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伦敦国王学院消息,研究人员对1459名症状持续12周以上的新冠后遗症患者分析发现,最常见的症状可分为三个类型,与疫苗接种和病毒变异型有关。

做好防护(图片来源:pixaba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好防护(图片来源:pixabay)

专家介绍,首先最常见的一类是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包括疲劳、脑雾和头痛,他们往往感染的是alpha或delta变异型;第二类是呼吸系统症状,包括胸痛、严重的呼吸急促,表明肺部已经受损,这类症状最常见于感染原始毒株且未接种疫苗的患者;第三类是其他症状,包括心悸、肌肉酸痛、皮肤变化等。

新冠病毒(图片来源:pixaba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冠病毒(图片来源:pixabay)

近期还有专家将勃起功能障碍和脱发加进了后遗症

疫苗可降低后遗症发病率,但无论是否接种疫苗,患者一旦出现后遗症,症状类型均比较相似。还有一些其他症候群,可能不是源于病毒本身,而是社会行为和治疗方法带来的影响。

这份研究未提到奥密克戎,而6月《柳叶刀》研究称奥密克戎后遗症率约4.5%,为delta的一半,而英国国家统计局称BA.2的后遗症率可达到9%。不管是哪一个,考虑到今年3月每日增长约10万例,后遗症患者数可能达到数百万,亟待有效的防治策略。

新冠病毒(图片来源:pixaba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冠病毒(图片来源:pixabay)

新冠后遗症不是一种疾病,而存在多种亚型;尽管后遗症表现各种各样,但在症状和病毒分型上存在共性。因此,分析这些亚型有助于找到更有效的策略,可通过人工智能学习,尽早识别并预防后遗症风险,为不同的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