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因为不与人相争,所以天下人没有谁能与他争。不争,反而取得了别人争也得不到的效果。
天下的很多事情,不是自己努力就能成功,不是自己拼命争取就能得到,怎样才能达到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境界?老子认为,做到谦卑处下,就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社会从来就是将掌声和崇敬献给那些冲在前头和居于上头的人,而那些处于下层或落在后面的人往往遭受人们的白眼和轻视。因而人们都喜欢处上、居前,不喜欢处下、居后,在常人眼中,学“水往低处流”是犯傻, 学“人往高处走”才聪明。
在《道德经》第66章中,老子从3个方面说明了只有善于处下、居后,才能真正达到处上、居前的境界。
01 善处下才能成其大
在第66章一开篇,老子就用江海作比喻说明这样一个道理:能处下才能成其大。
老子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百谷”,百川;“百谷王”,百川汇聚之地;“善”,能;“下之”,居其下,处其下,指居处一切水流的下游。这句话的意思是,江海所以能成为许多河流所汇聚的地方,是因为它能处在低下的地位,所以能成为许多河流所汇往,才能成为百川之王。
大江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大江大海,是因为江海位于百川之下,不辞细流,从而成就了它的浩瀚。这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物理现象,老子由自然现象推及人事,说明人要想强大首先要处下,同时也应该像江海那样善于包容。
李斯在《谏逐客书》:“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意思是,泰山由于不舍弃任何土壤,所以能那样高大;河海不嫌弃任何细流,所以能那样深广;帝王不拒绝任何民众,所以能显示他们的恩德。
李斯同样用类比说明包容才能成就伟业。包容有多大,度量就有多大;度量有多大,成就的事业就能有多大。
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就是因为它甘心居于百川的下游,因而百川奔向它、归附它。当一个人把自己放低的时候,就能看到别人的优点,不断汲取别人的优点,使自己不断进步,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
02 善处下才能处其上
老子接着说,一个人想要站得高,首先要为人谦卑。
他说:“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居于民众之上的地位,就是统治民众;“言”,说话;“以言下之”,通过谦卑的言论表现出甘处民下。要想在上位统治民众,自己说话首先要谦卑。不只是说话要谦虚,行为也应该如此。
老子在第39章说过:“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穀。”意思是尊贵以卑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侯王自称“孤家”、“寡人”、“不谷”,在言语上表现出了谦卑。
一个人要想站在上面做领导,首先要尊重他人,为人处世必须谦虚、谦让,要以谦卑的态度、谦恭的语言对待人,而不能够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只有用自己对百姓的尊重,才能换来百姓对自己的敬重。
当一个人居民众之上时,老子强调“处上而民不重”。虽然居于民众之上,但要让他们感觉不到负累。一个好的领导者,他的威望不是表现在地位的高高在上,而是不会让民众感觉到沉重的压力。
老子在《道德经》第17章中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他把国家管理分为4 种境界,最高的境界是被管理的人甚至感觉不到领导者的存在。
最高明的领导者往往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行事,顺应民意,不干涉民众的生活,不折腾,不蛮干,尽量减少自己对民众施加的影响,事情办好了,悄悄退到幕后,民众根本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做人谦卑,不是低三下四,而是对人谦虚恭敬的人生态度。因为放低姿态,像江海一样,才能接受更多的东西,让自己不断壮大,赢得人们的信任,最后居于人之上。
孔子是周礼方面的专家了,但他仍然虚心向人请教,每到太庙,对于祭祀宗庙的每件事都要问主持祭祀的人。他的甘处于人之下举动让一些人不理解,他说这就是周礼,这也正是孔子的不同世俗之人的地方。正是孔子谦逊好学,最终成为至圣先师为人敬仰,后世人都其摆放在高高的位置上顶礼膜拜,就连贵为帝王对他的塑像也得行三跪九拜之大礼。
一个人如果总想将自己摆在高位上,处处显得自己高人一等,反而让人们反感。而谦卑为人,反而更容易与人相处,因他的人格魅力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让他居于人之上,甘心接受他的领导。
03 善居后才能居其前
老子说:“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先民”,居于民先,位于民众的前头,即领导民众;“身后之”,把自身利益放在民众利益的后面。
一个人想要站在民众的前面领导他们,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这样才能赢得民心,得到支持。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以说深得老子这句话的真传。
老子在《道德经》第7章中说:“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主动把自己摆在最后反而能领先,将自己置之度外生命反而得以保全。
一个人要想成为人们所爱戴、敬仰的人,把自身的利益放在他人的后面,也就是要以先人后己的无私奉献精神。这样,才能赢得民心,得到人们拥戴,才可能居于人之前。
孔子之所以受到人们崇拜,不仅是因为他为人谦卑,还因为他为天下苍生而奔波。
孔子在鲁国官职已经做到大司寇,摄相位,可以说是大富大贵,如果他从个人的利益出发,迎合权臣,可以富贵到老。但是,他看到社会动荡,民众生活苦不堪言,于是放弃了优渥的生活,奔波于诸侯国之间,为推行仁政而不懈地努力,希望借此使民众不受战乱之苦,使社会秩序正常运转。正因为关心天下人的疾苦,后世人将他放在了所有人的前面来敬仰他。
古今中外那些被人们摆放在高高的位置并顶礼膜拜的人,往往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利益放在所有人的后面,从而赢得了人们的敬仰。而一个人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伤害他人的利益,其结果必然是失去人心。
老子又说,“处前而民不害。”把自己的利益放到了后面,得到民众认可和拥戴,取得领导地位后,不能借这个机会去捞取自己的利益,而是“以百姓民为心”,百姓不觉得有妨害。
结束语
一个人能够做到上述三个方面,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一个人如果“以百姓心为心”,把民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后,让民众没有任何压迫的感觉,他不但会赢得国民的拥戴,而且会获得天下人的推举,这是不争而胜。
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强调“不争”,他认为,“道”是清静无为,一切应顺其自然而不强为,人顺应“道”也应该顺应自然。老子所说的处下、居后,并不是要人们与世无争,什么都不做,而是不争边界之外的东西,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一个人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在默默之中积累起成功的力量,一切就会变得顺理成章,属于自己的自然而然会得到,这种自然而然获得的东西最牢靠;而且做到“以言下之”、“以身后之”,“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从而获得最广泛的认可和拥戴,那么他“上民”、“先民”是众望所归,天下就没有什么力量可以与他争,就是有人争也争不走。
对于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明明得不到却要强求,这实际上就是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妄为,便违反了“道”,结果必定是南辕北辙,争也争不来。
老子告诉人们,做人要江海那样,善于处下,不拒小而成就其大;要不与人争,善于惠泽更多人,才能得到更多人的爱戴和帮助,才能拥有更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