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田街道进一步加强和优化基层统一战线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推进统一战线融入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通过凝聚民心、汇集民意、集中民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社会治理效能提升,为统一战线发挥重要法宝作用提供更广阔的实践空间。

广泛凝聚各方力量,延展治理服务半径。学田街道积极构建“党建+统战”的基层组织网络,坚持党建引领,将统战工作重心进一步下移,延伸到社区、小区等社会单元。依托“统战+网格”工作模式,全面摸排统战成员信息,做实做细联谊交友工作,增加联合调研与专业服务活动频次,为社会组织和知名人士搭建服务社会治理的平台。切实提高统战资源利用效率,紧扣党委政府最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大事要事,围绕抗疫防灾、老小区改造、高质量发展等重大任务,引领各阶层、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人士提升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不断拓展社会治理新空间。通过强化政治认同、扩大团结范围,助推“统战对象”变身“统战力量”,筑牢培厚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共治土壤。

线下云端联动赋能,提升统一战线活力。为进一步搭建协商民主建言献策平台,建立健全常态化联系服务机制,学田街道积极探索设置多元化平台载体,充分吸纳社会各阶层、各领域、各行业人士参与治理过程,最大限度激发治理活力。发挥微信群、网格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了解居民诉求,收集统战成员意见建议,在充分掌握社情民意的基础上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依托社会组织力量,成立“百姓监理队”,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积极构建良性互动关系,推动旧改工作稳步推进。建立“小区—社区—街道”的三级反馈机制,打造鲸灵心工坊、爱心义诊室、志愿服务队等多种统战新阵地和活动载体,广泛团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更好地发挥侨胞侨眷、民主党派等统战人士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深化协同治理实践,形成多元共治格局。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和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不仅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协同共治,更需要社会的多元参与。为进一步促进统战群体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学田街道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等统战成员服务社区的有效作用,通过汇聚群众智力优势、组织优势、文化优势,建构多元参与的治理路径。通过基层党组织负责“牵”、各方代表共同“议”、资源力量统筹“用”的方式,学田街道南川园社区成功推动“弃管小区”——金鑫苑的改造。在社区党委的组织引导下,一批自治达人为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支招”:制定《业委会成员民主选举办法》,成功换届金鑫苑业主委员会,设立物业服务社,将“网格+邻里”治理融入日常运行,小区保洁、保安实现常态化运行管理,停车难、管理难等突出矛盾、重大问题得到有效化解。

“基层统战优势作用的发挥,深化了‘社区共同体意识’培育,不仅让社区氛围愈加和谐、也让居民关系更加亲厚。”南川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倪燕说。将统一战线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不仅提升了居民对社区的责任感、归属感和认同感,也蹚出了一条富有成效的基层统战与基层治理融合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