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郁风

我原本是有去三亚旅行的想法的,起因是觉得这时候去的人应该不多,酒店会打折,但打听了一下,得知7月的三亚海滩全是人,加上天热,于是作罢。

从朋友圈看到7月去新疆、西藏的人比往年还要多,说明经过两年多的管控与抑制,人们对旅行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仍旧存在,且在这些没有严格出行限制的地方得到了释放。

但疫情总来的猝不及防,三亚的局势急转直下,截至8月6日,三亚本轮确诊病例615例、无症状感染者213例,6日凌晨,三亚宣布全域静态管理,所有人非必要不得离境,已在机场登机的旅客被要求下机,目前有8万名游客滞留在三亚。

这8万游客无疑是疫情的新一轮受害者,大家应该已从社交媒体上得知他们的不幸境遇:酒店乘机涨价、就餐困难、住宿困难。不过对这些游客,很多网友给予的不是同情,而是幸灾乐祸乃至嘲讽指责。

总结一下,嘲讽这些游客的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仇富派”,理由是能去三亚玩的大都是有钱人(显然我不是),这些有钱人不值得同情。有些人甚至劝慰自己:幸好自己穷,才没遭此磨难。当然他们肯定希望自己永远穷下去,这样一辈子都不用遭遇这样的磨难。

另一派是“仇乱跑派”,理由是这些游客不听“国家指挥”,在疫情这种“特殊情况”下罔顾风险,执意乱跑,才导致了疫情扩散,给国家添乱。按他们的逻辑,所有人都应该永远待在自己的城市甚至自己的家里,才能彻底消灭疫情。

不过,之前哪一次大规模疫情是因为“乱跑”导致的,上海因为“乱跑”?西安因为“乱跑”?如果正常的人员流动都被视为“乱跑”,那不妨各地都出台法令,禁止人员相互流动。当一些人在高德地图上兴奋不已的构想如何去某岛旅行时,却对去另一座本国岛屿旅行的同胞大加鞭挞。

如今不管去什么地方,都势必要先行查阅、遵从各地的防疫出行政策,在政策许可、自身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方能成行,此前能到三亚旅行的游客,都是得到政策许可的,而三亚这样的旅游城市,也需要这些旅客来恢复经济,否则本地人除了七夕谁会住大酒店呢。

前几个月,三亚对游客一直持开放乃至拥抱态度,推出了一系列优惠、免税政策来吸引游客,三亚旅文局局长7月对新华社表示,正值暑期游“黄金档期”,三亚正抢抓机遇,在旅游项目打造上求新求变。也就是说,三亚此前对游客是欢迎甚至希望更多游客前来的。那一些网友指责游客“不顾警告”“执意添乱”的理由从何而来?

从个人层面上说,去政策允许的地方旅行,可以释放积攒多时的精神压力,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盼,开拓眼界,感悟祖国大好河山。从宏观层面上说,旅行、交通、购物能带动地方经济,对三亚这样的旅游城市更是一剂亟需的药方。

欢迎人家来看月亮的时候,叫对方小甜甜;出了事则态度迥然一变,叫对方无理取闹,这样怎么能让人以后还敢放心去玩呢?

孔子曾说过,国人“不患寡而患不均”,疫情是给很多人带来困难不便,但如果看到大家都过的不好,那心理瞬间就平衡了,再看到“二舅”这种励志神话,甚至能生出些幸福满足感,毕竟自己过的还是比二舅好。

这时候发现,竟然还有些“有钱人”在三亚旖旎的海滩享受阳光落日,看比基尼美女,那心中瞬间不平衡了。自己追求不了或者放弃追求更好的生活,那更不能让别人追求。于是,三亚的游客身上就担负了”原罪“,看到他们如今的狼狈样,就自然会幸灾乐祸甚至拍手称快了。

同为疫情的受害者,他们完全丧失了对疫情的反抗与不甘,反而将疫情制造的禁锢不便视为理所当然,甚至为自己的顺从麻木生出自豪感,且似乎觉得这种状态应该永远持续下去。

我们在积极抗疫的同时,更应该抵御疫情对人的精神所造就的麻木和冷漠,而非成为疫情的“奴隶”,否则将如同鲁迅所说:“如果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摩,陶醉,那可简直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他使自己和别人永远安住于这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