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彰武县大冷镇上三家子村的“旱改水”万亩稻田育苗大棚里,见到正在给村民讲解育苗技术的“韩专家”。听村民们的话语,看大家的眼神,显而易见,眼前的这位专家和村民不仅很熟,而且有一种说不出的信赖与亲近。

“‘韩专家’去年春天就在这里奋战了一个多月,指导我们育苗。后来我们才知道他当时是带病坚持工作的,直到顺利插秧后才回到沈阳住院手术。”彰武县副县长赵立仁告诉记者。

“韩专家”名叫韩勇,是辽宁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在彰武县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以及省农科院与彰武县“科技共建”的背景下,韩勇和他的水稻研究所科技团队与彰武县“结缘”。

说起大冷镇的万亩稻田,是彰武县2020年签约实施柳河综合治理及土地整理项目“旱田改水田”的一期工程 ,是彰武县实施“以水含沙”的一部分。2021年是“ 旱改水”一期1.2万亩水田种植的第一年。今年,彰武县选种的水稻品种是更加适合本地气候环境的长粒香型“中科发”,而在今春育苗过程中,育苗基质发生改变,正值稻苗长到“两叶一心”的关键期,忽然发现大面积枯黄,却不知是什么原因。

“育苗初期,因为疫情阻隔,我只能靠视频分析苗情,出现问题后,视频毕竟不全面,心里特别着急,所以克服了好多困难才来到现场……”面对记者的采访,韩勇介绍说,仔细研判之后,发现不是病症,问题主要出在育苗的草炭过轻上。韩勇指导当地农民,通过采取肥料调节、严格把控苗棚防风时间等手段,终于保住了整整85栋的所有稻苗,保证了1.2万亩稻田不误农时顺利插秧。

“身为水稻科技人员,当我们得知彰武县‘以水含沙’生态治理的重大意义之后,感觉身上的责任更大了,也愿意为之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韩勇这样对记者表态。

据了解,在今年彰武的水稻稻苗中,少量引入了产量、品质更高的辽宁本地新品种,就是在为明年在全县推广做准备,这都是韩勇给提的建议。很多村民亲切地称呼韩勇为水稻“医生”,说凡遇到水稻上的难事他总能“手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