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灵寺石窟第16窟原位于窟群南端睡佛院内,为不规则天然洞穴,高5米、宽11米。依天然洞穴建造洞窟,窟前有木檐建筑,木檐下置棂窗,窟周边筑有围墙,形成一座院落。南侧为印经房,是储印佛经的地方,北侧为佛殿增房,其外临沟又筑围墙,东南角设门楼,即所称的睡佛院。原窟内保存有北魏泥塑涅槃像,经唐代、明代重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炳灵寺第16号窟原貌

1967年建立刘家峡水库时,炳灵寺石窟第1窟、第16窟、第90窟、第133窟面临着被水库淹没的危险。经上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对这些窟里的造像壁画进行了搬迁抢救。这尊释迦涅槃像当时被认定为明代时期的造像,时代较晚,文物价值不大,再加上搬迁难度太大,决定予以放弃。但是,敦煌文物研究所的霍熙亮等先生本着对文物负责任的精神,经上级部门同意后对其进行考古发掘。他们将佛体表面的泥皮小心翼翼地剥掉了一块,发现了里面还有一层唐代的重塑层,这使他既兴奋又激动。唐代的重塑层底下会不会还有一层重塑层呢?经过仔细考虑,他们又剥掉了一小块唐代的重塑层,果然唐代的这一层也不是原作,在剥离了全部的重塑层之后,一尊秀骨清像,面色沉静,神情和蔼具有浓郁北魏风格的涅槃像展现在人们眼前。专家们经过仔细考察后认为,像这样时代早、形体大、保存完整的北魏涅槃像,全国再无第二尊,上级部门指示必须要把这尊涅槃像保存下来。文物保护技术人员薛俊彦等专家身负重托,制定了“迁离原址,易地保护”的方案。经过反复研究,负责搬迁工作的技术总负责人薛俊彦先生决定用分段截取的办法来搬迁这尊涅槃像。在搬迁前,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张宝玺先生和敦煌文物研究所霍熙亮先生分别进行了拍照和测绘,为以后复原佛像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整个佛像被分成九部分,严格按照佛体的形状、大小制作的木箱进行分装,搬迁到位置较高而且干燥的144、145两个大窟予以保存。

搬迁之前的释迦涅槃像--拍摄于1967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搬迁之前的释迦涅槃像--拍摄于1967年

2000年,在敦煌研究院、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河北承德金枋工作室和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等部门的协作下,完成了涅槃佛的保护修缮,2002年修缮后的涅槃像在新建的卧佛院内展出。现保存于新建卧佛院的涅槃像身长8.64米,右胁而卧,左手平伸于体侧,头枕二层台。面部长圆,有毫光,高肉髻,颈细,身躯修长,属北魏晚期流行的清瘦型。着通肩袈裟,衣纹作有规律的阶梯式上旋。佛陀面向西方,寓意通往西方极乐世界,双目微闭,嘴唇微微含有笑意,已达到涅槃后不生不灭的最高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修复之后的释迦涅槃像

炳灵寺石窟第16号窟涅槃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室内卧佛,其为研究早期佛像的特征提供了很好的物证。大约在公元4世纪,新疆的克孜尔石窟(在古龟兹地区)就出现了以造像和壁画为题材的涅槃经变,受健陀罗艺术风格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涅槃经变形式大多为释迦作狮子卧,身后画举哀圣众,头侧画须跋陀罗身先入灭,脚后画迦叶抚摸佛足等。

中国南方涅槃造像大约始见于公元4世纪上半叶。《世说新语》载东晋太尉庾亮曾在佛寺中看见卧佛像,即涅槃像。《世说新语》还记述东晋司空顾和领着孙子与外孙到佛寺看见佛涅槃像,佛的弟子中有的哭泣,有的不哭泣。可见当时的江南佛寺里已经出现佛弟子围绕的涅槃造像,可惜这些造像早已失传。与南方相反,北方的涅槃造像不见于文献,但现存既早且多,如连云港孔望山释迦涅槃像、炳灵寺石窟释迦涅槃像、敦煌莫高窟释迦涅槃像等。

涅槃造像较多为北朝时的遗物,汉地盛行的仰卧涅槃造像大多是用汉地传统的仰卧塑造释迦的涅槃形象,少数涅槃造像受犍陀罗、克孜尔等地的影响,释迦都是右胁枕手累足横卧。炳灵寺16号窟的释迦涅槃像正是右胁而卧,但和其他地方的涅槃像不同的是,炳灵寺16号窟的涅槃像足着木屐,这和魏晋南北朝流行木屐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