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基层治理有实效,推动国家治理最末端,打通服务群众最前沿。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牢牢把握为民服务要义,探索“五治融合”创新理念,不断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既是关键,更是必要。

基层治理走深走实,就是要坚持政治引领,用党建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持续领航。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制定机关干部包联制度,规定每周到村工作天数、每月入户次数、每年到村解决问题件数,经常性开展走村入户、敲门行动;将支部建在网格上,开启“党建+网格”模式。让党员干部干在实处、不弃微末,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领题创新“党群活动中心提档升级”,打造“暖心驿站”。通过统筹党群、便民、综治、矛调和政策法律咨询“五中心”各类资源优势,把“暖心驿站”定为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总仓”,实现服务群众“最美零距离”。着力打造有思想、有温度、有力量、有色彩的基层党建阵地。

基层治理走深走实,就是要坚持法治保障,用法律为基层治理现代化保驾护航。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推进“三官一律”走进乡村,走近居民,下沉到每一个网格,担任网格的指导员,协助网格长和网格员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政策宣讲、民情联络、法律咨询、义务普法等工作。同时充分利用“一村一法律顾问”机制,积极与司法所对接,每周定期为群众提供司法服务。加大法治宣传。定期开展“法律进乡村”等免费法治宣传服务活动,组织居民进行法律知识学习,用发生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不断扩大教育覆盖面。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执法进村。针对乱倒垃圾、三轮车载人等典型问题,严格执法,真罚真管真教育,真正让法规长“牙齿”。提升群众法律意识,引导全镇居民知法、懂法、守法、护法。

基层治理走深走实,就是要坚持德治教化,用道德的柔性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深入挖掘利用“舜帝文化”、“红色文化”,让“历山精神”推动“历山治理”。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成为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重要载体,开展“星级文明户”创评、孝亲敬老、好婆婆、好媳妇活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约束作用,营造文明和谐乡村氛围,将基层治理现代化建立在较高的道德水平之上。

基层治理走深走实,就是要坚持自治强基,凝聚多元共治合力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基层组织借力。完善警官、司法调解员、综治专干、网格长+专职网格员、网格辅助员、党员志愿者、平安志愿者、村医等多方力量组成的“4+X ”工作模式,夯实群众自治基础。通过“官”职强化基层群众的责任感、向心力。多元化解纠纷。继承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由各村“两委”班子组成村级调解委员会,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室,及时调处居民纠纷。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按照分类定标、分层积分、分时考评的原则,从量化党员日常行为表现和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入手开展党员积分制管理。增强党员履行党员义务的自觉性,激发党员立足本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动性。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基层治理走深走实,就是要坚持智治支撑,探索乡村智慧治理模式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雪亮工程”有亮点。不断深化“雪亮工程”建设,完成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设置监控屏将各村重点区域,出入口探头连入,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使基层综治工作有机制、有阵地、有队伍、有保障、有实效。“特色服务”有亮点。依托“互联网+便民服务”,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免费帮办代办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实现了市场主体倍增。同时加快推进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对群众的各类诉求实行网上受理、办理和反馈。“网格管理”有亮点。深化全科网格服务管理工作,构建“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工作格局,实行网格员实名制,初步实现了“网格+人+地+物+事+组织+N”的科学管理目标,平安建设触角进一步向基层延伸。(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