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凡成大事者必经历过基层的锻炼与洗礼。基层实践是培养锻炼干部的“练兵场”,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主动到基层去“墩苗壮骨”,在实践锻炼中增强党性、改进作风、磨炼意志、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长才干。

各级党组织要树立基层导向,把基层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主阵地,以“墩苗”精准选才为抓手,突出实干实绩实效,严格考核干部在基层锻炼过程中履行岗位职责、攻坚破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情况,大力选拔善作善为、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进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形成干部人才在基层培养、在基层历练、从基层提拔使用的鲜明导向。

好刀要在石上磨,“墩苗”必须实打实。各级党组织要树立面向基层的选任导向,引导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全身心下沉基层历练,把基层作为锻炼干部的主阵地。引导年轻干部下基层,既是党的事业发展需要,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须经历。各地各级要树立“好刀要在石上磨”理念,加快建立畅通干部“上”的渠道,让其在基层工作有盼头、有奔头,形成年轻干部争相下基层的浓厚氛围,把党的事业基础才能打得更实、更稳、更牢。“墩苗”必须实打实,坚决杜绝一些干部“混基层经历”、工作华而不实等现象,这样“混出来”的虚假经历,经不起组织检验,也不符合组织意图,群众也不认可。各级党组织必须要采取有力措施,让混基层经历者混不下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年轻干部下基层锻炼是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经过程,但很多年轻干部不能正确对待下基层,根本沉不下去,学不到真本领,甚至有些干部把下基层当成“镀金”,平时工作还在原单位,有事才去基层一线,这对年轻干部的成长非常不利。基层工作不是看文件和书本就能掌握的,年轻干部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同志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尽快掌握分管业务。通过基层的锻炼,年轻干部在“决策者”和“执行者”之间不断互换身份,促使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更能锻炼一个人的组织能力。这和年轻干部成长要“多岗位锻炼”不谋而合。可见,年轻干部下基层非常必要。能够让年轻干部处理事情的方式会更灵活,看待问题的方式更深刻,统筹把握全局的能力会更强。

沉下基层“加油干”,练就担当“铁肩膀”。广大年轻干部要把基层工作经历当作一段弥足珍贵的时光。“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有所为”,成为那个时代最响亮的主旋律,无数热血青年奔向农村、扎根基层、奉献青春,和人民群众结下深厚情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如果把下基层一线工作比作航船,那么“实战”练兵就是风帆。年轻干部只有始终保持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面对机遇敢于抢抓,面对困难敢于攻坚,面对落后敢于奋起,面对竞争敢于拼搏,才能不断提升能力成就自我,在攻克一个个山头、破解一道道发展难题中练就一副敢于担当的“铁肩膀”。唯有撸起袖子、甩开膀子、摆开架势加油干,头拱地往前冲,方能扛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重任。(郑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