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

“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

——采风陈子昂读书台修竹馆感怀

喻善平

今年五月上旬,一个风清气朗的日子,我来到金华山陈子昂读书台,采风陈子昂诗廉基地之“修竹馆”。

▲ 射洪市金华山陈子昂读书台修竹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射洪市金华山陈子昂读书台修竹馆

2018年,由射洪市纪监委牵头,依托蜀中金华山陈子昂读书台,嵌入打造了陈子昂诗廉文化基地,在基地的“来者苑”里,将此前的“精舍馆”打造成了数字化的诗廉景观,即而今别具一格的修竹馆。馆里设置了270度的环形音像视频。在进入馆门的前方、左方、右方的墙壁上,通过270度多面投影仪投影于三面雪白的墙壁,真实、清晰的音像,让参观者获得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

我轻轻启动了遥控板,馆内三面墙壁上一幕幕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影像,伴随着磁性中带有劲道的解说,产生了令人震撼的视听效果,一步步将我的思绪带入了“革新、崇廉、担当”的节奏之中,一遍看完,又览了一遍。身旁的参观者不知进出几批了,我依然沉浸其中,内心还真个感慨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感慨不已生发于环视频还原的历史场景。

第一组镜头:初唐,晨曦里,涪江西岸的金华山上,青青修竹冉冉升起,修竹渐渐幻化为陈子昂,临风而立;习武练剑;协助父亲大义救灾。

第二组镜头:陈子昂在读书台苦读《诗经》与“汉魏文学”;出涪江,过三峡,北上长安;陈子昂与诗友们交流,倡导《诗经》的“风雅之音”,呼唤“汉魏风骨”,贬斥六朝颓靡余风。

第三组镜头:陈子昂请缨出征;边塞,落日,长城,沙场,奔驰的战马;陈子昂面对流离失所的边民,叹气吟诗。

第四组镜头:烛光下,陈子昂或奋笔疾书“兴廉除贪”;或凝视座右铭:“从官重公慎,立身贵廉明”。或在朝堂上慷慨直谏;或在官员群中负手逆流而行。

……

▲ 射洪市金华山陈子昂进谏意境浮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射洪市金华山陈子昂进谏意境浮雕

环形视频向前来瞻仰的游客与党员干部,展示了陈子昂风骨峥嵘的人生历程,开唐风的壮举,上书论政的不谦担当,以及崇廉尚公的济世情怀。据管理人员告知,已接待省内外学习考察团20余批,干部群众参观超70万人次。

此馆缘何以“修竹”命名呢?因为在“海内文宗”陈子昂的精神高地里,有一个有亮度,也有硬度的诗歌意象,那就是修竹。

修竹这个意象,是从陈子昂的《修竹篇》里挺拔起来的。“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岂不厌凝冽,羞比春木荣。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始愿与金石,终古保坚贞。”在被时贤称为“国士”“文宗”的陈子昂眼里,修竹可掬,诗心触处响玲珑,不,更多的是风骨;江南的杏花春雨中,修竹“孤翠郁亭亭”;“岁寒霜雪苦”中,修竹依然“含彩独青青”。其实,这不惧霜雪的修竹形象就是陈公的自我写照:劲节,挺拔,摇曳生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唐的诗坛,诗歌老是在宫廷贵族的圈子里缱绻,充满柔靡、媚俗的六朝余风。初唐四杰虽反对,但最终还是没挣脱风花雪月的束缚。而陈子昂却“以更坚决的态度”倡导“风雅兴寄”,推崇“汉魏风骨”,在《修竹篇序》中主张诗歌应“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应关注民生,可写边疆大漠,或补察时政,或抒发“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的抱负,在形式、内容上真正实现了唐诗的守正、革新与转变,为盛唐的雄健诗风奠定了基石。“唐之名人无不推之”。

在当时及后,得到了多位大家的高度肯定,李白嘉许为“麟凤”,杜甫推崇为“雄才”,欧阳修认为“子昂所论著,当世以为法”,还有“韩愈、白居易、欧阳修、元好问、朱熹”等巨星、大儒的高评。初唐以降,没有人对陈子昂点亮唐诗辉煌的功绩质疑过。

▲ 唐代大诗人杜甫到访金华山时 题写的诗文石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唐代大诗人杜甫到访金华山时 题写的诗文石刻

陈子昂不仅壮开唐风,其修竹般的形象还体现在直言敢谏上。他在治国理政上不但敢于较真,更有远见卓识。

作为武则天时代的右拾遗,直言谏诤,拾遗补阙,对武后有赞颂,然而更多的是火辣味十足的批评!由于“言多切直”,虽不用于当时,却对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有巨大的启迪作用。其“安人”举措,如开元时期检括逃户、消灭东突厥、加强河陇边防、恤刑慎罚、沙汰僧尼等治国理政措施,与陈子昂的主张如出一辙。

也对后世统治者的“治国安邦”有积极意义。清朝康熙帝读《谏雅州讨生羌书》后评曰:“言蜀用兵利害,警切动听。”又在读《上军国利害事三条》后评曰: “百姓安则乐生,不安则轻生,洞达人情,可谓经国之言。”

陈子昂清高耿介的修竹形象,其硬度更体现于他在廉政方面的高蹈。他的躬亲自廉体现在座右铭中,如“从官重公慎,立身贵廉明。”他对朋友的委婉劝廉,体现在送别诗中,如“羌笮多珍宝,人言有爱憎。”

他在匡国济世时,铿锵倡廉,而且倡廉是有高度的。高度是“孝廉并举”。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亮点是“百善孝为先”,陈子昂将“廉”与“孝”并举,主张“察孝兴廉,以除天下之贪吏!”“廉耻以兴,天下所以直道而行也。”由于将“廉”与“孝”相提并论,于是,“治政廉为首”也就顺理成章了。

“公济天下”的为民情怀是倡廉的逻辑起点。习近平同志十分欣赏陈子昂的《感遇诗十九》,在《摆脱贫困》中对其诗中的“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百姓)”的为民情怀甚为肯定。毕竟,新时代引路人与前贤的情怀是相通的。思接千载,命意一点。习近平同志的“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与陈子昂的“达则以公济天下”,那是一脉相承的。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就是为人民谋福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射洪市纪监委依托陈子昂读书台建“修竹馆”,展示了陈子昂倡廉的高蹈之举,即以铭倡廉,以诗倡廉,以文倡廉。特别是修竹馆视屏中响起陈子昂“察孝兴廉,以除天下之贪吏”“廉耻以兴,天下所以直道而行也”的警世之音,廉韵激越,振聋发聩,犹如铿锵有力的警钟长鸣,久久地敲打在耳畔,不断震撼着、洗涤着来者们的心灵!也随着清风传向四面八方!不知那些不收手的,或贪腐落马的“老虎”“苍蝇”们,听后是如何感想?

不管当下影响“官清人和”之政治生态的“老虎”“苍蝇”们咋个幻想,笔者作为陈子昂诗廉文化的研究者,倒是油然而生这样的感慨:“一代唐音起射洪,千秋廉韵唱清风”“公意如烛,烛照社稷生灿烂;廉心似钟,钟敲乾坤响铿锵”。

然而,令人悲愤的是,贪腐的佞臣们洋洋自得之时,高蹈倡廉的陈子昂却报国无门,回家侍父。贪暴的射洪县令段简,趁机“附会文法”制造冤狱将其迫害致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射洪来者们的传说里,贪暴的段简在陈子昂冤死后,得到的报应却是在电闪雷鸣中,惊恐不已,被雷电击中而周身起火,在惨叫声中死于非命,一团浓浓的黑烟散后,尸身化为了臭石头。

而陈公的遗体,却在悲风呼啸后的霞光里化为修竹,在涪江岸边,在金华山上,劲枝招展,慷慨英发在悲壮崇高里。有道是,诗心千古,正气长歌,天地悠悠留绝响。一个敢于用诗歌的金石敲响文学乾坤的人,一个敢用铭、诗、文来倡廉的人,“青史无言细细雕”,他的光华定会永远闪烁在华夏文史的星空之上。

▲ 射洪市金华山诗廉文化基地 风骨陈子昂雕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射洪市金华山诗廉文化基地 风骨陈子昂雕像

斯贤已逝,风范永存;青葱故国,修竹青青。当我恋恋不舍从“修竹馆”里走出来,看到读书台下那挺拔、劲节的修竹,那就不仅仅是人间烟火里拔地而起的诗歌意象,而联想到的却是陈子昂在“岁寒霜雪苦”中,“含彩独青青”的传神写照。这写照中,传神的正是那不惧霜雪、清直劲立的峥嵘风骨,不失为引领我们当下来者的价值取向与人生追求的风向标!

对于我们当下来者涵养清风正气,对于激发我们的党员干部踔厉奋发、为民自励,为实现当下射洪“建设八区、奋进百强”的宏伟蓝图,为营造官清人和的政治生态与发展环境,提供了溯源铸魂、扶正祛邪的良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我们需要传承陈子昂那样的守正革新,我们需要效法陈子昂那样的激浊扬清,我们需要弘扬陈子昂那样的崇廉担当!这就是中共射洪市委、市纪委在金华山读书台上,在陈子昂诗廉基地建“修竹馆”的初衷!也是射洪地方党政彰显的廉政文化自信!

至少,在音像共和中受到浸润感染,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固本培元,为促进全市党风政风建设,促进社风民风的健康和谐发展而贡献着春风化雨般的力量!

作者简介:

喻善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全国中学语文研究会会员,射洪陈子昂诗廉文化研究学术顾问,射洪重点文旅工程“文宗苑”之文化顾问。曾在国、省级刊媒发表学术论文与文学作品计60余篇(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