娘的眼里,她一定除了自豪——她是我们家唯一的“半马”参与者,又一定有许多的感叹:跳了十多年的广场舞了,今儿终于派上用场了,能为政府添一回彩,还能接受运动员们的检阅,我要加油啊!我想,今天晚上她一定又免不了要说叨我们:“你看你们这么多人,都没个跑“半马”的,你看人家……”
“快看!过来了!!过来啦——”随着谁的一声大喊,人群一下子躁动了起来。这是九点刚过几分钟,只见运动员们潮头奔涌般的过来了,啦啦队大妈们舞的更带劲了,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音乐声、掌声,声声不绝于耳。最为瞩目的是,人们发现在运动员行列中,有一年轻的母亲领着一四、五岁的小孩,一边跑着,一边还向周围的群众招手,小男子汉一幅“王子”的大模样,赢得了无数的掌声和赞美声;随后又有一位戴着眼镜的约莫三十岁的斯文父亲,怀里居然抱着一个大约两岁的小孩,手里还拿了面小国旗,也精神抖擞的过来了,旁边那位背包、提水的女士一定是父子两的“后勤保障员”,他们一家三口跑的不是很快,但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人们纷纷举起了手中的相机……
一小时二十分钟后,男女冠军冲刺。那一刻我没有亲眼目睹,不用说那肯定是个令“无数观众竞折腰”的高光时刻。电话那头的女儿说,她放下了手中“备研”的书,看了“麟游半马”的全程直播,激动的一会笑一会叫,还流下了不知名的眼泪,引得同学们以为她是个失恋的疯子呢!
一个半小时后我在加油站附近见到一对小情侣:男孩手牵着女孩,拎着一瓶水,正在向前方十五公里目标处进发。我不免一阵感慨:花前月下,小桥流水处的爱情固然温馨,但驰骋运动场,用汗水浇铸的爱情也一定别有一番滋味!
漫步街头,我的目光又一次被一阵童稚的歌声和粗犷的呐喊声吸引了。原来是“拉丁舞”团的小队员们,她们在温热的阳光下,几乎一刻也不停的唱啊、跳啊!孩子们的小脸蛋上,除了兴奋的笑,还有晶莹的汗珠,甚至前排几个三五岁的小舞者都有点跳不动了,可她们依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旁边许多大人们心疼的跑上去,给她们递水送饮料!
约莫两个小时了,我在“大转盘”那又碰到了令人感叹的一幕:一对约莫六十多岁的老夫妇,他们步调整齐划一,神情自如温婉,互相嘀咕着跑过来了。人群里立刻像炸了锅似的,人们大喊“加油!你们是最棒的!!”甚至,几个中学生一边拍着手,一边陪着这对老人一路向前跑去;于此同时,文化馆的“军人鼓乐队”也不约而同的奏起了激进的曲子……
是啊!一场马拉松,使人们相聚在一个美丽的城市,既让我们领略了它“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也让运动员们感受了自己的心跳,享受了运动的酣畅,挑战了自己的极限,领略了沿途美丽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勇往直前、永不止步的马拉松精神,还有“少壮努力,老骥伏枥”的国民精神,以及唯美励志感人的爱情诗篇!我大美麟游,又一次在世人眼前展示了她的健美和妖娆!
如今的麟游,每天上下班,于人来熙往中,我最大的感受不是麟游人讲究的穿着,而是总有一种在茂林中穿梭的感觉(按说1.78的我米也不算小高儿啊):身边闪过的不只是“枪杆子”一样周正的男士,更有许许多多“竹竿子”大长腿美女。你再往学校看,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寒假开学第一课,我让六年级学生全体起立朗诵课文,我在课桌间来回走动,第一个感受不是他们书读的好坏,而是突然间就觉得,要看他们的口型居然都不需要俯视了,甚至,后排的高个们都要仰视了。我调侃的说:“今年这过年,哪卖长高素了吗?你们谁家还有吃剩的么?” 如今的麟游大街,上下班步行者居多;每天早晚,无论春秋冬夏,体育场、青莲山、西海苑、杜水边、公园里、马路上,到处都是跑步、爬山、跳操、漫舞、散步的锻炼者。官坪河堤边高低杠上有位退休老者,黑发蓬松,大冬天就穿身白绸衫在那上下飞舞,活脱脱一只白蝴蝶,我进城三年,他风雨无阻,从不间歇;卫健局有位女领导,疫情防控经常昼夜不休,但是她坚持每天跑步6公里打卡从不间断。麟游人快手抖音朋友圈,最爱晒的就是走路的步数、跑步的里数。
如今的麟游,脱贫攻坚甩掉“全国贫困县”的烂帽子,楼盘开发外地人争着抢着买了做“度假村”,公务员、事业编招考,除了陕甘宁的,苏沪杭的俏姑娘帅小伙也比比皆是。
随着国家卫生城的创建、页岭观景带的兴起,麟游人正在昂首阔步地为经济发展挺进陕西十强县而奋斗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李新春 陕西麟游人,麟游县教育体育局干部。宝鸡散文杂文作家协会会员。从事乡村教育近30年,酷爱文学,喜欢写作,论文及其他文学作品获省市县各级各类奖项30余次,作品散见《醴泉文艺》《西部作家文学》《宝鸡散文家》《小草园地》等平台。

我和我老婆的故事

王学中

人生中会有很多偶然,有的让你避之不及,有的给你带来好运。
我刚上到初中二年级,就赶上文革和上山下乡。和许多失学的青少年一样,来到到山西祁县插队。
据说,人生年轻时有三个机会可以改变命运。对我来说,第一次机会参军,没抓住:第二次机会上大学,没缘分;第三次机会就业,想躲都没躲开——被分到祁县东街卖菜。
瞧瞧我这履历,既不是国之重器,又不是社会栋梁。我一县里卖菜的,社会底层,事业无成,人生失败,一辈子能干成什么事儿啊!但是,我还跟你说,我这辈子还真就干成了一件事儿,那就是娶了一个好老婆。不曾想只这一件事,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决定了我人生的成败。
说起我老婆,其实我在祁县卖菜那几年都没见过她。直到有一天她从云南建设兵团困退回来。她父亲是北京部队离休干部,母亲是北京一个单位的会计。因为军队战备疏散,她们一家和另外十几家军队老干部被安置在山西祁县。
后来她父亲去世了,她家道中落。她母亲来菜店买菜,我总是帮她挑些好菜,一来二去,就逐渐熟了,换季的时候,她母亲常来帮我拆洗棉衣棉被的,我有时也去她们家送点菜。
那个时候,我所见到的她,沉默寡言,一脸苦相,但眉宇间尚存一丝书卷气息,但是她所做的事又没一样与书卷有关,几乎每次都看见她在不停地劳作,不是在和煤泥,打煤糕,就是掏炉灰,扫院子,洗衣服,剁鸡菜,反正这个家男人的活儿、女人的活儿,全让她干了。我对她的第一印象,这是一只落难的凤凰掉鸡窝里了!
最让我有点感动的是,她有一个从小有病的妹妹,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吃喝拉撒全靠人伺候。她们家那个姥姥,实际上是她们家有钱的时候雇来的保姆,专门伺候这小姑娘的。在她兄弟姐妹中,她最钟爱的就是这个妹妹,她的后背,就是妹妹的摇篮。现在妹妹长高了,她依然每天背着出来嗮太阳,遛弯。那小姑娘长得特别秀气,见到姐姐就撒娇,一双清澈的大眼睛总盯着她姐姐,充满着对姐姐的依恋和对生命的托付。
再后来,听她说,她们有两个姑姑,大姑和四姑。大姑是当地方圆几百里的美人。美到什么程度,咱不拿“沉鱼落雁”这些动物比喻,就拿人来说事儿吧。
解放前,乡下没有什么交通工具,但是总有人带着干粮和水,徒步几十里、几百里,到她爷爷家请求一睹大姑芳容。一传十,十传百,来看大姑的人络绎不绝。但是红颜薄命,大姑年纪轻轻的就夭折了。剩下四姑,人很普通,但身体壮实,一直活到很大岁数。她家里人说,上一代的遗传,好像再现到这对姐妹俩身上了,不过是妹妹随了大姑,姐姐随了四姑。
她从云南建设兵团回来,原本是她父亲托好了人,把她弄回来当兵的。托的人就是她父亲的世交齐部长,一位在石家庄部队的一把手。齐部长信上叫她近期前往石家庄住部队招待所等着填表走人,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从插队地点跑回来的部队子女。她母亲说是她把闺女给耽误了,没赶到石家庄,就赶上了林彪坠机事件,部队叫停了内部征兵。那些住在石家庄部队招待所等候的孩子们,一股脑儿的连夜填了表火速奔往部队,单就把她落下了。
祁县人民医院有个张姓女大夫,张大夫老伴和齐部长是战友,人家闺女早早的住在石家庄招待所等着,出事那天,当晚就参军走了。那时候的军装,正像冯小刚电影《芳华》里演的,女兵的帽子是那种新改的圆帽,被公认是史上最好看的军帽。
张大夫闺女穿着军装回祁县探亲,走在县里唯一一条大街上,军帽是那么时尚那么好看,红帽徽红领章闪闪发光,就像样板戏里唱的“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招来多少羡慕的眼光。恰巧这俩人就在街上撞见了,她扭头跑回家,一言不发的躲在小屋里拼命剁鸡菜。
弥足珍贵的参军机会,让亲妈折腾黄了,她能说什么。生命都是妈给的,为这么点儿事儿埋怨妈,那是不孝顺。突然有一天,她父亲犯病了,由于当地医疗条件差,又缺乏正确的抢救常识,本不该走的父亲,撒手人寰,撇下孤儿寡母,走了!她的依靠,她命运的逆转,也都随着父亲去了。
说不清是老天爷看她磨砺的日子不够,还是她自己太愚钝了抓不住机会,总之,炼狱道路漫漫,浴火重生无期,她第一次低头认命了。这一年,她按一铲黄土、两铲煤面的比例打煤糕,足足打出几吨煤糕,够全家越冬取暖了。
其实她原本就不是干活儿的人。她的父辈家境显赫,根基厚重,祖上都是河南达官显贵,家有万顷良田,河南著名旅游胜地宝天曼都是她家祖上买下来的,山区村民都是她家的佃户。其中最著名的是一位叫王俭心的祖先,官达三品,是左宗棠的老师,家里门匾“世代书香”是左宗棠亲笔所提。现在保存最好的河南内乡县衙门墙上还保留着王俭心画像和履历。
她的家族还有为国英勇赴难的光荣传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共有十五位革命烈士为国捐躯。她从小生活在优越环境里,品学兼优,多才多艺。她母亲在65军军部工作时,正逢65军文工团招小演员,她一下子就被挑上了。是父亲回来跟母亲说书香门第不能出戏子,硬是让母亲把她领了回来。
1965年中考,北京市出了15名作文100分的考生,被北京市教育局列为保送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生源。教育局局长在会上宣布这条决定时,她就坐在席间,因为她是15名考生之一。紧接着新华社记者到学校采访了她,成为当时轰动全校的新闻。
她父亲曾对她说,她的伯父叔父解放前都是北大学子,她要上了北大,家族的书香烟火就算接上了。但是高一还没上完,文化大革命就来了,所有的梦想一夜之间都被碾的粉碎。纵观她的前世今生,总是南辕北辙错过风向,真够让人长嘘短叹的。
就在命运把她抛到最低谷时,终于有一缕阳光出现了。1973年高校招第二批工农兵学员,她以优异的成绩被山西大学录取。我再见到她时,她已经学满毕业,在祁县防疫站工作了。说来也巧,我一个女同学毕业后也分在防疫站,她们俩都在检验科,关系还特别好。东街菜店跟防疫站同在一条街上,几乎斜对门儿。我常去防疫站找同学聊天,顺便也就跟她搭上话了,随着接触的多了,说实话我也找机会上杆子地对她好,这为我以后的人生做了特别牛掰的铺垫。
转眼她二十八九,还没谈婚论嫁。县里有头有脸的人托人说媒的不少,她不乐意。她母亲是老北京人,亲姥姥是满族,在旗,讲究多,所以她母亲也不愿意她和当地人结亲。那时在祁县插队的北京知青基本都分在县里工作了,她母亲单位也有北京知青。地缘的亲情,让知青们跟母亲走的很近,隔三差五那些小男生小女生喜欢来家玩,她母亲也倾其所有,把家里珍藏的细粮,鸡蛋拿出来给他们改善伙食。
那个年代吃饭是个大事。祁县这个地方大多是盐碱地,种麦子很少,而高粱玉米不择土壤,要求种植条件不高,所以主要的农作物就是高粱、玉米,常年累月的主粮自然也是高粱面玉米面。县城居民粮食供应定量中,白面占比例最低,每人每月三四斤。常年吃高粱面玉米面,外地来的人还真受不了,一是咽不下去,二是不好消化,三是拉不出来。对于吃惯白面大米的北京知青来说,吃上一顿白面馒头那是最稀罕的事了!她母亲蒸的馒头,那叫一个好看,好吃,揉得滋润,雪白细腻,一揭锅盖,满院飘着麦香味儿,再配上自家鸡蛋炒西红柿,实在是能给那帮知青解馋。
她母亲这么做也是有用心的,一方面是对背井离乡知青的同情,另一方面也想在几个男知青里碰上一个有缘的女婿。但是后一种做法遭到她强烈反对,她认为这是变相向人祈求,太丢人。为此,母女俩少不了争吵。
不久,母女俩爆发了更为激烈的冲突,缘由是她妹妹越长越大了,背不动抱不动的,就是每天的大小便都特别栓人。姥姥和母亲年纪大了,感觉自己没有体力和耐心再去伺候,想把妹妹送到农村人家寄养。
两个老太太这想法一亮,做姐姐的犹如万箭穿心。她含泪说了三点,第一,有血缘的都不愿伺候,没血缘的能善待吗?说白了就是花钱把孩子送去等死,这跟遗弃罪有什么两样。第二,军队战备疏散政策给那些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老军人造成了悲剧,殃及了他们的家属,但悲剧的恶果不能让一个无辜的残疾孩子来承担。第三,按照1973年总政治部烈士条例,父亲虽然在和平年代去世,但等同于在战场牺牲,所以家里有总政治部颁发的烈士证。妹妹是烈士子女,军队就得养着,国家就得管。我们现在有困难,不是要我们自行解决,自生自灭,相反,要不遗余力的去找父亲部队,要求他们解决,要求他们补偿,把我们一家重新安置回北京部队干休所,提供更好的医疗条件、生活条件和服务条件。
这番话让两个老太太打消了念头,但是由谁出面去找父亲部队呢?她母亲是烈士遗孀,自然是她母亲的身份最硬气。但是她母亲见到权力机关的冷脸,不是认怂就是气病了,难以完成家庭迁徙大业。最后,还是谁提出来的谁去干,她,义无反顾的挑起了这个重担。
上访的路布满了荆棘,家里等的都没盼头了。她萌生了一个念头,不如自己试着成个家,将来把妹妹接过来自己抚养。那找谁呢,原则只有一个,找个好人。这个好人,她想到了我,我就是她说的那种善良厚道心眼好的人。后来通过防疫站我同学牵线,两个人一拍即合。她愿意屈尊,我愿意与她同甘共苦,同舟共济。
这件事很快就被同学们知道了,有人嘲笑,有人鄙视,有人说怪话,反正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一天在东街上我被几个男生拦住了,其中领头的就是常去她家吃饭的同学。他们说“你干嘛找老刘(大家都称呼她妈为老刘)闺女呀,长那么丑,年龄那么大,人还不好,你是找对象还是找妈呢!”
我一听就心火上攻!是不是被老刘家馒头喂得太饱了,撑得不会说人话啦!人就比我大两岁,就说找妈呀,你妈比你大两岁呀!人白白净净瓜子脸怎么就丑啦?人一弱女子铁肩担家道,怎么就不好了,怎么就声名狼藉了,怎么就猪嫌狗不爱了呢!说句公道话,要说我一不起眼卖菜的配不上人大学生,这符合常理;但要说人大学生配不上我这卖菜的,那不是居心叵测作践人吗!
同学的真正动机是希望她落单,还是希望我落单,我说不清,反正最后我俩还是低调地把证领了。
细细琢磨人生,两个人的差异不一定就非得是障碍。说难听话,穷途末路,破罐破摔呗,图的是彼此有个依靠,心里有份踏实;说好听点儿,那是两个人的人性相通。
人性最根本的东西是善良。人性之首,首先表现是否关心比你更弱的人,是否会尽力去帮助他们。人性最深处的情感是看到别人在苦难中你会悲伤。就比如我看到她受苦我会难过,她见到她妹妹受苦她会悲伤。
饱受非议之后的婚姻,居然从领证开始,福星惠顾。岳母一家经历了一个从濒死边缘到逐渐复活的过程,我俩的人生,也随着岳母家庭变迁,实现了扭转命运的二级跳。
首先这一级跳是,经过多次上访,我老婆把岳母一家和我俩的小家迁徙到石家庄北京军区七分部干休所,与部队医院白求恩和平医院近在咫尺。按照岳父级别,安排了一套四室一厅的住房,有暖气,有卫生间,还有浴缸,一家老小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房子前面有一块菜地,还有一个菜窖,冬天放白菜萝卜,夏天放西瓜。岳母喜欢种菜,种果树,还种了各种各样的月季花,春夏季节,红的、粉的、黄的、紫的月季争奇斗艳,岳母站在自己园子里舒心的扬眉吐气。房子后面有两间放杂物的平房和一个鸡窝,这些都符合岳母的心思。
干休所给岳母、姥姥、妹妹办了部队医院免费医疗证,门诊、住院就都不花钱了。原先只有妹妹、姥姥享受抚恤费,到干休所后,又给岳母增加了一份。还让岳母欣慰的是,岳父安息的华北烈士陵园也离干休所不远,随时可以去祭奠。
石家庄生活比祁县明显好很多,白面大米随便买,副食品极大丰富。小弟弟从部队复员回来,结婚都不愁没房住,一家人又其乐融融生活在一起,好像岳父在世时一样。
至于我,被安排到部队机关食堂当司务长。司务长是主管各种日常生活的军需官,责任重大。部队有句老话说,一个好的司务长,相当于一个好的指导员,收住了战士的胃,也就收住了他们的心。所以我从接手司务长后第一件事就是抓伙食。首先我翻遍菜谱,想出各种南北新菜,改善伙食;其次,坚持亲自到农贸市场买菜,随时了解蔬菜种类价格等行情,为制定食谱、调剂伙食打好基础;再有,就是利用部队有土地的优势开展农副业生产,组织战士养猪、养鱼、种菜,用农副业生产补贴伙食,极大丰富改善了官兵生活,多次受到部队首长嘉奖和官兵一致好评。
我老婆常说“人挪活,树挪死”“活鱼逆流而上,死鱼随波逐流”,我感触太深了!我一卖菜的,能从社会最底层上升到管理层,第一次感受到做人的尊严,第一次有了责任感和成就感,哪能不由衷感谢我老婆的折腾,由衷感谢部队领导对我的信任!想起在祁县东街卖菜,每天跟那些爱计较的、爱占便宜的顾客为了几分钱、几毛钱针锋相对、讨价还价,真是浪费青春、虚度年华啊!
再说我老婆,她被调到河北省档案馆从事档案保护技术工作。作为学生物的理科生,在这个以文科为主的岗位上,她勤于学习新知识,巧妙地应用相关学科的交叉,寻找新的生长点,在解决档案保护工作的技术难题上提出很多新的思路和见解,受到馆领导的高度重视。
同时,命带大运,我老婆刚上班不久,赶上省馆分房子,我老婆就分到一套新房。搬进新居,瞧我老婆这本事,生了个七斤半的大胖小子!这宝贝儿特别会长,把我俩的优点都吸取了,又聪明又漂亮,抱出去那是人见人爱。
我老婆出色的工作,逐渐在她们那个系统出名了,先后被上级机关例如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国家档案局科研所看中,并和河北省档案馆磋商提出调动。二级跳的机遇就这样不期而遇的来了,我俩又一次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
人生真是一个充满连续选择的过程。一念之差,就可以衍生出不同的道路。那会儿,由于我们大家子、小家子都已过上向往的生活,还要不要折腾,我们心里还是挺纠结的。但是,外面再安逸,没有根的感觉。北京,充满了儿时的幸福记忆,那里成长了我们,那里养育了我们,那里是我们的根,是我们永远的归宿。
经过反复比较,我老婆选择调到中央档案馆。后来中央档案馆和国家档案局合并,她工作的实验室逐渐具备了深厚的科研基础和研究氛围,她部门的两位司长都是思路清晰、严谨求实的学术带头人,激励有志向的人向跨学科迈进,寻找新的路径,开拓新的天地。
从馆局合并开始,她就在实验室独挡一面,成为重要的科研骨干和力量,像一只凤凰终于站在梧桐树上,她等来了职业生涯的璀璨的时刻。与此相伴而来的是科研成果颇丰,她所在的课题组囊括了部级科技进步四等、三等、二等、一等乃至特等奖,最高奖项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填补了国内理论空白。她取得了本行业最高技术职称——研究员,获得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荣誉。她还受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邀请,参加大学教材编写。
在荣誉和成就的背后,我老婆最感谢的人是我。我老婆说,军功章有她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老婆说得没错,自打回了北京,孩子上了最好的幼儿园和小学,我心里那份舒坦就别提多美了!我调到海淀农商银行工作,距离孩子学校不远,接送孩子的事我就全包了。一个家庭离不开家务,只要你为人夫,为人父,就必须和家务事打交道。为了让老婆踏实工作,我主动承担了绝大部分家务。
其实,买菜、做饭、擦地、洗衣也是一种运动,常做家务活儿可以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呢。当然我在工作上也是兢兢业业的,我有两次机会荣升到繁华地带的北京市总行工作,但是由于这些地段离孩子学校远,接送孩子有困难。为了不让老婆分心,我都没跟老婆商量就放弃了。我想,老婆能做大事,她优秀,远比我自己优秀还自豪。我愿意全力以赴辅佐她,成全她。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有的档案馆倒塌了,馆藏档案资料全部被埋,抢救现场急需专家指导。为此,四川省档案局向国家档案局发出求助邀请。国家档案局应邀在全国档案系统挑选三名保护技术专家,火速奔赴抗震救灾一线。我老婆作为资深研究员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临危受命。
我老婆在地震现场看到,孩子们如花的生命在瞬间消失,颐养天年的老人们从此天人永隔,悲痛的心绪久久不能排解。她面对废墟发誓,虽然无力拯救他们的生命,但是她会用自己的工作,把埋进废墟的档案资料拯救出来,还给当地人民一份完整的民族记忆,让汉、羌两族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得到传承和弘扬。
她在灾区工作了几个月,不仅亲自参与民族记忆的抢救修复,还培训出大批年轻技术力量。十年后,2018年5月12日北京电视台为纪念汶川抗震救灾十周年,播出了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向一群档案人致以特殊的致敬。片子里有不少我老婆的特写镜头,我赶紧录下来作为我们家的珍贵资料保存。不少看过电视的亲友纷纷都说,想不到英雄就在我们身边!
是啊,我也这么认为。我从头到尾都在写我老婆,都在说我娶了个好老婆,那我老婆究竟怎么个好法?我认为,首先,国家有难,挺身而出的家国情怀在她身上最为可贵;其次,对亲人的亲情,对家庭的勇于担当,感人至深;第三,身处逆境,自立自强,用奋斗改变命运,她不是一个懦弱的女人;第四,孜孜不倦的学习,努力拼搏事业,对我孩子的影响特别大;第五,功成名就,对我不离不弃,情深义重。
若是今生没有遇到她,我的福祉在哪里?若是今生她没遇到我,谁人鼎力相助她?我俩人生的一衰一盛,一苦一乐,一忧一喜,一沉一浮,是不是都隐含在天道之中呢?

【作者简介】 王学中,1958年至196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职工子弟小学读书。1964年至1968年在北京市西颐中学学习。1968年12月赴山西祁县插队,几年后抽调到祁县东街菜蔬商店任售货员,27岁结婚。婚后调入石家庄某部队机关食堂任司务长。回北京后进入海淀农商银行工作至退休。

和母亲“吵架”

乔栋

即使和母亲促膝而坐,交谈起来都必须大声喊。了解的人,知道是母亲耳背,不了解的人,以为家里老在吵架。因为母亲听不清别人的话,同样也听不清她自己的话,她老以为自己的声音不够大,所以也是喊着问。隔了门窗玻璃,听上去还真像吵架。
岳父也耳背,一般说话也要凑近他的耳朵喊着说。一些关键词实在听不清或者听不准,就拿笔写。岳父毕竟是西南联大的老牌大学生,也算老学究了。过了元旦,就算九十岁了,眼睛居然返老还童,连老花镜也扔一边了。每天都有几种报刊供他看,获取的信息量很大,知识面很广,记性仍然很好。就是偶尔有些话他听不准,结合上下语境,参考口型,他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所以交流起来虽然也免不了喊着说,但不至于像吵架。况且岳父主要是讲,而不是听。仿佛他依然在讲台上,有讲不完的东西,大多时候,你只管支起耳朵,当个真实的听众就行了。
而我母亲就不一样了,她不但耳背,而且是地地道道的文盲,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她也看电视,看电视里的人哭哭笑笑,打打闹闹,就是听不到说的啥,看不懂为的啥。下面的字幕她知道是字,但不知道是啥话,所以看一会,就说头晕,侧了身子坐了,仿佛和电视里的谁闹别扭。
我就想象母亲该是多么的孤独,她的世界仅有多大。她多想知道这个世界、她的身边都发生了什么事。这些事该有多么生动、有趣。我就努力给母亲讲,讲眼前的事情,讲电视里的故事。我尽量地讲慢,讲通俗,哪怕她听个大概。但非常困难。她的左耳完全聋了,右耳只有一点微弱的听力。我给换过三个助听器了,但时轻时重,时好时坏。有时为了一个字音,总要纠缠半天。我老想说清楚,母亲也极想听清楚。但我似乎总是说不清,她也老是听不清。我就一字一顿,转着圈子,打着比方,做着手势,夸张表情,反复着说,而母亲望定了我,显然是将全部注意力都聚拢了来,过度紧张地集中在某一个地方,早已将话题的背景、范围、前因后果、语言环境,抛到了九霄云外,只是扑扇着眼睛死死地猜,结果蹦出口的字音和我说的风马牛不相及,离题万里。于是我就急,母亲更急。我不忍心看母亲失望的眼神,还有那不易觉察的羞愧。我又从头再来,挖空心思地搜寻相关事件、相关词语引导、暗示,借助表情、口型、神态、动作,不厌其烦地说着那些车轱辘话,但仍然频频穿帮。
我就发急,我就来气,我就开始诅咒。刚开始,我诅咒时光这个无情恶魔,不知不觉夺走了母亲的大好年华,还和病魔合谋一起夺走了母亲的耳聪;接着我诅咒万恶的旧社会,恶毒地剥夺了母亲读书的权利和机会。但母亲的哥哥能当大学校长,妹妹能当小学教师,唯独母亲不识字,似乎还不能把责任全推到万恶的旧社会;于是,我就怨恨起母亲的父亲、我的舅爷:怎么能不让女儿进学堂,去读书?还是富农成分呢,还雇有长工呢,怎么忍心把幼小的女儿当长工使?完了,我就埋怨父亲,十五岁就把母亲娶进门了,怎么就不送她到什么速读班,去学几个字。况且你本人还是个高小文化,完全能手把手地教她认几个字啊?自己不献爱心,还时不时怪母亲睁眼瞎,没文化;但终了,我最悔恨的还是我自己。母亲生了我,养了我,送我去读书。我远远近近也陪伴了母亲五十多年,竟然没有给母亲教会几个字。还当了十年教师呢,还人五人六地教语文呢。其间收了多少个插班生,教了多少年补习班,却就是想不起教母亲简单的识字认字,甚至连这方面的意识都没有过,哪怕一星点,一刹拉。现在她失聪了,记忆不行了。这个课,永远不可能再补了,成了终生的遗憾。想想这些,我心里直骂自己:真不是个东西!
母亲急切地想听的表情是那么无助,是那么的刺痛我的灵魂。但她没有一句责怪怨恨,仿佛都是自己的错。而我,一想起这些,尽是责怪、埋怨、悔恨,还有那恶毒的诅咒。我们感叹岁月的绝情,却从没有责怪过自己的无情。以前我们依赖于和母亲的语言交流,从没有想到还有可能需要文字交流。但现在,语言和文字几乎都实现不了和母亲的交流,而彼此交流却无时不需要,无处不需要。我们需要,她更需要,而且更加珍贵。没人和她说话时,她那空洞的眼神,木然的表情,让我的心一阵阵发慌、发酸、作疼。她想说话时,一眼一眼地看我,那种眼神,那种表情,无不刺痛着我的神经、我的灵魂。我知道母亲渴望交流,渴望获取新的信息,渴望知道她的眼前到底在发生着什么。常常是,她看见别人哭,她就不由自主地流泪;看见别人笑,她就茫然,就羡慕,就木然地笑。
现在,我也开始耳背了。悄悄话已经与我无缘。是我本来就讨厌悄悄话?谁要在我面前说悄悄话,只管大着胆儿说,很安全的,但最好离开我的视野。和别人一块看电视,我总要开大几档音量,要不我只听得蚊子叫,听不到人说话。同事们有的说我是间歇性耳聋,有的说我是选择性耳背,有的干脆叫我奸耳子。我都很无奈。我带母亲看耳朵时,顺便也给自己检查了一下。大夫问我要不要治疗?我问啥意思。大夫说神经性耳聋,一般治不好。不过你年龄不算太大,吃点药看看。我说谢谢,不用了。我不知道,我在母亲现在的年龄,我的耳聋能不能达到母亲的水平,但我已经从母亲那儿看到了我的未来。所以我很理解母亲。理解的同时还有点羡慕,因为我真没有把握我能不能活到母亲现在的年龄,即使活到,还能不能像母亲现在一样,有一只耳朵能够听到一丝这个世界的声音,哪怕已经很是微弱。
所以,我很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光,很珍惜和母亲交流的机会。我只想陪母亲说说话,不想和母亲吵架,但我真的想和自己吵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乔栋,笔名仁达。宝鸡金台人。陕西省作协会员,宝鸡市作协理事,金台区作协副主席。先后在《延安文学》《当代小说》《秦岭文学》《文化艺术报》《民声报》《华商报》《宝鸡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二百多篇。出版散文集《看海》《从故乡出发》两部。

踏歌而行

郭月琴

生命如花沐浴晚霞,情如美酒光阴如画。
携梦踏歌千山来,万水诗情画晕开。
看岁月摇曳,随暗香浮动,入眼的故事里,满眼皆是美景。
我问过流年,风吹过,水是否依然还保持着最初的清宁,我问过黑夜,星月可曾辜负过一世如水的柔情。
走过的岁月里,匆匆的脚步似乎从来就没有歇息,没有静静地欣赏过这些美景,忙碌的一生中,一路走来,不问迷津。弹指一挥间,生命又画上了一道年轮。
走过浮生,走过尘梦,走过一曲曲清弦,走过一阙阕烟云,唯有思念始终如一,唯有暗香始终如故。
花开是诗,花落成章,心是菩提,清风弄曲,那氤氲在心里的山水,便镶刻进年轮的荼蘼里,浓浓淡淡,轻轻浅浅,远了又近,近了又远,绘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凝结成了一生中最美的风景。
透过时光,所有经历过的故事和一切美好,已沉淀进了岁月的深深处。
我喜欢文字里的那种清素淡雅,喜欢文字里的朴实无华,愿把自己淡然成一枝叶,一棵树,一粒尘埃。
内心澄明,欢喜自在,笑容常在,幸运常在,细品人生,繁忙中自有惬意,静观岁月,踏浪而歌,得失间修得从容。
放下烦恼,烦恼才会放过自己。心生欢喜,欢喜才会伴随着你。
带着欣赏的眼光看人,带着包容的心做事,带着知足的心生活,带着感恩的心去看世界,你会发现世界因你而更加美好。
铺满阳光的七月
阳光和煦,花舞阑珊,小风帘动,草木生烟,轻挽心笺,雨落眉间。
光阴就这样错落有致。紧张而有节奏的生活,简单着而充实着。
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融入自然,去解读花语,去聆听花开的声音,做一个安静的赏花人。
端坐在自家的小花园里,伸手接一片飘落的花瓣,贴近唇边,掬其沁凉与幽香,品味人生中的苦乐甘甜。
喜欢花,尤其喜欢自己亲手培植正在绽放的小花。拿出手机,对准自己,我和花儿自拍一张,瞬间灿烂的微笑就像花儿一般留下了印记。我在丛中笑,惹得花儿也笑得弯下了腰。风情万种,笑颜甜甜。
花,自然有它的花语,有着深深的内涵,有它的灵性,有丰富的情感。它能让我开心,能开启我新的思维,给予我写作的源泉和动力,给予我更多生命中的怒放和感动。
她的坚韧与绽放,源于自然又超脱于自然,即使凋谢, 也会让芬芳升华,即使枯萎,也还在孕育着生命的涅槃。
撼同花一样生命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树,砍了还会再生,草,烧了还会再长,对于生命只有一次的我们,更应该好好的珍惜和把握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让自己的生命活得更加光彩鲜活。
七月,多么美好的一个季节,我把这份美好悄悄地别上衣襟。惟愿:那些我写进风里的诗,走进我心里的人,念进景中的情,都像文字一样的婉约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郭月琴,笔名:心语。山西晋城市人,现居宝鸡市。中国诗歌报六室副主编,宝鸡市作家协会会员,宝鸡市渭滨区作家协会会员。文章多见报刊杂志及各大网络平台。

墨宝

郭方正

下午二点左右,史总、成哥,宽哥、小卢及我一行五人,两辆车,在宝鸡陈仓区虢镇参加魏总给儿子的盛大婚礼后,返回杨凌农科城,稍事休整,去拜访在杨凌开厂的刘总,刘总得知我们来了,安排我们去吃杨凌著名火锅,好家伙,中午吃了宴席,下午又瞄上海鲜,夹杂各种野菜小吃,我们这帮人像恶狼风卷残云胡吃海喝,又是热闹狂欢了一番。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酒足饭饱,径直都去了刘总厂区的销售办公室,刚成立的公司,销售办公室宽大气魄,窗明几净,高档老板桌以及四周名牌沙发布置的富丽堂皇。
老刘是个生意人,在商言商,只对产品的销量感兴趣,他话语极少,有些招架不住这些酒鬼、老板、销售精英们的狂轰乱炸,加上今天两场的酒宴,个个有些激动和亢奋,像燕赵之士,群情昂扬,话语就密了点,陕西人说话像打架,成哥吐着酒气提议去洗脚按摩,老刘装着没听见,只是给大家倒茶发烟,礼让大家吃水果醒醒酒,聊聊别的事。大家心照不宣地闲谝着,老刘有些局促不安,借故说出去一下。
宽哥发话了,他叫小卢和我去他车上取来毛笔和宣纸。我们拿来笔墨纸,只差放墨汁的砚台,没砚台怎么研墨,我们在老刘办公室前面的荒地里找来一个不锈钢脸盆,在老刘的卫生间冲干净,洗尽铅华,倒进墨汁,放在老板桌上,只见宽哥拿出他的最爱大1号毛笔,饱蘸墨汁,在宣纸上试写下“诚信赢天下”五个字行书,我在旁边压纸高声叫好,宽哥笑咪咪说要给刘总献墨宝,让他的办公室锦上添花,多些文化气息,大家都说妙不可言,宽哥大手笔,龙腾虎跃,势不可挡。
宽哥是生意人,社会人,是咸阳市下辖某县人,是做百货批发生意的,我们曾经有过短暂合作,是经好朋友介绍在酒桌相识他就快速下单,算是话能说到一起的经销商朋友了。
他所在县域网点薄弱,客户群稀少,做产品粗枝大叶,亦不能精耕细作,销售额不高,如同鸡肋被各个销售厂家放入D类客户,处在可有可无的边缘状态。
宽哥经事多,浑身充满故事。他都快六十岁了,看似身体清瘦,但其能量颇大,懂养生之道,身轻如燕,走路跑步年轻人也赶不上,这个老头真嗨,通宵开车精神抖擞,不困不乏。铁人赞誉扣在头上,一点都不为过。
他喜交朋友,经常邀约我们这帮搞销售的主儿去他家做客,一月两次,有时也有冲昏了头脑,一月不下四次的,我们提前约好,分工明确,从各个地方齐聚他家,有带凉菜的,有拿硬菜的,什么烧鸡、猪头肉、鸭脖子鸭架、熟牛羊肉的,他家里藏有年份好酒,也舍得给这帮兄弟喝,只是女主人做饭炒菜技术差强人意,幸有好酒压镇,朋友们常喝的意兴阑珊,高潮不断。
宽哥性情中人,有怪才,酒常喝微醺,多以划拳点儿赢得战局,拳术精,别人酒就喝的多,整个通关下来他愈来愈来激昂,头脑更清晰,点儿更亮,也是酒后打牌常胜将军,不论麻将,扑克牌,他样样拿得出手,这就怪了。但他酒后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拿出他的文房四宝,给好朋友献墨宝取乐,墨宝是他的最爱,别人掏钱让他写,他还有一个乐意不乐意呢,他说他最爱交朋友,爱哥儿们,他酒后写的字如果估价,那也是不菲的价钱。“主人何须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他是省市书法协会会员,他的字龙飞凤舞,飘逸潇洒,极具王右军遗风。
刘总从外面进来,跟着进来了甘肃天水地区马老板,刘总对大家介绍了马老板,大家彼此寒暄认识了一下,宽哥语重心长说“刘总,你办公室不错哟,就是缺少点文化氛围,墙上留白很多,我自做主张,想今天给你好好写几幅字,你觉得这个建议中不中?”因刘总是河南人,宽哥幽默了一下,就一气呵成,写了“天道酬勤”、“海纳百川”、“大展宏图”、“难得糊涂”、“志在千里”等字,可见这种气势,让大家拍手叫好。马老板谦卑地站在旁边,对字连连评价,说这个“道”字、“海”字、“纳”字、“展”字、“志”字、“千”字等字,那笔画架势俊逸飘飞,却不乏敦厚深沉,这些字都能坐住,高级很。看来马老板懂书法,对宽哥的书法赞口不绝,随即出门拿来一条软中华给宽哥,让宽哥给他办公室写几幅字,宽哥连连道谢,说“好的好的,写,写,写,既然马老板这么喜欢字,兄弟保证你字字满意,”大家都被马老板的热情吊足了胃口,而刘总却不大自然,只附和了一句,也没听清他说什么,他又看了看手机,不知在思考着啥事儿?
原来马老板是大老板,他的厂房很多,是租给刘总一个车间,刘总建了自己的小厂,经过三个月设备按装已胜利投产了,可疫情原因害的可苦闷了,在座五个人都是刘总多年的朋友,有跑业务的,有做代理商的,大家都为了各自利益被捆绑在一起了。
我不止一次听刘总讲河南人和陕西人差异,他常说陕西自古是王者之地,条件好,人口少,人们小富即安,那像他们河南那边,人多粥少,你不努力,日子就过不前去,放眼望去,一亿多河南人,个个做梦都再赚钱,河南人遍布全国各地,他们具有超前眼光,并且勤劳勇敢,他们脑瓜灵,动手能力强,赚钱欲望足,刘总早期在家乡是个私企老板,业务做得也很出色。
随着时代改变,市场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痛则思变,他又把目光放在了陕西周边市场,通对多年对老陕的观察了解,认为去陕西发展有更大潜力,他认真做了,也尝到了甜头。他在耳边给我说“你们陕西人只注重利润,都想一口吃个胖子,所以走不长远,我们河南人只要有钱赚,那怕少一点,也要拼着命去干,而且走的踏实。”我和他接触时间长,我觉得他说的话不无道理。
他是河南商人,而河南人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印象不是太好,这是历史长期形成的,错与对谁也说不清。在这里我可没丑化河南人的意思,河南人的务实精神全国第一,我就一直跟着河南人赚点小钱,因为河南的小吃呀、乳品呀、方便面呀都是全国重点出口省份呀,跟河南人能学点东西,事无完美,人更无完美,在如今实体经济越来越难搞的情况下,有一口饭吃就不错了。
老刘是分分利慢慢做起来的生意人,他没多少文化,也不懂什么文学绘画书法,他只知道怎么赚钱,为家人,为员工,这也无可厚非,他真的不喜欢什么书法?隔行如隔山。
宽哥也做刘哥的产品,但销量不是怎么好,宽哥爱好广泛,抽烟喝酒打牌,书法,养鸽子兼做生意,他们不是一条路上的人。
那一晚上,我们都喝的有点多,大家都在看宽哥激情四射的书法,完全没有体会刘总的心情,那一晚上由于马老板推波助澜,把写字推到了高潮,都十一二点了,大家不肯散开。
马老板拿了五幅字高兴的去睡了,宽哥写完字,让我把大1号毛笔用水冲净就行,我在卫生间,用了将近三十分钟的时间,才勉强把毛笔洗干净,拿出来交给宽哥,宽哥还是摇摇头,说我没洗好,他自己又去洗了十分钟,这才走出卫生间。
都午夜时间了,我们把给刘总写好的书法归纳整理,收拾好放在茶几上,宽哥又对刘总交待了一番,让找人把字去裱一下,然后挂在办公室几面墙上就行,他就是义务为刘总写字,也不要润笔费了,到时在业务上希望刘总多帮几把。
这时史总,小卢哈欠连天,顺口说该登记宾馆休息了,大家都望着刘总,刘总却提了提裤子,说各位能来我这里,我今晚高兴的很。可是我晚上想开车回老家一趟,各位就此别过。
大家听到刘总这么说,都没说什么,明显宽哥,史总,成哥有些脸上挂不住,他们收拾好东西,史总和宽哥开一辆车回咸阳某县,成哥、小卢说他俩回渭南市区,他们发车驱动,乘着夜色绝尘而去……
而我呢,去杨凌老火车站旁边一宾馆住下了,人困马乏和衣而睡,可一睡下却怎么也睡不着了,期间接两路人马打过来的抱怨电话,乘兴而来,扫兴而归,哎,刘总不解风情……
那一夜,我失眠了。我觉得人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如果硬要强加给别人不喜欢的事,那怕你的墨宝是无价之宝,对不喜欢的人来说也是不重要的。所以墨宝要给识货的人。
过了二个月后,我去杨凌找刘总谈事,去了以后刘总不在,出门时,在院子门见马总,马总热情邀我去他办公室坐坐喝茶,只见老马洗干净手,在茶桌旁腾挪叠宕,一会儿功夫,茶香四溢,小口啜饮妙不可言,抬头再看办公室四周,书法牌匾,纵横四海,张扬遒劲,活泼洒脱,此时映证马总的丰富内涵恰如其分,茶茗见主人本色,书法显主人儒雅。听着老马侃侃而谈,我看着马总办公室氤氲着祥和的文化气息,陷入了沉思,而此时刘总还在异乡送货的路上。
【作者简介】 郭方正,男,陕西扶风人,喜爱文学,以文写心。宝鸡作协会员,扶风县作协会员。

寇明虎古诗词

寅虎仲夏,幸随市作家协会造访岭南凤县秦岭腹地古村落,桃花岭、苇子坪。见古驿隐存、青山环围、曲径指处,绿荫葱茏、清溪醇澈偶得绝句三首、小令一阙,标明美景醉眸、兴致所至。

七绝三首

过桃花沟访苇子坪

魅影婆娑曲径幽,一条古水润千秋。

桃花沟里聆莺啭,苇子坪前赏绿洲。

仲夏赏千年银杏

众人惊叹你风光,四臂环围欲丈量。

一袭碧衣昭壮志,千年苍劲笑寒霜。

苇子坪里倚梦游

重岭环围一径幽,白云肆意宿梢头。

虽因地僻少人问,乐得清心倚梦游。

小令 渔歌子 骚韵萦耳俏眉飞

桃花岭前赏翠薇。

苇子坪里醉鸟啼。

轻云袅,习风吹。

骚韵萦耳俏眉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 寇明虎,陕西陈仓人,笔名贯愚。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宝鸡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宝鸡职工作协副主席,渭滨区作家协会副主席。1986年下海至今。作品散见于《秦岭文学》《宝鸡日报》《作文导报》等报刊。

仲夏夜之梦

◎七月椰子

夏风吹醒一院梧桐

梦中的海市蜃楼摇摇欲坠

我把词语酿成夜宴

风雨中,走向更深的寂寥

迷迭香无语

蛐蛐在万籁俱寂中唱响沉默

今夜,大海回归

所有泪水皆过客

在波光粼粼的金渭湖

我慢慢摇醒月光

万物涌动

天空是云朵的家

昼夜一分为二

水是流动的江山

绿草闪烁最初的梦

太阳从金銮殿滚滚而来

群星滑过混沌

鱼鸟各自为营

沟壑布满心灵深渊

万物涌动

只欠风尘

妈咪,云朵鼻涕好长

嗯,他不听话,气走了太阳公公啊

妈咪,云朵一会变成棉花糖,一会变成小马

嗯,每朵云都有上万个自己,你读过《九型云格》吗

妈咪,那朵云走得比我还快

呵,云喜欢用脚丈量天空。可是孩子,快走未必赢

妈咪,这片云藏在月亮身后

哈,你没听过"云抱琵琶半遮面"吗

他不想与星星火辣辣的目光相遇

妈咪,云朵喜欢穿白衣,素面朝天

嗯,质本洁来还洁去。这是一种态度,叫云生活

妈咪,云朵妈妈是谁,是雨吗

嗯,你听过"三生万物"吗

那妈咪,云朵有家吗,是天空吗

呵,四海为家,飘一生

妈咪,我能去云朵家做客吗

孩子,要学会"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你才有机会

茵香河

流淌在心里

奔涌在眼里

静默时

我的呼吸

我的世界

全是茵香的味道

英雄本色

即使雪天没有星星,心中仍要亮晶晶

即使落叶堆满空阶,眼里仍要绿葱葱

即使冬夜的小径狭窄泥泞

你仍要擦干眼泪,毅然前行

生命的战场上

能救自己,渡他人

朋友,你就是真英雄

落叶赋

梧桐落长安,片片思翩然

去岁双飞燕,衔来连理枝

栽苗待参天,树高人渐矮

不如庭前萱,独秀走江湖

生逢木叶中,心随芳菲撼

竹窗听夜雨,常叹形影单

自隐深林后,冷眼看清欢

秦岭赋

梦入秦岭一杯羹,满园春色落晚风

长安明月今犹在,照亮尘世一孤灯

归隐真人不知处,笑倚青云望险峰

安得浮生半日闲,聚散匆匆人不同

夏风颂

夏风吹,婀娜柳池边

木叶绿,今宵酒残

天微蓝,去年廊桥边

明朝飞燕念,一生思量

黄昏初寒,不如意五之有三

不因物叹,姹紫嫣红万般看

纵前世狂澜,独守良人愿

春望

今朝浅酌忆帝乡,日月之行空遥望

立听鸟鸣人影寂,苹果叶间窥天光

槐花香

一方山水任娉婷,树红叶绿别有情

槐花满院庭难扫,香风卷地雀无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七月椰子,宝鸡国学院副院长,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英文作品多次获奖,作品发表于《工人日报》《诗潮》《散文诗》《星星》《宝鸡日报》《绿风》《西北军事文学》《秦岭文学》《新民晚报》《芒种》,美国《诗天空》《世界诗人》等。出版诗集《明亮的晨星》,线装书局出版,双语作品集《跳跃的苹果》,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

百草之王——春之物语

◎郭明祥

端午临,喜得友送来香茗

于是,泡一杯春天

暖一世沧凉

品一口春蕊

泄体之火,上下酣畅

尤物生于雾艮之上

离火冼礼胴体

不负春光不负己,揽春入怀

人间烟火飘荡至味清欢

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

来者都是客,迎接十六方

离火灌灌煮、盅盅品、慢慢饮

让你醒脑提神,灵感泉涌,才思敏捷

用嫩芽之躯,敬岁月浮沉,忆故人情长

转战江湖不相忘

你贯穿三皇五帝

香魂周游天上人间

礼佛悟道生禅机

文人墨客,品儒家,论鸿道

穿行风花雪月,赴佳人之约

激荡人间、征战沙场,论功赏茗

张骞携你纵横天涯

步履中华丝绸路长

青花瓷不在寂凉

王勃品一口茗香

飞书《腾王阁序》千古鸿章

你是明清里第一朵人间绿花

羞落了桃红杏白

神农氏日遇七十二毒,饮茗而解

陆羽煮茗,香惊后唐李煜

乾隆江南遇佳人

龙井御味天下闻

百草之王

你的幽香醉了多少精英灵魂

柴门陋户甩出你绿衣水袖

你总是站在周礼舞台之央

佳人把你捧在纤纤玉手之上

你为墨宝添香

你为雅士致韵

诸葛亮借你之风

悟出草船借箭,得以舌战群儒

赤璧之雄略与睿智

你是道家的琼浆玉夜

品茗出禅机,悟得天人合一

杯中绿针根根竖起顶天立地

藏着人间茗道云烟

身着绿裙的佳人

既入殿堂府院

又似小家碧王

又入竹篱茅舍

溢满了皇帝金盅玉盏

添满百姓人家粗瓷大碗

佳人红袖捧香茗

客来敬献坐上宾

高文举读书一更天

梅英沏茗润喉咽

才有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

三国孙皓御赐,以茗代酒,对饮天下

唐宰相李德裕与茗鉴水别泉叮咚之声

王肃与“酪奴”曰:“茗饮何如酪浆。”

王濛喜饮茗,客戏必云:“今日有水厄。”

单道开茗饮曰:“冬能自暖、夏能自凉、昼夜不卧,一日可行七百余里。”的惬意

苏陆纳杖侄,无佳肴,品香茗,以俭德著称于世。

苏东坡与谦师得茗三昧曰:“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凤液今安有。”

晚唐诗人皮光业:“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之旷世名篇

郑可简:“银丝水芽方寸新。”“上贡人间朱仙草,官运亨通万户候。”之功誉

茗香古道漫长,驼铃声声悠扬

你影子里鲜活多少古人往事

你涤荡长江之水、纵横黄河滔滔

曾打马长安十里长街

接西域之风、洗大漠尘烟

你是骚客的知己、伙伴

苦涩中悟出了多少千古名篇

文成公主携茗进臧,昭君怀抱琵琶出塞

西域阳关少乡音,恰似故人相伴

百草之王

乾坤水中泡

兑泽天下

与坎之耳皆是灵动

巽过之木皆是体香

帝王圣贤用你指点江山

你是玉皇杯中之物

行走在人间四季里

隐居在街坊邻里柴米油盐酱醋里

藏在逸闻趣事中

品人间喜怒哀乐,悟世间悲欢离合

一壶香茗揽尽沧海桑田

润泽岁月无声

百草之王、醇香醉人

可谓是:茗香袭人

壶小能通天下水,茗清不染世间尘

武将,闻香下马

文臣,落轿品茗

达官贵人也好,功败垂成也罢

你富甲天下,还是衣衫褴褛

煮人间朱草,千家万户皆是桃红柳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郭明祥,宝鸡人,居陈仓。天水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水市诗歌学会会员,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有多篇诗歌、散文、小说在《华夏文明导报》《飞天文艺微刊》《天水文学》《秦岭文学》《天水日报》《天水晚报》、《秦州文艺》等报刊发表。

一剪梅·步韵 邓汉章先生《雨晴》

强健

自古山河无障屏,失心裂帛,得道垂青。

秦家戍垒汉家城,开创艰难,持久何凭?

大器英雄自得朋,赢在民心,输在民声。

陈仓道上问曹刘,山也无言,心更难平。

附邓汉章先生原玉

《一剪梅·雨晴》

雨后南山如画屏,山自崚崚,树自青青。

白云山外正徘徊,欲去难行,欲驻无凭。

爱与群山作好朋,晴日观形,雨日听声。

自然与我两相融,好也神宁,歹也心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强健,行吟渭水秦山,沐浴唐风汉韵,追慕田园诗派,更喜欢苏辛壮词。我笔写我心,偶有作品在诗词大赛获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