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报讯 “天再热,这个线泾浜综合整治不能停!”昨日,在滨湖区1200多米长的线泾浜蠡园街道段,项目工程负责人吴再新顺着6米高的木梯爬上岸,抹了一把满头的汗说。作为大运河、梁溪河整治先导段节点工程之一,线泾浜要赶在9月底之前修复驳岸、完成绿化景点建设。

现场看到,很多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开始建造的商品房、居民住房就建在河道两侧驳岸上,只有少量驳岸段有一些绿化。河里的水已抽掉,部分河底已浇筑好U型挡墙,工人们正在抓紧时间用锤子等工具加固驳岸的挡墙模板。模板后面是数十厘米的钢筋网,后天要用泵车将钢筋混凝土打到模板里,形成更紧固的挡墙。

有工人走到一边用衣服擦了擦眼睛说:“太热了,汗流进眼睛了。”他的衣服都被汗浸湿了,粘在了身上。吴再新说,高温天他们实行错峰作业,早上5点就开工,一直干到10点30分。搬钢筋、架模板等都是体力活,他们工作半个多小时就一身汗了,实在热得受不了才上岸歇一会。工人们每人一上午至少喝3瓶水。记者摸了下河岸上的不锈钢栏杆,烫得皮肤发红,估计温度有60℃。

让工人们不能慢下来的原因是这里的驳岸老旧。驳岸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用浆砌块石建的,时间长了砂浆驳落,在一年年雨水冲刷下又有水土流失,导致挡墙有裂缝且有坍塌危险。“河道因施工已干涸数月,虽然已对未建挡墙的河段用钢管顶撑两岸,来应对驳岸在没有河水张力的情况下易坍塌的危险,但在暴雨下驳岸仍有坍塌风险,所以必须抓紧晴好天气修复驳岸。”吴再新说。

现场看到,线泾浜驳岸修复好的地段,已在挖土做绿化景观。蠡园街道水利站站长王锋说,修复和绿化无缝对接开展,也是为了尽早完成“两河”整治先导段的节点工程。线泾浜是梁溪河支浜,按计划9月底前要完成河岸、水面绿化景观建设、安装水生态治理设施。至年底,这里不仅水环境面貌要提升,水质也要从原先的IV类提升到III类,以让两岸百姓尽早拥有安全、优美的生活环境,展现黄金水带、生活秀带、城市绿带、人文纽带、产业示范带新风貌。在保质量、抓进度的工作节奏下,线泾浜综合整治施工期可比原计划缩短1个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