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关于城市产业发展变革的诗意叙事。在盛夏的热浪中,一队“光影艺术家”再次用影像关切城市,将日照的活力与幸福定格成永恒的瞬间,展现着一座幸福之城更为广阔、多元的样貌。

8月4日,第五届中国(日照)新闻摄影周暨主流媒体聚焦“链上日照 精彩蝶变”新闻摄影采访活动(第二阶段)在日照天台山旅游区启幕,来自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大众日报、山东部分地市党报的摄影记者和新华社签约摄影师等30余人,又一次在日照相聚,用影像“链接”一座城。

为期三天的采风活动,摄影记者们兵分两路,依次探访日照天台山旅游区、红旗现代渔业产业园、迈尔医疗等近20个采风点,记录下日照文旅体产业链、生命健康产业链和现代农业产业链创新发展的动人蝶变

盛夏时节的天台山,葱翠绿意和悠然古韵扑面而来。沿美景环绕的盘山路行至山顶的观日台,一场名作《旸谷·观日颂》的演艺节目,开启了此次别开生面的旅程。

大气磅礴的演绎再现着数千年前源远流长的太阳文化,极具沉浸感的视听盛宴,让摄影记者们的镜头一同聚焦。

将高度凝练的历史文化内涵融入旅游场景,使之具象化、品牌化,是推动文旅融合,加快产业链构建的核心要义。在天台山旅游区,景区开放性、多样性、可循环的文旅生态系统,让摄影记者们印象深刻。

在景区廊道内,雕版印刷非遗传承人孔祥军将工具摆上了展台,开始现场制作。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青岛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青岛日报社编委李学亮驻足观看了许久,他说:“在景区内融入大量文化要素,让旅游载体更加丰富,可感受到日照渐趋丰满的文旅产业链条。”

当日恰逢“七夕”,新潮、时尚的年轻人们在太阳街市摆开了七夕长桌宴,激发了记者们的新闻灵感。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资讯中心记者张侃当日便发表了《美食+交友,长桌宴上的欢乐七夕》的报道。

远古时代的人们在天台山耕种太阳文化,在海洋里获取生活和文明。而褪去数千年的黄土之后,一个年轻、活力的日照,正在改写着捕捞耕作的农业传统。

在红旗现代渔业产业园,摄影记者们用镜头记录下珍稀鱼种的繁多和肥硕。而日照市海洋水产资源增殖有限公司里,更为难得一见的人工培育海马,亦吸引了“长枪短炮”的包围。养殖场内,经理田玉秋将几只膨腹海马捕捞进瓶子里,一边展示一边感慨:“能作为摄影周活动的采风点是一种荣幸,希望能借此打开更大的市场,让更多人看到我们日照现代养殖业的优势和潜能。”

一路上,发展与改变,是摄影记者们频频提及的。在参观了美正生物、迈尔医疗、亚太森博等企业后,一个现代化、科技感的日照在每个人的镜头里渐次丰满。他们在交流中分享感言:“循着链式发展的思路,能清晰看到日照拉长产业发展链条,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蓬勃发展的强劲态势。”

从2018年至今,摄影周活动已连续举办五届,难以计数的快门、画面、新闻和报道,记录且传播着日照经济社会发展的动人蝶变和幸福为底色的民生温度。在本届摄影周活动的第一阶段,600余家媒体刊发稿件960余篇,不断挖掘、扩展着“多面体”的日照。

作为摄影周的“老朋友”,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秘书长,新华社山东分社图片总监、高级记者范长国也深切感受着影像和城市之间生动的关系:“摄影周不仅是城市品牌宣推的有益途径,也为广大新闻摄影人搭建起了交流互通的平台。作为新闻从业者,我们也有职责用镜头定格这个活力昂扬的城市,用更多更好的作品提升日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从摄影周策划初期就参与其中,对范长国来说,日照从“海面上的风景”延伸出的“幸福生活样本”,是他的初衷。如他所说:“持续更新的日照蝶变,还等待着新的发掘。期待下一次的相逢,能为更多人探寻出这个幸福之城生动而又无限广阔的可能性。”

全媒体记者 李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