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潘兴导弹(一):威慑换和平和潘兴导弹(二):“潘兴1A”)我们介绍到“潘兴1”早在1965年即开始在欧洲部队承担快速反应警戒任务,后来为了提高“潘兴1”在快速反应警戒任务中的发射、机动和通信能力,改进出了“潘兴1A”,“潘兴1A”于1969年开始在欧洲部署,其最大的特点是用轮式车辆取代了履带式发射车,缩短了反应时间。后来“潘兴1A”又有两次改进,第一次是升级指导系统,从模拟式改为数字式;第二次升级是安装了自动定位系统和顺序发射转接器。从而能够使“潘兴1A”在未经事先勘测的阵地上为导弹惯性基准系统提供自动校准,且能够在不移动发射设备或电缆的情况下计时-发射三枚导弹。到了70年代末,“潘兴1A”的深度改进已经达到最大限度。此时,苏联的SS-20经过了频繁的试射后开始迅速量产,以应对部署在欧洲的“潘兴1”。

SS-20这种逆天玩意儿的真的踢疼了美国人的屁股

为了对付正在批量生产的SS-20所带来的的威胁,美国在1974年就开始酝酿下一代潘兴导弹的开发。“潘兴2”的鼎鼎大名不需多言,但凡提及中导条约的文章和节目都得说说这款导弹。

“潘兴2”长相不像SS-20那样狰狞,用现在的话来说,长得很“正”,还带着几分秀气

当时经过“潘兴1A”的淬炼,“潘兴2”不需要在发射定位方式,电子和制导系统方面有更大的改动,唯一需要提高的就是弹头的命中精度,嗅到冷战火药味的马丁公司有了一个很疯狂的念头,给弹头装上雷达,把打击精度压缩一个数量级。

北约赋予潘兴2的主要任务是攻击华约的指挥部和交通枢纽以及庞大的坦克装甲车辆群,为了精确攻击这些目标,潘兴2采用了雷达地图匹配技术进行末端制导具体而言是利用区域地貌为特征,采用雷达式图像成像装置摄取目标区附近的区域地图并与贮存在导弹上的基准图匹配。这种技术属于二维图像匹配,可以确定导弹的两个坐标偏差,即X轴和Y轴,以实现二维图像控制

因而在“潘兴2”刚开始酝酿时,马丁公司即针对弹头展开了一系列的改进。只不过当时谁都没想到最终的改动如此之大。

到了1974年4月,在苏联SS-20导弹破壳试射之际,美国陆军将研制“潘兴2”的合同,正式交给了马丁·马丽埃塔公司。马丁公司并未立即投入全面的工程研制,首先对改进的弹头进行飞行试验。一边试验一边设计弹体。

美国人的切入点非常准,先从弹头入手,再解决其他问题。为了达到奇高的打击精度,在弹头内安装了雷达地形匹配末制导系统,利用“潘兴1A”做运载器进行6次飞行测试所以在研制早期美国人并没有认识到这是一款导弹,只是将之作为“潘兴1A”的深度改进型来设计。在上面提到的6次试验中,实际上只进行了5次,其中还失败了1次,6次飞行中的2次打靶结果达到了设计精度。特别是最后一次,弹头落在距目标25米的范围内,这验证了技术可行性,使美国陆军大喜过望。随着投钱越来越多,改进越来越离谱,到后来“潘兴1A”干脆就叫“潘兴2”。研制中的“潘兴2”弹头与“潘兴1A”弹体飞行器对接飞行。这种方式看似不伦不类,却是潘兴导弹的正常作战形式:潘兴导弹弹头呈尖锥形,不利于机动,为此潘兴导弹的弹体和弹头分开运输

搭载新型弹头的是“潘兴1A”。该部分实验总共进行5次,直到1978年5月结束。

飞行试验的目的是:(1)将带末制导的弹头投送到目标;(2)验证弹头的机动能力;(3)验证所要求的精度;(4)验证钻地弹头结构的完整性;(5)验证钻地弹头的性能。

采用雷达区域相关末制导要求弹头在重入大气层后,通过弹载计算机和气动调整,使弹体以近似垂直的下落弹道拉平飞行,直至落地。看起来很抽象 ,我找到了一张轨迹图:

弹头重入大气后,雷达开机,气动调整飞行姿态,由于再入大气层后,弹头速度可达12马赫,在如此高速下完成上述动作,机械结构要承受相当大的飞行过载

于是,很正常地,在首次飞行中就由于雷达天线摆动轴承故障,导致雷达天线旋转受阻停止摆动。尽管如此,弹头再入时雷达开始正常工作了一段时间,并成功捕获目标信息,引导飞行。这次攻击文献上说是脱靶了,但是659米的偏差在当时仍是可以接受的成绩。

第三次飞行中弹载计算机的焊点故障;第四次飞行十分完美,然而就在即将引导命中之际,制导与控制系统失灵,弹头脱靶118米。第二次和第五次飞行十分完美,分别打出了40米和25米的成绩。这说明问题出现在产品制造工艺和产品质量上,而非技术设计层面。搞清这个以后,美国陆军和马丁公司取消了第六次试验。

凭借出色的打击精度,“潘兴2”被用来攻击华约国家的导弹阵地、机场、海军基地、武器贮存地(核、生物、化学)、指挥与控制中心、司令部、弹药与汽油贮存设施、部队集结地、铁路站场、道路网点及大坝、船闸、隧道等。

在1979年,在主要问题得以解决之后,1月"潘兴2"的气动模型开始吹风。

经过国防系统采购评审议事会同意,“潘兴2”正式进入全面工程研制阶段,此时其射程要求已增大到1800公里。

马丁·马丽埃塔公司与美国陆军签定了一项价值为3.6亿美元的合同,即在57个月内,制造28枚导弹并要完成飞行试验。3月,马丁·马丽埃塔公司确定了参予导弹研制的转包商;本迪克斯宇航电气公司负责弹载和地面计算机;古德伊尔宇航公司负责雷达相关末制导系统;赫克里斯公司负责火箭发动机和辛格一基尔福特公司负责惯性测量系统。

1981年底北约决定,最迟到1983年秋就要在西德部署巡航导弹和“潘兴2”,因此美国防部命令加速导弹的试验,同时将试验次数压缩到18次。

1982年美苏代表开始在日内瓦就削减战略武器展开尝试性谈判。但是在谈判的一开始,两国就互不相让。当时美苏谁都没想到能谈成,更是谁都没想到,这一谈就是九年,谈判之艰难可见一斑,因此美国打定主意,一旦谈判无望,立即在西德部署巡航导弹和“潘兴2”

1982年6月,在尚未完成全面试验任务的情况下即急匆匆地同意小批量生产“潘兴2”。不过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在正式生产之前完成了最关键的地面操作和系留制导试验,量产导弹都采用同样的方法生产。

为了给裁军谈判争取时间,美国防部命令加速导弹试验,陆军则决定采取研制与批生产同时进行的办法一解燃眉之急(所以边设计边生产这种玩法也不是光我们干过)。

有文献说生产的这批货主要用于全尺寸工程研制飞行试验。原计划飞行试验要进行28次(14次研制试验和14次实用作战试验),后改为18次。到1983年9月完成了这18次飞行试验。

“潘兴2”系统总研制费用约为6.257亿美元,其中0.9亿用于预研,5.3亿用于全面研制。在1979财政预算中,每枚导弹的成本为89.9万美元,起竖发射车18.9万美元。到了1984年,每套导弹发射系统的正式采购费用为429.2万美元(也有文献说按照1983财年计算,每枚导弹为550万美元,这是笔糊涂账)。

70-80年代,美苏冷战达到最高潮,为了不致进一步激化矛盾,美国没有进一步扩增驻扎德国的“潘兴”导弹部队。不过,这是美国对外粉饰太平的说法,鬼才信。

真正的原因在于第二次限制战略武器谈判(SALT TWO)。

在“NMD惊梦——SS-25“白杨”洲际导弹(四)”我们介绍过SALT TWO谈判硕果磊磊,被誉为第一个真正规定裁减美苏双方核武的条约,然而受舆论影响,美国国会并未同意该条约,但美国政府默认遵守SALT TWO,所以真正束缚“潘兴2”导弹大规模装备部队的是SALT TWO。而不是其他乱七八糟的道德标榜。

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一枚一枚地用“潘兴2”替换“潘兴1”。

“潘兴”导弹的编制仍然是每个旅三个营,每个营四个发射连,每个连三个排,发射排的编制为6人,其中1名排长,1名军士,3名计时操作手以及1名接收/发射操作手,每个排装备3部发射架,各配导弹一枚。全营编制共938人,36部发射装置。

“潘兴2”相比“潘兴1A”做了巨大改进,不过二者仍存在较强的继承性,“潘兴1A”的人员稍加培训即可操作、使用和维护“潘兴2”,这就大大减少了操作发射人员,每个导弹营人员从1368人(“潘兴1A”)减为938人。由于运输车辆和地面辅助设备相应地减少了,“潘兴2”的寿命周期操作费用可减少约25%。

截至1985年11月,在西德南部四个地方:施瓦本格明德、内卡苏尔姆、新·乌尔姆和海尔布隆的“潘兴2”导弹的部署工作已经完成,共部署了108枚导弹。

必要的时候导弹连同发射车可以装在C-130运输机上,远程投送到其他地方进行部署

弹头

“潘兴2”为两级固体导弹,由锥形头部,两级圆柱形固体火箭发动机,和前后裙段组成,头部后段和一级后裙上分别安装四个三角形空气舵,它们成X字形安装。

弹头和弹体一级后裙空气舵是“潘兴2”的主要特点,这也使其外形十分漂亮

“潘兴2”机动弹头:雷达-数字控制传感器(Digital Control Unit)-惯性测量仪-(IMU)-W85或W86核弹头-控制执行单元-弹头小翼-助推器适配器

雷达引导舱位于弹头最前端,弹头中部是有效载荷,搭载一枚188公斤重的W85核弹头,当量在5千~50千吨TNT,可空爆也可地爆,长106厘米,直径30.5厘米

有效载荷位于弹头中部,中部为铝合金壳体。弹头再入大气层需要处理隔热问题,弹头的防热层在设计初期曾选用石棉酚醛。 不过由于石棉毒性较大,“潘兴2”壳体较薄,后来防热层就改为采用橡胶改性的二氧化硅酚醛。上图为"潘兴2"一级壳体“潘兴2”二级壳体

一二级发动机工作参数

“潘兴”导弹的编制仍然是每个旅三个营,每个营四个发射连,每个连三个排,发射排的编制为6人,其中1名排长,1名军士,3名计时操作手以及1名接收/发射操作手,每个排装备3部发射架,各配导弹一枚。全营编制共938人,36部发射装置。

中部壳体内装有可变当量的W85核弹头,重量188公斤,当量为5千吨~50千吨TNT,既可空爆也可地爆弹头长106厘米,直径30.5厘米。还曾设计、研制并试验过W86钻地核弹头,W86重1800公斤,1980年9月停止研制,其壳体用高强度钢制成

美国陆军还曾为“潘兴2”研制了常规反机场跑道钻地子母弹头,弹头母舱内可装76个小型钻地子弹头 这种子弹头可穿透0.6米的混凝土层,适于攻击机场跑道,可能是由于美国陆军部认为攻击机场跑道不是他们的作战任务,因此这种子母弹头的研制中途停止了

《潘兴导弹(一):威慑换和平》

《浅析液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喷注雾化与燃烧不稳定性(上)》

《浅谈陆基洲际导弹和多弹头技术发展(上)》

《从哈勃到哈勃深空场——“哈勃”这29年都给我们带来些什么?》

《从哈勃到哈勃深空场(十)—是哈勃也是锁眼,望远镜有颗间谍(卫星)心》

《从“梅林”到“猛禽”:“液氧甲烷”+“全流量分级循环”,星级火箭发动机的终级选择?(下)》

《从哈勃到哈勃深空场(八)—哈勃重生》

《弹道导弹与巡航导弹的混血儿——伊斯坎德尔K》

《从哈勃到哈勃深空场(一)—“男神带你肉眼看(仙女座)星云”》

《NMD惊梦——SS-25“白杨”洲际导弹(六)》

《苏联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中)之——SS-18(撒旦)》

《沉默的羔羊还是披着羊皮的恶狼?——浅析叙利亚战场上安静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

《重型猎鹰初窥》

《SpaceX崛起背后的NASA与ULA》

《航天器的返回与回收之“桑格尔-钱学森弹道”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