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人类的最大危机是什么?战争?外星文明?小行星?这些在某个隐形杀手面前,都算不上什么,那么这个隐形杀手到底是什么?今天秒看科普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隐形杀手——微塑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过去的百年间,它跟人类“共生”,但未来,它会毫不留情地杀死人类。如果在本世纪中叶,人类仍然没有控制住这个杀手,那么人类将失去明天。到那时,老人们绝大多数都会饱受癌症之苦,成年人也将面临无后之疼,青少年很可能异常发育,婴幼儿将被直接扼杀在子宫。而那时,人类只能做一件事情——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种族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并非在贩卖焦虑,而是真的会有如此危机。不信?那就往下看。

这个杀手就已经出现了一百年,但直到最近10年,我们才发现它的危害。

它是肉眼看不见的塑料,而如果在这方面有了解,就会知道它的名字——微塑料。最早在04年被提出。当时,科学家发现了一个问题,人类排放的塑料垃圾和海洋中的数量完全对不上,排放的塑料垃圾远多于海洋中的数量。于是有一个科学家就认为,缺少的这一部分塑料以微小颗粒的形式仍然存在于海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科学家确实发现了这种塑料,而且很快就有科学家想到了一个可怕的事情——生物富集!根据高中生物学知识,所谓生物富集就是毒素或别的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渐在食物链顶层的生物体内积累。细思极恐,那么人类体内也会不会已经存在这种微塑料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这个微塑料能不能被吸收或者降解,至少当时科学家发现在浮游生物体内确实有微塑料的存在,而且在虎鲸体内也存在微塑料,也确实有生物富集的现象,而且这些微塑料会在生物释放毒素,影响生物的生育,释放致癌物质,破坏免疫系统,造成肥胖。但当时并没有在人类体内发现微塑料,所以就并没有引起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2018年,一份调查在人群中反复进行。

维也纳某个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世界不同国家挑选了8个人,年龄在30到65以内,要求他们把一周内的饮食全部记录下来,凡是吃的东西都要记录,而且还有记录包装的材质和烹饪方法。最后将一周的饮食记录和粪便寄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表明,他们的体内也存在很多微塑料,而且多得惊人。很快,这个实验在世界各地被不断重复,最终,全球的人类都没有躲过这个杀手。城市里的人大概一周要摄入2千个微塑料,这和吃下一张信用卡没有区别。

在科学家的不断调查之下,越来越多的事情震惊了我们,世界上大约83%个国家的自来水都含有微塑料、90%的国家平均每千克食盐中含有600颗微塑料、大约93%的瓶装水每升水中含有10颗微塑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自然界中,这个情况就更加可怕。

在世界上最深的海沟中,同样存在微塑料,而且每个生物体内平均含有3个!而且,估计整个海洋系统已经被污染!但它并不只局限于海洋系统。

在北极,每升冰中含有8千个微塑料,而即便是人类认为世界上最后被污染的斯瓦尔巴群岛也成为了微塑料污染的重灾区,而这里存放着人类为末日准备的99万份农作物种子。同样在南极,企鹅们也没能躲过,而南极周边海水中平均每吨含有2万多颗微塑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太平洋上有一个共和国,叫做垃圾群岛共和国。

这是一个塑料垃圾组成的大陆,而在科学家看来,这个共和国的面积可能会比原来估计的要大十几倍。这些塑料被海水等分解,变得越来越小。在海洋里,还有5个这样的“共和国”。

而它们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有救援人员拍下了海鸟妈妈喂养幼鸟的画面,食物里全是塑料,而当他们解刨了一只死亡的海鸟时,发现它的胃里全是塑料,它们是被活活撑着饿死的,而这些垃圾占海鸟全身重量的0.15,就如同在你胃里有10公斤塑料!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更可怕的是,有些病毒、细菌正在乘坐这些塑料“船”漂洋过海,至于会造成什么后果,相比大家心里都是知道的。

所以从开始就说过,这并非贩卖焦虑,而是血淋淋的现实,如果人们在不看到这一幕,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1959年,瑞典的工程师图林发明了塑料袋,他认为,这将拯救地球,人类不再需要砍树造袋子了。但是他没有想到,人们会用完塑料袋就扔掉。据他的儿子所说,图林生前会随身携带一个折叠的塑料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位观众,如今真的已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只有我们每个人都重视起来,才能一点点拯救人类自己的未来,或许这也是大地母亲对我们考验。而这需要每一个从今天做起,不要随意丢弃塑料制品或者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至少现在你可以将这个视频转发给身边的人,只有大家都重视,这件事才能得到更有效的进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完了本期视频你有什么想法呢?欢迎来到我的评论区留言。

如果你喜欢我的视频,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做出更好视频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