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椎体气动外形

潘兴系列导弹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双椎体外形的弹头,"潘兴2"还破天荒地加上了空气舵。

储存陆军“潘兴II”导弹助推段的集装箱列成一排,根据“中导条约”,它们将在苏联观察员的监督下销毁

双锥体弹头第一次出现“潘兴1”上,但后来“潘兴2”导弹的光芒完全盖住了“潘兴1”。所以人们更多地是讨论“潘兴2”。正是由于“潘兴2”逆天的命中精度,人们开始注意到这种双椎体气动外形,这在笨拙的苏式导弹上可是从来都没有的。

包括我们在内的许多国家都研究双椎体气动外形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经过大量的模拟计算后才发现,同样的空气舵安装在普通锥形弹头上会使弹头气动阻力急剧增大,所以此前的弹头都是通过改变弹头重心来调整姿态,这种调姿方式机动能力十分有限,不具备大气层内末制导能力,而像“浅谈陆基洲际导弹和多弹头技术发展(下)”介绍的那样安装末制导发动机由会占用太多的弹头重量,根本不可行。

但装在双椎体就完全不一样了,双椎体头锥形成第一道激波波后气流速度大幅度衰减,在弹头尾部加装的空气舵躲在头锥形成的第一道激波后面,空气阻力几乎不会增加,空气舵本身可以让弹头实现大范围机动飞行,这就为导弹末制导精确打击提供了物质条件。

"潘兴2"导弹弹头以12-14马赫再入大气层后,经过黑障区消耗掉部分机械能,产生气动加热,速度降为6-8马赫,弹头一出黑障,便迅速通过空气舵改变弹头姿态,将弹头拉起(平飞姿态),此时高度约为40公里。平飞时,弹头空气阻力大于重力,下降过程中弹头仍在减速,当弹头下降到目标上方预定高度时速度降到5马赫左右,开始末段飞行进入末段飞行后“潘兴2”继续在大气层中尥蹶子,在惯导系统控制下作速度控制机动,时而跃升时而下拉,这一顿折腾降低了再入速度,同时也能够躲避反导拦截。

接着抛掉烧蚀天线整流罩,当导弹达到一个低的高度使雷达具有足够的功率可以进行雷达测高时,雷达天线朝下,进行几次高度的地形匹配,地形轮廓图是预先存储在弹上计算机中,当进行几秒钟的地形匹配以修正航向惯性轨迹大约在15公里的高度,雷达相关器系统开始工作,天线以2转每秒的速度绕垂直稳定轴转动,对目标地区地形进行圆扫,扫描范围在4.5公里高度为35平方公里,雷达提供高度修正和图像回波信号,计算机将图像变成目标区的128×128数字图像,相关器将该实测图像与预存储基准图像进行比较,后者为256×256,比较后得到击中目标所需要的位置修正量

这种搜索、比较、修正过程在弹道末段需要进行三次左右,直到目标900米高度为止,以近4马赫的速度击中目标,命中精度为30米。若将弹头降至2-3马赫,命中精度会进一步提高,可达15米

在导弹制导末期,“潘兴2”还可以实现大角度高超声速再入大气层,也就是导弹近乎直角砸下来,真真正正地是一枚太空之杖。能让弹头从平飞调整到这样的角度,非空气舵不行。

这种好东西我天朝怎么会放过呢?

在20**年到20**年短短不到十年时间内,我国的东风11、15、16、21、26系列导弹都换成了双锥体弹头。

只有我们看不见的,没有造不出来的

牵引发射装置

潘兴2导弹发射车集储存-运输-发射于一体

三用车由牵引车和半挂式拖车组成。有些发射车甚至可以运输-起竖-发射两枚“潘兴-2”发射时牵引车脱离半挂拖车,拖车竖起支撑臂可以独自支完成起竖发射,因而“潘兴2”非常方便灵活部署“潘兴”导弹的拖车+挂车发射方式在西方国家广为采用(当然也有例外,ATACMS),比如下面的霍克防空导弹和

相比而言苏式装备都是将导弹背在背上各出跑。不论是近程导弹“飞毛腿”,中程导弹SS-20,洲际导弹“白杨”还是防空导弹S-300都是将“发射-起竖-运输”集中在一辆马兹车上

储存陆军“潘兴II”导弹助推段的集装箱列成一排,根据“中导条约”,它们将在苏联观察员的监督下销毁

然而,到了八十年代,SALT TWO的纸糊再也不住美苏双方暗度陈仓的把戏了。SALT TWO签订后的6个月,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的军事卫星捕捉到了驻军古巴的苏联红军,更延宕SALT TWO的批准生效,在这个期间美军不断试射“潘兴2”,将这一款导弹推向成熟,推向欧洲最前沿。

1986年,美国里根政府指控苏联违约,退出合约。所玩的把戏就像今天特朗普职责俄罗斯违反“中导条约”一样,实质是两方都没闲着

战略核武器条约的谈判始于六十年代末,主要是基于战略导弹搭载的当量越来越大的核弹头太让人恐惧了。而限制中程导弹,则是由于其极高的打击效率。

中导条约销毁射程为500-5500公里的导弹,这些导弹从发射到命中时间也就十几二十分钟的事,从华沙到伦敦直线距离不超过1500公里,到巴黎不到1400公里,"潘兴2"的最大飞行速度为12马赫,我们用6马赫来估算,飞1500公里只用不到13分钟。这个时间,领导人钻入地下工事的时间都不到。另外,由于中程导弹飞行高度低,地球曲率问题,导致侦测到导弹来袭的距离会近一些,进一步压缩了预警时间(观点来自AdamDeng)。

在Google地图上能够看到,从韩国到上海最短距离不到500公里,如果将“潘兴2”部署在韩国的海南郡或新安郡,那么飞到上海也不超过五分钟(按照6马赫算),这等于把枪顶在脑门上

制导雷达

"潘兴2"弹头呈细长的双锥形,弹头前端带末制导系统,因而又可称为精密制导弹头,其结构外形见上图,设计要求见上表。

弹头由雷达部分,有效载荷(核装置)部分和制导与控制部分3部分组成。这3部分结构上采用快速连接。弹头长4.043米,加装适配器后长4.703米。弹头直径0.842~0.854米,头部半径约为20毫米,前半锥角(天线罩)约15度,后半锥角约3.30~3.36度"潘兴2"雷达部分位于弹头前部,长1.434米,后端直径约0.5348米。它包括端头帽、天线罩和连接环框。

"潘兴2"机动部队正在部署起竖导弹,天线罩部分未对接,能够清楚地看到端头帽,端头帽用钛铬铂合金制成,其内装有触发引信和射频能量吸收器。端头帽耐烧蚀,不透电磁波,射频能量吸收器用于吸收散射的电磁波,使其不影响雷达天线辐射方向图。

天线罩由熔融二氧化硅铸造而成,用于透过雷达波为了获取目标区的正确可靠的图象进行匹配,对天线罩的电性能和烧蚀性能有较严格的要求,同时对其机械性能也有相当高的要求,对其厚度和厚度变化的要求也较严格。天线罩内装有末制导雷达和弹头电子设备用的电池。天线罩长90.8厘米,底部直径45.85厘米

射程

“潘兴1”740公里的射程勉强能应付60年代的冲突和威胁,但是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苏联SS-20保底也能打到5000公里,装一个核弹头时射程能打到10000公里。在这种情况下还让“潘兴2”射程局限在740公里就十分寒碜了。

“潘兴2”采用两级固体推进剂,改进了弹体结构和推进剂,使"潘兴2"的射程就增大到1850公里(1000海里)。

死而不僵的执念

在《潘兴导弹(三)——以少先队员的名义剑指欧洲》中我们说“少先队员”能在15分钟以内打遍全欧洲。

那么部署后的“潘兴2”呢?

只能更快,从接到作战指令到完成发射不到五分钟就可以搞定。再飞到莫斯科,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也就两袋烟功夫。这是保守估计,因为批产后的“潘兴2”进一步升级后飞出了12马赫的速度,要知道固体推进器的加速是很快的。

部署在西德的“潘兴2”可以覆盖整个东欧,1800刚刚好是西德到莫斯科的距离,莫斯科以东的所有军事指挥设施,导弹发射井,圣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顿巴斯工业区,库尔斯克工业区都在覆盖范围内

当时的形式就是这样的,真打起来,欧洲四千年文明尽毁也就是你洗个漱,抽袋烟,打盘斗地主的时间。所以苏联和欧洲都急啊(美国不急,毕竟隔着大西洋和太平洋),一旦出现个误判,连防空洞都没时间进

相比而言消除中程和中短程导弹对苏联更有利,打起来能用上这些武器的都是欧洲和亚洲。所以在中导条约签订过程中戈尔巴乔夫做了很大妥协。苏联以较大的牺牲换来这个结果也不错,至少可以让戈尔巴乔夫在克里米亚安心度假了

1991年6月,美苏统计数据显示美国、苏联/俄罗斯按照中导条约销毁的导弹情况如上表所示,本资料来源“路往昌平”

苏联核查监督员赴美监督销毁“潘兴2”这批"潘兴2"刚刚出生不久就成了电锯下的惊魂,用那句老话来说一点不差:出师未捷身先死科罗拉多州的工人正在销毁“潘兴”导弹固体推进器

现任苏联核查员Victor P. Bojenko检查了几枚“潘兴2”导弹的毁坏,并在导弹筒上放置了检查代码(导弹死亡证明)

1988年德国法兰克福,正在拆毁“潘兴2”导弹发射器

在特朗普退出中导条约的背景下,美国五角大楼宣布,今年8月将试射陆基“战斧”巡航导弹,11月将试射射程1800-2400英里(2880-3840公里)的新型弹道导弹,并称可能部署关岛

2880-3840公里的弹道导弹,这个距离,用google地图一比划就知道冲着谁来的,反正不是太平洋的鲨鱼

8月20日,在退出中导条约后两周,美国成功试射一枚陆基巡航导弹