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朋友因为孩子游泳的事很纠结。
原本想着利用暑假时间,学一学游泳。可是刚报了名,就看到#140余名孩子上游泳课后高烧咳嗽,多名孩子已被检测出腺病毒阳性#的报道。
有不少人疑惑:腺病毒是啥?夏季到底还能不能去学游泳?
接下来,我们就介绍一些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
一、什么是腺病毒?
可能对于一些家长来说,相比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腺病毒”听起来比较陌生。
但其实,腺病毒并不是一种新型病毒,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发现了,是儿童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常见的罪魁祸首之一。
腺病毒全年可流行,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粪-口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污染物传播。它“大小通吃”,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可能中招,但它更加偏爱儿童,尤其是6 个月~ 2 岁之间的孩子更容易被“攻击”。
平时所说的“泳池热”,就是因为腺病毒污染游泳池的水而引发的一种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也称为咽结膜热。
二、腺病毒的症状有哪些?
腺病毒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最常见的凶手之一,可造成呼吸系统、胃肠道系统、泌尿系统以及眼结膜等多种组织感染。感染腺病毒,有轻症和重症之分。
比较常见的轻症表现为:
发热、咳嗽、咽痛、流鼻涕等,症状和普通感冒较为相似,一般持续 7 天左右;
轻度腹泻,有水样便,可能伴有呕吐症状,一般持续 10 天左右;
结膜炎症状(红眼)。
通常,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大人、孩子来说,腺病毒感染导致的轻症可自愈,做好护理(如多喝水、正确清洁鼻腔等)、对症退热就可以。
但是也需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婴幼儿及学龄期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如果被腺病毒“盯上”,比成人更容易出现重症感染。尤其是新生儿、早产儿、6 个月左右的小婴儿或是有免疫缺陷病的儿童,务必要提高警惕。
腺病毒肺炎是最典型的重症表现,严重者甚至死亡。
家长在照顾宝宝时,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一旦出现以下疑似重症表现,要及时就医:
1、反复发热或者高热不退
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38℃;
3~6月龄婴儿,体温虽然低于38.9℃,但是表现嗜睡、精神萎靡、黏人、异常烦躁等;或者发热>38.9℃;
6月龄~2岁儿童,不明原因发热>38.9°C,且超过24小时没有退热;
2岁以上儿童,发热持续超过72小时没有好转趋势。
2、咳嗽频繁而剧烈
常为刺激性干咳,非常剧烈,严重者出现呼吸急促且费力、鼻翼煽动、口周青紫等重症肺炎体征。
3、眼部感染
高热不退+眼部充血、分泌物增多等,要警惕。
4、咽部症状
咽部充血、溃疡等。
5、泌尿系统症状
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血尿等。
6、胃肠道症状
腹泻、呕吐、腹胀等严重,食欲明显下降,不肯喝奶喝水等。
三、夏天如何防护避免泳池病?
现在正值暑期,相信不少家长会带孩子去游泳,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游泳场所,高度重视泳池卫生。
国家对于泳池的水质还是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的。但这些指标一般都是通过仪器才能够检测出来,而我们普通人去游泳,可以通过视觉、嗅觉和触觉做出一个简单的判断。
1、视觉,看水的颜色
池水如果水质达标,用白瓷砖铺设的游泳池池水会呈现明亮的浅蓝色,用浅蓝色瓷砖铺设的泳池会呈现深蓝色。如果水发白,略带浑浊,则游泳池的水可能不达标。
2、嗅觉,闻水的味道
正规的游泳池里一般会用氯制剂对水进行消毒处理,贴近水面闻闻池水的气味,如果闻到有轻微药物味,这是正常的情况,说明消毒剂投放适当。如果氯气味过重,让人觉得刺鼻子或者眼睛睁不开,甚至到了呛人的地步,则是氯含量过高,是不合格的。如果水中散发着臭味和下水道的气味,也不合格。
3、触觉,用手摸池壁
如果池壁光滑且有黏着感,说明泳池清洗频率不是很高,这就容易导致微生物及藻类在池壁滋生,水质可能会存在不合格的风险。
带孩子游泳时,还要做好以下5点:
1、不要带 2 岁以下的儿童去人多的公共泳池游泳;
2、游泳耳朵进水后勿用手指掏挖,可采用单脚跳立、用棉签引流等方式让水流出;
3、佩戴合适的耳塞或鼻塞可有效防止呛水时造成的感染;
4、游泳时不要佩戴隐形眼镜,可佩戴密闭性的泳镜;
5、泳后要充分沐浴,擦干身上的水分,以减少患皮肤病的可能。
袋鼠麻麻有话说:
希望家长们不要谈到腺病毒就坐立不安,但也不要掉以轻心,要知道轻症感染一般可自愈,重症感染需及时就医。选择正规场所,做好防范措施,也可以享受游泳的快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