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深圳特发集团原办公室主任、特发黎明光电集团原监事会主席、现深圳市拥军优属基金会监事冉秀珍

作者:凯风

在纪念建党百年之际,笔者采访了深圳经济特区第一代“垦荒牛”、深发集团原办公室主任冉秀珍。

午后的阳光透过咖啡厅窗口洒在冉秀珍的肩头,退休后的她,依然精神矍铄,气质优雅,笑声爽朗,神情里有对过往战斗生活的总结,有对现实生活的喜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冉秀珍在咖啡厅的馨香里,愉快地回忆着,往事的一幕幕徐徐拉开。

一 ,良好的教育背景,坚实的人生基石。

冉秀珍的祖籍四川重庆,18岁进入四川省酉阳县广播电视局工作,19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岁保送成为工农兵大学生,进入四川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分到酉阳县妇联工作,朴实踏实的工作作风得到上级和同事的好评,1978年被评为四川省妇女先进工作者。1981年被上级部门借调到北京一机部干部处工作。1982年中组部在北京选调108名干部支援深圳经济特区,从此她踏上了南方的红土地,翻开了人生崭新的一页。

特区的尖兵,事业的螺丝钉。

初踏深圳,百业待兴,2万人口的宝安县,脚下乱草山包、红土烂泥海岸,远望对岸香港,灯火璀璨,落差是巨大的。但在冉秀珍看来深圳这片热土就像一张白纸,可以绘出最新最美丽的图画。一切从头做起。她说,我被组织上分配到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简称特发公司}}办公室工作做机要秘书,在政府机构还不完善,法律法规一片空白的时候,特发公司作为国有企业代表政府行使内外贸、地产、招商引资,上传下达,接待领导视察等政府二办的部分职能。

上任伊始,特发总经理、市委常委孙凯峰郑重地把政府的二号章交给冉秀珍管理,她深感责任重大,在特发公司工作的27年里坚持党性原则,不徇私,不越权,兢兢业业,严格按照领导指示和规章制度办事,深得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好评。特发办公室从最初的三人到几十人,最后扩大到200多人的综合办公的重要部门,职能繁杂,事务无穷尽的多,几年后,她从机要秘书升到办公室主任,领导着一批高素质热血精干的干部队伍。在工作中她沉着应对,有条不紊,条理清晰,有很强的执行力,有人称她是“铁娘子”,温情的外表下,具有男性的果敢和刚强,同时具有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在接待中央领导及各部委领导来深圳调研的工作接待中周到细心。

1984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和夫人卓琳同志视察深圳,冉秀珍接到任务全程陪同卓琳同志。中央和省市新闻媒体多次采访报业集团领导陈锡添同志和她,小平同志视察深圳经济特区的讲话一经发布,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推进了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84年4月,冉秀珍和孙凯峰总经理等五人前往香港帕林酒店与港商谈判组建深圳高尔夫集团公司事宜。为成功引进外资组建深圳高尔夫有限公司做出了贡献。同年,她为家乡涪陵地区驻深办投资建设罗湖区海燕大厦引进外资3000万,使海燕大厦项目顺利完工,获涪陵地区政府领导的高度赞誉。

1985年3月,中国改革开放工程师、国务院副总理谷牧来深圳调研视察,冉秀珍负责接待工作,谷牧同志对她的接待工作很满意,临别特别题词“开创未来“给她谷牧同志给冉秀珍题词“开创未来”

图为原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同志为冉秀珍题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原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同志为冉秀珍题词

冉秀珍说:处在我当时的位置,上传下达,承上启下,既需要雷厉风行的特区作风,也需要温婉协调一些因法律法规不健全,特区与内地法规不一致而引发的轰动性的突发事件。比如,1986年冉秀珍接待了中央调查组组长最高法院院长江华同志,冉秀珍详细向领导汇报了特发公司支援军队建设五千万美元事件的来龙去脉,得到了江华院长的理解和肯定,避免了因程序问题引发的重大事件。事后,江华院长称赞说,小冉有很强的协调处理能力,并亲自书写条幅称赞留念。

1999年中因深圳高尔夫公司债权债务问题,她大胆找了当时开会的市委领导,汇报了事情的经过,提出了解决方案,得到领导肯定。

曾经有人说,党和国家领导都给小冉题词,她家里一定有很大的靠山。冉秀珍笑着说,我的靠山是共产党!

1999年10月,第一届中国高新技术交易会在深圳召开,朱镕基总理亲自与会,并邀请日本首相海部正树、泰国总理颂差-翁沙瓦等贵宾参会,冉秀珍全程陪同日本首相海部正树在深圳的活动,并参加中日合资华日汽车项目的签约仪式。参加了曾石泉总经理在五洲宾馆宴会厅为泰国总理举行的宴会,其中一个细节,宴会结束,泰国总理颂差-翁沙瓦在五洲宾馆下楼梯的时候,冉秀珍发现楼梯光滑,在旁边及时扶住他下楼梯。颂差的随从称赞她反应快,投来赞许的微笑,并得到外事部门领导的表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 冉秀珍接待日本前首相海部正树

一个人的品格,有时候面对重大危机的时候也能看的出来。2001年3月,市委组织部和特发集团组织老干部赴河源参观,出了一次严重车祸,冉秀珍被抛出车外几十米,受伤住院107天。在住院治疗期间,市委市政府领导及同事三百多人来医院看望慰问她,驻深部队刘震上将获悉后派儿子带慰问金来医院看望。这一切都深深感动着她。在领导和同志们的亲切关怀下,冉秀珍终于痊愈出院,她说是党和人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车祸理赔结束,第三方给她赔付了二十多万人民币,她委托来看望的同事,将赔付款一半交了党费,一半给了特发集团。她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只有全心全意做好我的岗位每一件事情,方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2004年特发企业改制,有一批员工面临买断工龄下岗,或转岗就业。特发集团一时人心浮动。有三十多个干部职工没有安排岗位,好多老员工找到冉秀珍,诉说下岗的不幸。带着干部职工的委托,冉秀珍去医院看望正在住院董事长胡戈,特意送给他三本精心挑选的书,交谈中,冉秀珍建议董事局将三十名员工根据个人特长安排到特发下属企业做董事或监事。后来董事会经过研究接受了她的建议,妥善安排了这批员工的再就业问题。公司员工亲切的称她是贴心的“国母”。

同年,公司决定调冉秀珍到特发物业管理公司做书记,解决特发物业长期亏损的局面,她毫无怨言,在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企业管理规范,要回欠款,堵住漏洞,应收尽收,开源节流。8个月后,特发物业管理公司利润同比增长了10倍,扭转了长期亏损的局面。

2007年特发集团选举冉秀珍为特发集团监事会主席,她积极帮助企业成功引进了高端人才,特别是引进了白俄罗斯电子信息科学家伊万诺夫、李好娃夫妻,并在深圳成立了特发黎明光电集团,黎明光电X射线项目,为国家开发军事高新技术做出了贡献。

冉秀珍说,在特发集团,我有时候是防火墙,有时候是救火队,有时候是螺丝钉。党和国家需要我做什么,需要在哪里,我就在哪里,一切听从组织安排。她笑着说,革命干部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退休是人生的一个转折,是新生活的节点。

退休对冉秀珍来说是重新出发的驿站。

2009年,由于到了退休年龄,冉秀珍愉快的接受组织安排,退休。冉秀珍说,工作着是美丽的幸福的。退休后,我始终牢记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有一份光,发一份热。

她退休后的工作似乎更加马不停蹄。

2011年深圳国政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与北航浙大联合成立国政院,冉秀珍任深圳分院院长,与山东省乐陵市政府合作成立研发公司,研究汽车黑匣子项目,并取得进展,在江苏盐城与当地政府合作共同建设盘古新城,建设特色养生项目,计划投资20亿。

2012年作为行政团队负责人,组织团队与哈工大等单位合作组织参与了内涵智能声控计算机的研发。与深圳相关科技单位合作研发量子电池,在广州南沙建立了基地。2009年---2011年冉秀珍被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聘任为驻香港代表处处副主任,通过冉秀珍的积极努力,成功推进了大族激光等粤港澳企业在沈阳建立研发和生产基地。

2011年,冉秀珍参加了深圳拥军优属基金会,任监事会监事,在基金会的资助下,她牵头组织成立慰问团,慰问了驻港部队深圳基地,广西湛江海军。特别是远赴云南慰问抗日远征军老兵活动,迎接第一批四位在世的原抗日远征军老人归国,与深圳电视台联合,在深圳广电大厅举办迎接抗日远征军汇报会,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表扬。

在外事工作中也常看到她的身影。

2016年4月,她随中国企业家代表团赴柬埔寨了解土地金融政策,计划在当地成立土地银行,取得柬埔寨政府的支持。

2017年8月,应菲律宾政府邀请她随中国企业家代表团赴马尼拉勘察当地住建部、学校、农村,协助当地建设480万套安居房军营,计划投资600万元人民币,受到菲律宾内阁总理大臣伊瓦斯科、安全住建部长等领导人的接见,并会谈。她作为代表团高级顾问为当地建设项目剪彩,并计划在菲律宾引进中国杂交水稻项目,对中非友谊做出贡献,为杜特尔特总统访华做了铺垫。次年在深圳接待了菲律宾总统顾问叶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菲律宾前内阁大臣伊瓦斯科接见冉秀珍。

2014年应深圳企业家邀请赴帕劳访问,为深圳企业家在帕劳投资牵线搭桥。并促成国家邀请与我们没有外交关系的帕劳国王子访问深圳,香港。同年,她赴新加坡参加华人论坛。

2019年她受组织委托赴泰国调查白糖被诈骗事件,为中粮集团挽回重大损失。

在冉秀珍人生字典里,没有休息二字,就像永动机始终强劲有力,乐观积极的工作着,为党和国家的事业不遗余力。在生活中对同事朋友也是能帮则帮,竭尽所能。有一位军队的老干部投资失误,150万资金一时无法要回,被借款方催债,甚至说出了跳楼的话。冉秀珍回家拿出自己的房产证给这位老干部去抵押,她妹妹也全力支持。借款方领导被冉秀珍的举动深深感动,不但不要她的房产抵押,还给冉秀珍送上一份国礼。生活中,帮助同事朋友的实例还很多,仅此一列就足以让很多人汗颜。如此胸怀,有多少人做得到?冉秀珍在平凡岗位做着不平凡的事迹,在平常的生活里做出不平常好事。

她的事迹,深深的打动同事,感染着大家,令同事们对她肃然起敬,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形象在大家心中冉冉升起。她像一块和氏璧,在朴素的外表下,蕴含着晶莹的光芒。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冉秀珍退而不休的背后,是一个普通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的热爱,对党的理想和信念的坚定和执着。

关于未来的想法,冉秀珍想在中医药养生产品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经多方调查研究,正在筹划德道园中医药养生文化基地项目,以鹊芝堂中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为依托,建设以中医药文化、养老、休闲、文化交流为主线,以养为医,休闲文化相结合的新型医养服务平台,为高端中老年人群建立“宜居、健康管理、养生、娱乐、咨询”五位一体服务体系。目标,建设“医道养生十二坊,建设100处德道园医养庭院,打造中国特色医养园。”

冉秀珍为代表的深圳经济特区第一代拓荒者,他们为深圳的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退休后依然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形象在为深圳各项事业有一份光发一份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