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传统书法大家老在讲一个书法入流的问题,书法的演变是有个源流的,能入这个源流叫入流,不入流写得还有一定水平的往往被称为野狐禅。创新书法就是一种集体的野狐禅,入不了传统的大流,他们入的西洋美术的大流。而近期大火的《停水帖》是入了传统书法大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法演变

要想判断书法作品是不是入流,首先就要对这个流有所认识,汉字很奇妙,其实你从这个“流”字上就能大概判断书法大流的一些特点。流的本意是水流,引申为液体移动,又引申为流传、传播。无论怎么引申,本质的东西不变。大江、大河大家都知道,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地方,源头和目的地是不变的,中间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结合书法史来看书法的大流也是这样,以汉字为基础,最后又回归于汉字,具体表现为:书法的书体风格不断变化,但都没有脱离汉字,变化中有不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碑派大家康有为

当代书法延续的是清末至民国这段时间的流,这正是碑派最为昌盛的时期,出了一批大家。像康有为、梁启超、张充和、于右任、吴昌硕、齐白石等等,都是他们当中的佼佼者,这些大家专注于碑派书法。随着这些他们的仙逝,第二代还好一些,虽然没有这些开宗立派大家的高度,但也不缺文气。后来的碑派继承者由于学识修养的降低,导致碑派书法越来越向狂野一路发展,时至今日已经发展为丑书。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受时风影响并入了西洋美术的流,丑书之后碑派书法基本上就算不入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右任作品

其实发展到丑书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体制内书法走的抛弃汉字、彻底与西洋美术接轨的 路,这条路会直接导致书法灭亡,现在已经初露端倪。受沈鹏“形式即内容”的蛊惑,书坛大家抛弃汉字蔚然成风,中国美院教授、中书协理事王冬龄的乱书、国家画院研究员邵岩的射书、四川美院教授张强的人体书纷纷登场。一些胆子小点儿的,像中书协草书委员会副主任张旭光、原中书协副主席刘洪彪等人也是形神分离,想搞西洋抽象画那一套,手脚还不大听使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充合作品

另一条是正本清源回归传统的路,当初的碑派书法兴起,主要是为了消除清代以来,帖派书法点画中怯的弊端。也的确起到了这个作用,碑派书法一扫清代前期书法的软媚之风。但是后来的发展却滑向了狂野一路,从康有为算起到第二代,也就是沈延毅、萧娴、沙孟海等人身上还不是很明显,到他们下一代,直至现在的丑书,则让人无法直视。这种局面的出现,其实碑学大家康有为早就有预感,他到了晚年就不再尊碑抑帖,而是希望两者能融合,为此还写了一首诗:北碑南帖孰兼之?更铸周秦孕汉碑。昧昧千秋谁作者,小生有意在于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康有为语

当代体制内书法家没有人看到这一点?当然有,孙伯翔先生就看到了碑派发展到最后的弊端,因此他虽然早已被边缘化,但是在为数不多的露脸机会中,大多是网络和自媒体,他就反复倡导碑帖融合,他有一幅对联专门阐述自己的主张,内容是:品酒醇醨迥异,学书碑帖无町。这是一剂回归本源、治疗碑派狂野病的良药,只不过老先生自身的探索并不成功,但不能说这个方向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伯翔对联

真正方向不对的是当代的丑书,丑书最终走向了彻底抛弃汉字、与西洋美术接轨的路。无疑《停水帖》的大火让人看到了民间书法的探索,这个作品既然有碑派书法的厚重、沉实,又有帖派书法的飘逸灵动。可以说《停水帖》的作者在不经意间,以碑帖融合的方式汇入了书法的大流之中,如果能坚持下去,假以时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停水帖

书法有内在的发展规律,靠与西洋美术接轨来进行所谓的创新变化,必然导致书法的消亡。体制内书法正在沿着这条路走,令人欣慰的是有《停水帖》这样的民间书法在走回归传统的路,这是书法继承和发扬的正路,希望他们有更多的同路人。

您认为创新书法入流了吗?欢迎留言讨论

·原创作品,私自转载、拼接必究·

阐明丑书根源,抨击书画乱象 / 弘扬传统文化,为往圣继绝学 / 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观点 / 如果说得在理,就请关注、赞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