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红·梅”社会实践队来到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通过这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学习领悟三河坝战役精神,让生长在梅州大地上的三河坝战役精神得到更长远的发展是我们社会实践队的旨归。

三河坝是粤东水路交通要塞,本是必争之地,1927年南昌起义胜利后,国民党企图扼杀起义军队,起义军主动撤离南下进入广东大埔,朱德副军长率3000余将士为掩护主力南下潮汕,便扼守三河坝,与敌周旋,激战三昼夜并歼敌一部,起义军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五团三营营长蔡晴川及全营战士为掩护主力转移,全部壮烈牺牲在笔枝尾山阵地。由于蔡晴川营的掩护,朱德率领主力部队得以顺利转移至潮州市饶平县上饶镇茂芝墟。在茂芝,朱德召开紧急会议,做出了重要战略决策,为南昌起义保留火种,最终于1928年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宁冈顺利会师。“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井冈山会师。”这是开国上将萧克对三河坝战役的评价。这一评价在充分彰显三河坝战役之伟大的同时,也交代了它在革命年代所发挥的标志性意义。一方面,朱德带领起义军保留下来革命火种,实现井冈山会师,为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日后中央苏区创建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三河坝战役的战士极大提升当地农军政治、军事素养,使革命火种在南粤大地播下。

战火远去,精神犹存。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1963年12月省政府批准在三河镇汇东村笔枝尾山顶兴建三河坝战役纪念园,而后它被评为梅州市和大埔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同时也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纪念园能让后人更好地了解那段枪林弹雨的历史,理解三河坝战役的精神实质,唤醒人们心中的家国情怀,让三河坝战役精神在梅州大地生根发芽,为梅州人民的心灵指引方向。

英雄荣光,长明不灭。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牺牲和贡献。今天,我们能看到前来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中参观学习革命烈士英勇事迹的人群络绎不绝。以理想信念、大局意识和战斗精神等为基的三河坝战役精神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队员们沐浴在浩瀚的革命历史长河中,近距离触碰滚烫的革命记忆。脚踏实地的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于无形中散发光华,坚强不屈的英烈的非凡气魄在静默中向我们诉说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情七月,信仰的力量随着清风飘扬在红色大地,在队员们的心头荡漾。

铿锵步伐,勿止今朝。三河坝精神穿透悠长的历史,捧着温暖的火种照亮梅州大地。无形的精神香韵通过有形的方式,如纪念馆、宣传栏以及梅州人民的口耳相传永世流芳,永远鲜活地生活在这一红色土地所哺育的人民心中。历史回溯峥嵘岁月,也牵引光辉未来,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作为梅州地区的典型红色资源,它在以伟大精神影响人民人格塑造的同时,亦成为了牵动梅州革命老区高质量振兴与发展的重要枢纽,其红色旅游进行得有声有色。培大局意识,肩责任担当;坚定初心,忠于国家;立定信仰,无畏牺牲;沉着实地,积极进取,这是这座伫立着的建筑对处于疫情大背景下的我们每一个人的寄语,它向我们提供了“从何处来,又去往何方”的答案。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省思的不仅是三河坝的红色基因,更有关于革命薪火如何赓续传承的命题,并带着这样的思考在属于我们的长征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