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大城市都提出了要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口号,儿童友好型城市也成为城市建设的一大热议,对于设计者而言,应遵循哪些设计原则才能打造出即能满足孩子需求,又能满足家长需求的儿童友好空间呢,同时又有哪些建设模块是需要我们关注的呢?

一、安全性原则

社区空间中的安全性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原则,一个场地和出行路线是否安全决定了家长是否允许儿童使用社区公共空间,或允许儿童独立出行。同时在儿童的活动特点中有随机性与自我中心性,这些特点会使儿童格外容易受到伤害,对危险的感知能力远不如成年人,因此需要尽量保持场地的通透性,在场地选择中避免选择一些无人可去的空地,或大人的视线无法触及到的场所;在设施选择上尽量避免尖锐的棱角,避免儿童在玩耍时受到伤害;在植物选择上也要尽量避开有毒的、容易引起过敏的植物。但安全不代表在空间中设计让儿童不会受到伤害的空间,而是要设置一定可供儿童学习危险的空间,这有助于儿童更好地认识到何为危险与安全。

二、可达性原则

可达性是影响儿童使用社区空间的主要因素。可达性是指儿童使用社区公共空间时,空间上的阻隔程度,空间阻隔程度越低,可达性则越强。影响空间可达性的因素有很多,如道路的安全性、活动场所离家里的远近、有无专门的地标指示等。从交通工具选择上,步行可达的场所可达性最强,而步行可达性场所又分 15 分钟可达、10 分钟可达、5 分钟可达等;从路线选择上来说,有专门的、安全的路线能够引导儿童到达相对于的活动场所,则可达性越强。

三、包容性原则

社区公共空间并不是只有儿童在使用,有居民的参与,才能使公共空间充满活力,在对场地进行了合理充分的调研基础上,应当设计能够在不同时间满足不同的人群的使用,形成功能上的交织,把场地变成拥有复合功能的场地39,一方面有助于社区居民在使用场地时能够慢下来,在无形中形成社区“监视眼”,在隐形中保护儿童。

儿童友好型社区空间建设模块有以下三种:

一、空间模块

空间样本主要包括了总结前文所提到的游戏空间、自然体验空间、锻炼空间、互动游憩空间、隐匿空间等,利用图画的方式总结儿童友好型空间在社区中呈现的样式。其中,社区农场、体育锻炼空间、自然体验空间可根据场地的不同大小进行植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道路模块

道路模块则是儿童友好型社区在连接空间的路线上呈现,包括在十字路、普通活动场所的各个界面所呈现样式,如在墙面、地面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功能模块

根据第一节和第二节对儿童友好型社区空间进行的研究,及对儿童户外活动的特点及需求,总结可得儿童在社区中所需要的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活动模块

活动模块总结了日常活动和事件性活动这两大类,其中日常活动包括了自然教育、社区事务等,事件性活动则主要包括了定期展示的社区集市、节气劳作、社区丰收节、商家牵头举办的社区活动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由创艺园旅游规划设计收集整理,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