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沙漠是我国第五大沙漠,面积3.49万平方公里。柴达木沙漠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巨大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腹地。

柴达木沙漠是中国八大沙漠之一,位于青海西北部柴达木盆地,海拔2500米至3000米,也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沙漠地区。柴达木沙漠面积约3.49万平方公里,约占柴达木盆地总面积的1/3。

随着气候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增加,沙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使得原有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河水水量日益减少,严重威胁到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将制约柴达木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柴达木沙漠干旱程度自东向西加重,年降水量50-170毫米,东部干燥度2.1-9.0;西部地区年降水量仅10-25毫米,干燥度达9.0-20.0。流域内风蚀地、沙丘、戈壁、盐湖、盐土平原交错。

柴达木沙漠沙丘星罗棋布,集中分布在盆地西南部的祁曼塔格山和沙松乌拉山北麓,形成西北-东南方向断续分布的沙带。北部的花海子和东部的铁桂也有小面积分布。沙丘多为流动的新月形沙丘、沙丘链和沙脊,一般高5米至10米;较高的有20米到50米。当然,也有复杂的沙丘链,但面积很小。

一条宽二十多米,深七八米深的大土沟。沟底,一条清澈的河流自南向北蜿蜒流淌。这条河不超过三米宽,但是水流很急,从岸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随浪漂浮的水草和河底的石块。

大土沟向南延伸数百米,分为东西两条分支,河水也来自两侧。越往南,河水越小,两边沟坡上的泉水越来越多。无论旱涝,泉水流量不涨。即使在几个寒冷的日子里,它也不会结冰,反而会散发出热气。

月牙泉四周被鸣沙山环绕,因形状酷似新月而得名。占地13.2亩,平均水深4.2米。水质甘甜,清澈如镜。流沙和泉水的分界只有几十米。不过,泉水虽遇大风不被流沙淹没,但地处戈壁,泉水不浊不涸。

这种沙泉共存、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确实是“世界奇观”。鸣沙山月牙泉是戈壁滩上的孪生姐妹。“山因灵而故鸣,水因神而益秀”。无论是从山顶鸟瞰,还是在泉边畅游,游客都会被迷住。确实有一种“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的感觉。

月牙泉古称沙井,又称药泉。这里曾传言为窝窝池,清代取名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市,敦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名城。在漫长的中西文化交流历史中,这里曾是中西文化名人的聚集地。

它们因其本质和宏观而相互交融,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敦煌散文,也为人类留下了诸多文化瑰宝。这里不仅有举世闻名的文物宝库莫高窟,还有“大漠孤烟、边墙障,古道驼铃,清泉绿洲”等多姿多彩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其中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是敦煌众多自然景观中的佼佼者。

古往今来,这里以“大漠奇观”闻名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与敦煌南部相连的“三大奇观”鸣沙山东部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鸣沙山距城南5000米,因沙声而得名。山是由流沙形成的,流沙有黄、绿、白、黑四种颜色。汉代称沙角山,又称神沙山,晋代称鸣沙山。其山东、西横跨四十多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其主峰海拔1715米,沙脊相连。沙随脚落,这样的景观世所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